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67节
所以比起林淑美这种还没感受过城乡阶级差别的小屁孩,林淑英更清楚这次升学失败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她是大姐,她总想为这个家分担点什么,没看见大姑家两个表姐妹跟她差不多年龄,都在赚钱供妹妹们读书了吗?而自己什么都不干,单单读个书都读不好,真是太没用了……
林淑英举的这个例子算是捅到了马蜂窝,沈春花和林国庆还没开口呢,她就先被梁生娣劈头盖脸骂了一顿。
我寻思着咱家这两年光景都那么好了,要吃米有米,要吃肉有肉,怎么偏偏咱家大姑娘就喜欢吃苦呢?
你出去满村打听打听,是羡慕你的日子还是羡慕马家那几个丫头的日子?
读书读傻了吧你!
连我这个老太婆都听说人喊大学生叫金凤凰,那这大学生不比什么中专中师精贵啊?
你既然这么难过,这么觉得对不起你爹妈那几块钱的学费,那你高中再努力点呀!你妈不都说了,你要当老师,那你考那什么师……
师范。沈春花乖巧的站在边上补充。
对!师范!你考上了师范就算对得起家里,对得起列祖列宗了!……你考上大学了会当不了城里人?捧不了铁饭碗?咱家又不缺你那点钱!
呦呵,梁老太太都搬出祖宗了,也是难得,就怕她自己都不知道说的是哪里的祖宗。
不过这顿骂效果很明显,林淑英也不敢再哭了,反而托林国庆帮忙,求他去陈金水家借课本。
传国哥哥要高三了,高一的课本这个暑假不知道能不能借我看看,但我跟他不熟……
行!爸去帮你借来!林国庆丝毫没有犹豫的就答应了,还说,咱家不缺你那三瓜俩枣的,你给我好好读书就行,别一天到晚想些有的没的!
林淑英点点头,内心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一定要考上大学!
……
今年陈金水儿子陈传国没考上大学,陈金水的意思是,他要是想读,还可以供他复读一年,被他自己拒绝了。直到高中毕业进了村里电镀厂,林淑英更是直接把高二高三的课本也都借来了。
暑假过得比在学校还要规律,早上五点,梁生娣起床,趁着日头还没那么晒去田里看看,要准备双抢了。
林淑英也起了,起来背英语。弟弟妹妹们吃完早饭过去田里帮忙,或去养殖场转转,或者下河摸鱼。她就待在家里,刷数学题,攻克物理难关。
中午晚上吃饭跟军训似的,无声无息,火速干饭,吃完下桌,继续背古文。
沈春花真怕她学傻了,还让有空出去走走逛逛,放松放松。
然后被林淑英拒绝了。今天的努力就是为了明天的轻松,妈妈你放心,我一定会考上大学的!
沈春花:……我倒也没有一定要你考上的这种说法……
女儿太令人省心了,父母倒是更加担心了……
————————————
要一年一年讲有点难,所以算是77年结束,跳到了83年,这几章算是77到83的过渡,大基调还是日常生活。
挺喜欢昨天有个评论的——你写你的,我看我的。
就莫名的很开心,嘿嘿(^o^)/
各位姐们爷们在看书的同时,顺手给点个五星好评或者来发免费爱电吧~
让我知道还是有人的看哒~木嘛mua(#^.^#)
【第126章第126章攒钱盖房】
林家的屋子虽然还没翻新,但夫妻俩手上已经攒了八九千的存款了,林国庆说要存够一万元,先感受一下成为万元户的喜悦后,再把钱洒出去盖房子。
装钱的那个抽屉早就不够用了,林国庆本来想打一口木柜子放在他们自己房间里,上了锁就是保险柜。
结果又被沈春花骂了句土老帽,然后带着钱去了乡里,存进了储蓄所。
如果真要推倒重建一座房,那其实他们现在那块地可能都不太够用了。
他们现在住的屋子就是两间平房,一间是灶间堂屋,一间一分为二成两间卧室。
