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综历史] 我有皇位要继承

  • 阅读设置
    第47章
      张良一愣,然后慢慢道:“他……如果,他不是秦王之子,我一定要与他结交。”
      韩非沉默下来。
      ……
      扶苏回宫后,先回去换了衣裳,就要去父亲那里报道,李映却拉着他喋喋不休:“张良啊,太史公写的真没错,他那张脸真的,所以大公子,他有可能为你们秦国所用吗?”
      扶苏捋了捋这话的逻辑,道:“难道我们大秦的用人标准是看脸吗?”
      李映反问:“难道你们用人不看脸吗?”
      那确实,中国古代就是个看脸的社会,连科举考试都得有个探花郎,学习好脸也得好。
      扶苏问道:“先不说脸,张良,你知道他平生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吗?”
      李映立即答道:“相韩。”
      “所以……”扶苏耸耸肩,意思很明白了。
      李映道:“但他后来变了!”
      扶苏推门往外走:“那就等他变了,主动上门罢。”
      这个态度……是根本不想将张良收为己用的意思啊,为什么?
      李映留在原地琢磨半晌,方恍然大悟,扶苏对张良有偏见!
      但扶苏此刻已经到了他爹宫里,李映没机会去找他说话。
      忙惯了的人反而不习惯无所事事的日子,所以嬴政又开始处理他的政务了。
      扶苏才过来,尚未行礼,嬴政就道:“寡人许你去看韩非,可没有许你随意送东西。”
      扶苏将礼行完,跑到父亲身边坐下,方道:“阿父,我已经许了出去,若是违诺,人家会说我这个秦国大公子言而无信的,那阿父岂不是也得丢脸。”
      嬴政搁下笔,屈指敲敲扶苏的额头,笑道:“敢随意攀扯寡人,真是无法无天。”
      扶苏有恃无恐地笑道:“那也是阿父将我惯坏了。”
      嬴政捏一把扶苏的脸颊,笑道:“寡人不惯着你了,过来,罚你看奏本。”
      扶苏:“啊?”
      45
      第45章
      ◎小事。◎
      扶苏旁观过清朝的皇帝批奏折,罗里吧嗦,要从一大篇字中提炼出重点,看得人头晕眼花。
      秦国的奏本就没有这个毛病,简洁明了,陪着父亲看了一个时辰后,虽然难免觉得疲惫,但至少不会让人只看字都看烦了。
      嬴政还没觉出累,但看长子揉了两次眼睛后,他搁下毛笔,命人打水洗手。
      “寡人瞧瞧……”嬴政端详了下扶苏的脸,笑道,“大公子,弄到手上就罢了,再将墨抹到脸上,可要丢人了。”
      扶苏看了眼自己的手,小指上的确沾染了墨迹,他大感尴尬,忙解释道:“我没注意,阿父,我是不小心的。”
      “嗯……就算你不小心罢,寡人可不想跟着丢人。”嬴政笑道。
      寺人端过热水来,服侍扶苏洗手,扶苏则是转过头来同父亲说话:“阿父,刚才的事我们不是揭过去了吗?”
      嬴政惊讶道:“方才有事吗?”
      扶苏鼓了鼓嘴巴,道:“还是有的,阿父,我得将书送给韩先生,我都说给他了。”
      嬴政提醒道:“还有他那位客人,也别忘了。”
      扶苏先看看自己的手有没有洗干净,才接着父亲的话道:“阿父,这位张公子是一定会回韩国的,不过就算他将书送到韩王面前,还是什么都改变不了。”
      嬴政自然清楚,韩国的颓势,即便将新的冶铁法给它,即便韩王天纵奇才,也是回天无力。
      扶苏这番作为,更多的是为了激励韩非活下来。
      想到此处,嬴政再次问道:“韩非这么好?”
      扶苏想了想,选择实话实说:“韩先生是我的老师,阿父,如果能让他活下去,我肯定不想看他就这样死去。”
      他的长子是个看重情谊的人,嬴政早就知道了,在看重情谊的同时,他心中还有大局,所以嬴政并不太担心他会因此耽误大事。
      嬴政担心的是,或许扶苏会因此受到伤害。
      但扶苏的这个性格,似乎还很难改变。
      这究竟是好是坏呢?
      好在,嬴政还能慢慢观察,并从中干预。
      “依你,多这一张嘴,秦国还是能负担的。”嬴政道,“你那个册子,寡人已经命人去刊印了,待成书后,会给你两本。”
      扶苏笑道:“多谢阿父!”
