• 介绍 首页

    [红楼] 怨偶双重生

  • 阅读设置
    第31章
      这样的婚事,谁都说不出半句不好。
      但谁知道以后呢?
      想着自己求子几十年,直接将身体折腾坏了,落得早早病逝的下场,贾敏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她不想再过那样的日子了。
      丫鬟看姑娘神情不对,瞬间闭上了嘴巴,不敢多嘴。
      不久,贾敏恢复镇定。
      她起身,带着丫鬟直接去了荣禧堂。
      贾代善与贾母俱在,见贾敏过来,贾母立刻将人拉到怀中:“敏儿怎么突然过来了?”
      贾敏迟疑片刻,看向贾代善:“老爷,女儿听说今科探花郎不但生得俊逸非凡,更是出身钟鸣鼎食之家,比我们也不差什么?”
      贾代善嘴角含笑:“敏儿也听说了?”
      贾敏点头:“不知,府中为何传遍了这位林探花的消息?”
      贾代善赞叹地看了贾敏一眼,笑道:“敏儿还是这般敏锐,比你那两个兄弟强太多了。”
      顿了顿,他开口,“我与林探花父亲同为皇上办事,颇有交情,故而在林探花殿试前便已经说好,只等对方考中进士便可上门提亲,凑一个双喜临门。”
      贾敏一听这话,心情瞬间坠到了谷底。
      若两家已有了约定,这门婚事只怕不好退……
      但,贾敏想要试试。
      她抬头望向贾代善:“父亲,这门婚事可否作废?”
      贾代善收了表情,认真看着贾敏:“敏儿为何这样说?可是从哪个多嘴多舌之人口中听说了这位林探花有什么不对之处?”
      贾敏一听这话,就明白了贾代善的意思。
      可是……
      贾敏低头:“我只是听说林家祖上好几代都是一脉单传,且多是三四十岁才有孩子。”
      贾代善一顿,顺着贾敏的意思回想,竟果真如此。
      男方子嗣艰难,女儿嫁进去只怕会遭受不少流言蜚语,吃不少苦头。
      可……
      想到贾家转型之目的,贾代善只能忽视这点:“这并非什么大毛病,大不了你嫁过去后多为林探花纳几房好生养的妾室,就算有人说嘴,看到林探花妾室数量上,也不会说到你身上。”
      虽早有预料,但听到贾代善如此说,贾敏仍下意识苦笑起来。
      看来,这婚非成不可了。
      贾母虽一言不发,却伸手握住了贾敏的手,另一只手拍了拍她的手背。
      贾敏察觉,抬头冲她挤出了一抹笑。
      贾母心疼地摸了摸女儿的头,忍不住和贾代善道:“哪有女儿还未出嫁,做父亲的就将女婿妾室安排上了?三年一届科举,难道一个年轻进士都找不出来?”
      贾代善扫了她一眼:“你以为年轻进士是大白菜?”
      见母女两个面容愁苦,他只能解释,“如林探花这样的年轻进士十年也遇不到一个,多的是三四十岁才考中进士的。可那样的人,多半早已成家。即便有人想将婚事待价而沽,那样的年纪……”
      贾代善认真看着贾敏,“以敏儿的心高气傲,愿意嫁过去?”
      若放在前世,贾敏必定不愿意。
      可她重生回来,灵魂都已经年满四十了,还有什么不愿意?
      但重生之事,贾敏不能说。
      而尚且年轻的贾敏,绝不会嫁给年纪比自己大了十几二十岁的人。
      “何况那些未曾婚配的进士,家里条件可都不怎么好。”贾代善叹气,“难不成敏儿还打算带着嫁妆嫁过去养丈夫那一大家子人?”
      贾代善甚至已经是将话往好了说。
      事实上,但凡条件好点儿进士,哪怕为了自己的仕途也不可能和贾家联姻的。
      毕竟贾家是武将勋贵,和文官就不是一条道儿上的人。
      也就林家,既是进士又是勋贵,贾代善还和林探花父亲关系不错,才让贾家有了联姻的机会。
      贾敏明白贾代善的意思,忙起身告退:“是女儿想得太天真,还望父亲勿怪。”
      贾代善这才笑了起来:“这才是我的好女儿!”