外面那个由鸡棚改造成的男孩房,更是只有那两间卧室的一半大小,林国庆真想实现一人一间房的梦想,就必须得盖个三间二楼,还得进深宽两间的那种。
那现在这地儿,就算把院子都盖进去估计都不够。
林国庆又去找林富强了,这次是拉着马德祥一起,去乡上新来的一家小饭馆吃饭。
我家那屋子,你们都知道,实在太小了,哪怕把鸡棚改了,也就是把俩男孩分出去了而已。
孩子们一年年的在长大,尤其是淑英,都初中了,该有个自己的单间了。
我和春花这两年攒了点钱,就想着能不能重新盖个小二层……
马德祥嗨了一声,然后和林国庆碰了个杯,
你家那屋子,是得重新盖了。主要你还有俩儿子,得男女分开住。哪像我家,一屋子姑娘,全住一间就行了……
马德祥家的屋子还是在他和林玉兰结婚前盖的,三间半平房,其中两间的结构和林国庆家差不多,剩下的一间半原本马老爹想的就是以后能直接给孙辈住。
不过人想的是,半间给孙女住,大间给孙子住,以后孙子娶老婆了都可以继续住,不用重新盖。
结果生了一串孙女。
今年春天那会儿二妮也出嫁了,家里还剩7个姑娘,以后一个个嫁出去,家里人只会越来越少,所以马德祥更加不会想重新盖了。
以后留一个闺女在家招婿,屋子也够住。等我当了爷爷再考虑翻房子的事儿吧。
马德祥笑得一脸轻松,倒是林富强有被启发到。
你还真别说,我也想盖呢,现在是还够住,以后要是……就可能不够了。
他没把话讲透,不过林国庆和马德祥都知道他说的意思,马凤娟肚子怀着一个呢,不管生下来的是儿子还是女儿,他家那三间大瓦房都是不够住了的。
二牛跟林书赶一样大,12岁,要是以后初高中毕业不读书了,肯定结婚也会早。到时候小夫妻俩要一个屋子,那长大了的老小不得也要一个屋子?
所以他也琢磨着什么时候也要重新盖一下呢!
“就是我没国庆夫妻俩会赚,攒不下那么多钱来哈哈……”林富强抿着酒,笑的一脸佩服。他是真觉得林国庆和沈春花有本事。
他们俩家的劳动力其实差不多,他还当着村官,多少有点灰色收入,结果愣是没干过林国庆家,他家老太太这两年都创收不少了,自家那俩还天天在家里大眼瞪小眼呢。
林国庆给他倒了杯酒,“你们还早吧,等二牛结婚起码还要个六七八年,还是要先顾好眼前。”
“就是,富强,你媳妇儿那肚子……现在可抓的紧呢!”马德祥也跟着小声说了句,
林富强满不在乎的点点头,“我知道,我知道,我已经准备好了1000块钱,等她生下来后就去交罚款。”
马凤娟的肚子都快8个月了,马上就能生了,他妈说看肚子应该是个男孩,林富强现在满脑子都是即将添丁之喜,“要不是为了这孩子,那1000块钱都能起间屋子了!哈哈哈……”
还能说什么,只能说恭喜加小心了,马德祥倒是挺羡慕的,林富强都五十好几的人了,还能儿子接着儿子,就他家,一撇一个姑娘一撇一个姑娘。
唉,想多了都是泪,不想了,怪他自己不争气吧。
“诶,国庆,你什么时候推倒重建?我到时候给你盖个章,……到时候需要我们来搭把手吗?或者你们屋子推倒后还没建好前,住哪呀?”
林富强已经喝的有点微醺了,摇头晃脑的问着林国庆。就听林国庆说,
“我今天找你们喝酒就是想问一下,我家能不能再问村里要块地啊,我家现在那地基有点小了,想盖个三间二楼的话,整个院子都得盖进去,那隔壁几家都得被我们遮住了,我怕他们不乐意……”
虽然没问过,但他和沈春花估摸着,他家要是真这么盖,徐有庆家第一个会跳出来反对。
这跟远近亲疏关系好赖没关系,主要他家在有庆家东边,真这么盖上了,徐有庆站在自家院子里都能见不到太阳,的确有点缺德了。
林富强“啊”了一声,摸着脑袋想了半天,“你家俩儿子,真要地,也不是不可以……”
“一般几个儿子的家里,都会多分几块,不然到最后非得打起来不可……”马德祥也在边上思索着,“但问题是你家赶超两人都还小,还没到结婚盖房的时候呢!”