      不过,大过年的,看来还是有人在加班啊。
      扶苏摸了摸自己的良心,因为是自己才让他们不得不加班的,他的确有些过意不去。
      扶苏便道:“阿父,如今正值年节,我想求阿父给匠人们一些赏赐。”
      嬴政挑了挑眉,这孩子……又心软了。
      父亲虽未说话,但扶苏已经察觉到了他的不乐意,他又道:“阿父,金银财帛于您是取之不尽的东西,但送到匠人们手中,即便是分毫,他们也会如获至宝,对阿父感恩不尽。”
      小投资,大回报。
      这个道理其实是和传往民间的孵蛋法的道理是一样的,嬴政知道法令是一回事,但人心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他想要各国人心尽归秦,的确需要做这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事,而不只是武力威慑,就如同他对于来秦国的人才做到极致的礼贤下士一样。
      从这一点上来说,扶苏的心软,的确很适宜收服人心。
      嬴政默默点头,他们父子倒是很相辅相成了,不错。
      扶苏见父亲点头,便认为是他同意了,然而他还对一件事感到好奇,又问道:“阿父,是不是张良一到咸阳,你就已经知道了?”
      嬴政笑道:“他尚未到咸阳,寡人就已经知道了。”
      这并不令人意外,但扶苏故意皱了皱眉,道:“阿父,你怎么不提醒我呢?我都不知道韩先生府上有客人。”
      嬴政满不在意道:“张良并不是多要紧的人,若不是他冲着韩非来,寡人也懒怠差人盯着他。”
      这下扶苏完全明白了,张良的动向不重要,重要的是韩非与扶苏的关系,张良来咸阳目的是不是与此有关。
      “若不是我出宫,韩先生并未有来见我的打算,张良的目的应不在我。”扶苏道。
      嬴政道:“他若敢打你的主意,寡人还会许他见你?”
      扶苏闻言,往父亲身上贴了贴,笑道:“多谢阿父,阿父对扶苏最好了!”
      嬴政撑不住笑了:“你除了这一套,就不会别的了吗?”
      扶苏笑嘻嘻道:“这一套管用嘛。”
      “阿父,我还有一个问题。”扶苏紧接着又道。
      嬴政笑道:“还有什么?寡人提醒你一句,这是最后一个问题,寡人可要忙了,问完你就自己出去玩。”
      “最后一个,保证最后一个,阿父,张良来咸阳的目的是什么啊?”扶苏忙问道。
      嬴政道:“从韩国到咸阳这一路上,他将能路过的秦县都走了一遍,你想,他的目的是什么?”
      韩与秦毗邻,秦国有些新东西,只要不是费心隐瞒的,韩国人想知道或许比有些偏远的秦国人都要快。
      也许和纸有关,也许和秦国的新农具有关,或许还和年前伐赵时的马具有关,总之,在韩国的张良被勾起了探究的心思,他一路行来,一定是为了弄明白秦国这些变化的原因。
      扶苏并不知道张良的成果如何,他看向父亲,他面上平平,显然并不怎么在乎这个来自韩国的少年人。
      虽然有上一世博浪沙刺秦的阴影,但涉及到大秦的危亡一事,扶苏其实也并不怎么在意张良这个人。
      只要大秦的政权稳固,无论多么迫切的想要存韩,仅仅一个张良——即便他是谋圣,他一个人也是无法左右大局的。
      在扶苏看来,上一世大秦的覆灭,内因是要大于外因的。
      但这一世,从现在开始,父亲就已经在纠正秦国的走向了,大秦一定不会再重蹈覆辙。
      扶苏道:“既然如此,就请他慢慢看罢。”
      父子二人对张良的态度一致,话题便再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嬴政大手一挥,让长子自己去玩,他则要继续做勤政的秦王了。
      ……
      次日,扶苏正在研究被他延后的制瓷,却忽然被父亲派人叫了过去,在殿外他与蒙武走了个碰头,扶苏便知道父亲为何叫他了。
      蒙武见到扶苏便停下行礼:“大公子。”
      扶苏见他脸上有些惭愧之色,回礼道:“蒙将军。”
      蒙武并未多话,等扶苏越过他,他径直就出宫去了。
      应该是蒙家那点事他们查清楚了,扶苏心想,难道真是什么大事?蒙武不会是进宫来向阿父请罪的吧?他们家那些亲朋好友究竟在做什么?
      很快,扶苏就从父亲那里得到了答案。
      ——然而并不是什么大事。
      “蒙嘉?”从父亲嘴里听到这个名字后,扶苏竟然觉得不算太意外。
      蒙嘉不过是指使自家孩子们探问些禁事而已,对比他几年后闯的祸,实在很微不足道。
      毕竟,再过几年,蒙嘉就要把拿着有毒匕首的荆轲带到秦王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