      -
      林家这边,也发生着相同的对话。
      只是对这门婚事心有芥蒂的,却换成了林如海之父:“我不该贸然答应贾代善联姻请求的。”
      他也没想到,儿子竟考得这般好。
      探花郎刚入朝就是正七品编修,三年后更有机会成为侍读、侍讲面圣。
      这样的起点,对贾家权势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强。
      林如海如前世一般劝说父亲:“您既已经答应了贾家,便不好失信于人。否则传出去,反而影响儿子的名声。您知道的,文官最注重名声了。”
      林父仰天长叹:“是我误了你。”
      林如海并不觉得:“听闻贾家姑娘从小读书,向来博闻强识,与儿子颇有话题可聊。”
      “夫妻和睦,儿子在前朝打拼也安心。”
      林父听完,这才放心。
      没多久就挑了个黄道吉日,亲自带上林如海到贾家下聘。
      三书六礼走了两年,二人终于在腊月成了婚。
      新婚夜,林如海掀起盖头。
      他几乎是迫不及待看向了贾敏,却在对上她平静如水的眼睛时,仿佛被泼了盆冷水般,彻底冷静了下来。
      前世新婚,敏儿……
      也是这般表现吗?
      想到自己的际遇,林如海不由怀疑,贾敏是否也重活了一世。
      -
      之后贾敏的种种表现,无一不印证了林如海的猜测。
      无论是洞房时的坦然、给他父母敬茶时的平静、见到林家亲友时的熟稔等等,都让林如海认识到,自己的妻子也重活了一世。
      林如海突然觉得头痛。
      他们夫妻前世走到最后,关系几乎破裂,平日也早没了交流。
      这可如何是好?
      要知道,林如海经历过前世,原打算这辈不再为子嗣烦忧,安心和贾敏好好过的。
      若贾敏重生,她真愿意配合自己?
      -
      林如海的猜想很快成真。
      二人新婚不到三个月,贾敏突然将他前世的通房丫鬟找了出来,准备将其抬做姨娘。
      林如海头大如斗,赶紧找到贾敏拒绝。
      贾敏却一脸坦然:“我自小体弱,恐无法为大爷绵延子嗣,为免林家香火断绝,还是提早为你安排好房里人早日诞下子嗣为好,也免得大爷被人说嘴。”
      林如海头痛:“我家就这情况,非得三四十岁才能有子,夫人不必多想。”
      前世他并非没和贾敏说过这话。
      但外界流言纷纷,贾敏自己承受不住。
      加之贾家常催促她设法为他纳妾生子,然后抱养到膝下养育,她一时钻了牛角尖,便陷入了求子的泥淖。
      偏他前世也对子嗣抱有奢望,即便发现了贾敏状态不对,也未曾强硬制止。
      最后二人才会都落得早死下场。
      这辈子,他不想再这样了。
      贾敏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子嗣之事确实不该强求,但我自身条件不足也是事实。大爷还是多纳几房妾室,早日绵延子嗣为好。”
      她这辈子不想再求子了。
      可同样,她也不想背上妒妇骂名。
      所以早早为林如海纳妾,在她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
      她可不想为林家背锅。
      二人都有自己的坚持,最后竟只能不欢而散。
      赵夫人很快得知此事,立刻叫来了儿子:“如海,你媳妇嫁进门不满三个月,对林家上下不够熟悉,心中不知多忐忑,合该你这个丈夫多多退让照顾,你怎能和她吵嘴?”
      林如海看着母亲,无奈:“并非我想和她吵嘴。”
      顿了顿,他说出贾敏为他纳妾之事。
      赵夫人听完愣在原地:“你们新婚不满百日,她竟提出为你纳妾?”
      见儿子点头,赵夫人理解不能。
      思索许久,她迟疑看向儿子:“莫不是你给了你媳妇暗示,迫使她主动这样做吧?”
      林如海气笑了:“儿子在您眼里竟是这样的形象?”
      赵夫人想着儿子此前以不想耽误读书为由,拒绝了她安排婚前教导人事丫鬟一事,不由怀疑起了自己。
      可……
      “哪有新嫁娘成婚不久,就主动为丈夫纳妾的?”赵夫人活了这么久,就没听过这等稀奇事。
      纵然性格再贤惠,也得怀孕或一年后再说啊。
      想了想,赵夫人得出一个惊人结论:“莫不是,贾氏没看上你吧?”
      林如海:“……”
      虽然这话毫无道理,但从某种程度上,赵夫人还真猜对了。
      贾敏态度从未遮掩,林如海很容易就猜出了她重生后曾试图悔婚一事。
      赵夫人一看林如海表情,登时震惊了:“我儿人品如此好,贾氏竟还瞧不上?难不成她想嫁给当世潘安,或是嫁进皇家不成?”
      林如海打断:“应当是担心我家劝她生子。”
      这话一出,赵夫人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