林国庆拎着酒壶又给两人倒了一杯,“所以啊,我就想着我多出点钱,就当村里卖我一块成不?当年我爹我爷那会儿家里人少,所以给的地也就少了,但现在人多是真住不开了呀!”
说到这,马德祥和林富强都点点头,“我听我爹说起过,你爹那会儿人是太少了,别人家有个半亩六分的地,你家就四分,一开始就分少了。”
“行!那就这样!村里又不是没地了,明后天你跟我一起在村里逛逛看,哪块地比较大能盖房子,你看上了的,你就跟我说……到时候按面积补钱……地我还能拍个板给你……那钱不能少了,这后门我可开不了……。”
“我知道!补给村里的钱肯定不会少!”林国庆笑的眼睛都找不到了。
【第127章第127章计划生育】
1982年,9月1日,计划生育确认为“基本国策”,同年11月写入《宪法》,全国上下都掀起了计划生育的浪潮。
在村委会、公社、学校、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各类宣传标语——(时隔三个月让我改,我删了……)等,简单粗暴,押韵直接。
到1983年,战况就收得更紧了,四河村里无论从谁家家门口走到田头,但凡有墙头,就会有标语。
农历六月正是抢收夏粮的关键时间,天没亮的时候,大家伙早早的就都在田里挥镰刀了,哪怕是已经进了村办厂干活的,趁着还没到上班时间,也是能干点是点。
这都是自家的田,交完公粮后剩下全是自己的,哪里敢歇。林国庆和沈春花一大早就带着一家老小全下了地。
梁生娣这几年沉稳了很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过年真没哪天歇着的,尤其是分田到户那会儿,沈春花指着分到她家头上那三亩半地说,
“以后,咱家能不能一天三顿白米饭,就看咱们自己了。”
梁生娣二话没说就把自己埋进了田里,她其实不干田头的活很多很多年了,连插秧的手势都不是很熟练,但没关系,她可以学,插的不好可以重新插,只要这株稻子能多长一穗,她就能多落肚一粒米。
两年下来,梁生娣已经是田间地头的一把好手了,哪怕这辈子林家的地比上辈子多分了半亩,也能来得及种和收了。
就好像现在,六十一岁的梁老太太跟个人形收割机一样,所到之处,稻杆就能倒下一片。后面跟着的林淑英收起来捆都来不及。
正值暑假,四个孩子都不用上学,夏收本来就缺人,连学习恐怖分子林淑英同学都放下了课本,跟着下了地干活,割稻的割稻,捆稻的捆稻,最小的林淑美,8岁了,那捆稻子的架势也熟练的很。
“国庆,你差不多可以去上班了,别迟到了。”沈春花边割着稻子,边回头和自己男人说话。
林国庆抬手看看表上时间,“还有半小时,我再割一会儿,不然你们今天肯定忙不完。等这批粮入仓,咱们就能去村里转转看了……我到时候还要去趟沪市呢。”
本来喝完酒第二天他就想拉着林富强去看挑宅基地了,结果厂里临时给他派沪市去了。
就是花了点重金送陈传国去沪市学习最新的电镀技术,但小年轻都没怎么出过远门,厂里也就林国庆对沪市最熟了,便让林国庆送他过去,顺便和沪市那边的客户也交流交流感情再回来。
回来就是双抢了,双抢不是只有他家在忙的,家家户户都忙得要死,他就想着这波忙完再去挑地儿,挑完地儿他还得去沪市接人呢……
啊!……啊!……啊!……
一声尖叫打破了四河村宁静的早晨,从村子中间一直传到田里,在地头忙着割稻子的大家伙们都直起了身子往回看,发生了什么?
“杀人了!杀人了!……救命啊!!杀人了!!”
杀人了?他们村?
好多人扔下了镰刀就田外边跑去,没跑几步就有人喊着什么好多人,不是我们村的人……然后更多人握着镰刀就一起跟上去了。
不管是谁家的事情,都是一个村子的人,哪有让别人欺负到头上的道理!
梁生娣看着手上的稻子,回头对林国庆和沈春花说,“你俩也去看看,能帮帮一把,你们四个就别去了,跟我在地里待着,活忙不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