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 阅读设置
    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66节
      沈春花接手了林国庆的三轮车运输工作,也不往食品站送了,她专送饭店。
      一斤禽蛋的零售价,无论鸡鸭鹅早就都涨到一块钱以上了,私人饭店大大小小都开了起来,县里市里都有,更别说省城了,用蛋用菜的量与日俱增。
      人家在食品站拿货的价格是多少,她就都比食品站低5分钱卖,而且她的蛋和菌子不是刚从窝里捡出来就是刚从蘑菇袋上摘下来的,比食品站那种经过运输放了不知道几天的新鲜多了。
      蔬菜的量不多,但客人买蛋的时候顺便买点进去,也很顺手,生意不要太好。
      每天早上拉着一车蛋和菜,按着前一天那些饭店定的量一家家送过去。偶尔有多下来的散货,再去观前巷蹲一会儿,保准全部卖完了再回家。
      哦,顺嘴提一句,观前巷那块儿现在已经是县里最热闹自由交易小市场之一了,从早到晚叫卖声不断。原先半夜蹲那儿的同行们,都能正大光明的在那里摆摊坐一天了。
      老吴的大饼生意特别好,现在也鸟枪换炮的买了辆三轮车,每天早上,先去各个厂、学校门口逛一圈,剩下那点再拿到观前巷坐着。他家老婆子一天到晚在家做饼都来不及,做的还不如他卖的多!
      沈春花卖了蛋菜换来的钱刚好可以再买点孩子们和梁生娣前一天点单要吃的东西。一个月下来,刨去养殖场的成本,再分百分之四十给五六七妮,到她手里赚个小二百块,绝对没有问题。
      所以林国庆一点都不想进厂,他就心心念念的惦记着生意了,要和沈春花一起把两人的养殖场生意发扬光大,外面不是到处都在摆摊了吗?他们也去啊!说不定以后还能租个档口下来,甚至买个铺子专门卖菜!
      鸡蛋鸭蛋鹅蛋、菌子、蔬菜!鲜鱼、黄鳝、河虾、王八、小龙虾!只要你想买,他就给你找来!
      然后又被沈春花骂了一顿,就知道把所有鸡蛋都扔在一个篮子里,一点都不懂什么叫做分流,叫做两手抓,黑白通吃……最后给一脚踹进了电镀厂。
      没见几十年后最稳定的家庭分配是什么?一个当公务员一个去做生意。该闯闯该稳稳。
      沈春花心大,不光想有个人稳,还想搏一搏,搏什么?她不能说,因为这都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了,这会儿早得很,连个影子都没有,说出来怕被人拉去游街。
      林国庆有小学文化,算术也行,进了电镀厂以后,先做了半年会计,拿着每个月30块钱的工资,他觉得真不如去卖菜。沈春花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一个月下来,收入是他好几倍。
      这也是当初林国庆进厂进的心不甘情不愿的最大原因。叶俊才他爹也就他媳妇儿这个收入水平了吧,他得干到何年何月才能干到厂长的位置?
      他这样在厂里待着,跟吃软饭又有什么区别?
      男人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打击,但媳妇儿又不让他出厂,于是他申请了换科室,去了供销科,因为他听说供销科是有奖金的。
      不得不说,有些人,或许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子,也或许是电镀厂的生意,就正好卡在他的舒适区。
      一个叶俊才,自行车厂的,一个石志强,钢铁厂的。
      两人或直接,或间接的,都能帮他介绍一些生意,为林国庆的年底奖金贡献了好大一份力。
      【第124章第124章只要睁着眼就开始骂蠢货,】
      林国庆和叶俊才之间一开始的交集也就去省城那段路,还有帮忙买了个车。
      买完三轮,他俩其实就没啥可联系的了,但他没用完就把人甩脑后头了,逢年过节,都会去自行车厂给人送点家里的土特产。
      年糕也好,菜籽油也好,还有他家最多的禽蛋,有时候还有梁生娣晒的笋干,甚至有一次还拿了只鸡去。
      叶俊才一开始肯定都是往外推的,觉得他怎么能好意思拿林国庆的东西,但林国庆觉得他能啊。都是兄弟,走个亲戚串个门子不是很正常吗?除非你不当我是兄弟了。
      后来可能是叶俊才拎着东西回家,家里人给出了主意,礼尚往来,也会送一些城里的特产给林国庆。
      城里人有钱没错,但这年头物资都紧缺,城里人有钱有票走进供销社也可能会面对空架子,什么都买不到。
      而他们农村人,拿着一堆土特产,最缺的就是票子。
      所以两家你投桃我报李的,关系就这么稳定了下来。
      至于老石那边,老石当初还是有抑郁过的,毕竟每天回到家,一开门,里面空荡荡的,一点人气都没有。他吃饭睡觉都觉得自己像是行尸走肉。
      第一年林国庆喊他上门一起过年,他嘴里答应着,到最后却没来,林国庆直接骑着三轮车,带着一家老小去城里找他玩了。
      钢铁厂家属院一进去,说是找老石,所有人都很热情的给指路,
      “就那那那……诶,你们是石志强的……哦,朋友啊?朋友好!朋友好!快去吧!这孩子大过年的一天天的都不知道出门,快憋死了!你们是朋友就多拉他出去逛逛,开解开解……”
      老石坐在自家餐桌边半天都没缓过劲儿来,他家里什么时候有过那么多人?热闹得他耳朵都快聋了。
      石叔叔,这个是什么呀?
      ……抽水马桶。
      哇~那你都不用倒马桶了~
      石叔叔石叔叔,这是真花假花啊?
      ……塑料花,假的。
      哇~好厉害啊~
      石叔叔石叔叔,这是收音机吧?
      嗯……
      啊啊啊,它动了,它响了!
      石叔叔……
      石叔叔:他刚想干嘛来着?哦,上吊那根绳子呢?好像被国庆家老三拿去跳绳了……
      ……好吵好烦,没空抑郁了……
      过完年厂里还比他还积极主动的给他相亲,说是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给他找到媳妇儿成家,这也算是他们今年的指标了。
      老石一开始是拒绝的,说爹妈刚走没多久,要守孝。结果厂长亲自登门给他骂了一顿。
      “你以为你爹是为什么要跟着你妈一起去?是为了让你守孝啊!你要是真守三年孝给他看,你信不信老石一脚都跨上奈何桥了,也得回来给你一巴掌醒醒脑!
      他要什么你不知道啊?脑子呢!你要是真孝顺就赶紧成家!赶紧给他们生个孙子孙女的看看!”
      到今年下半年,老石的大闺女石美美都要上幼儿园了。
      托他俩的福,林国庆一年功夫,就把他头上的科长给干下来了,电镀厂大半的生意都是他兜回来的,厂长说缺了谁都不能缺了林国庆。
      1983年的元旦第一天,林国庆正式坐上了电镀厂供销科的科长的位置。
      缺点是每天忙的要死,还三天两头的要往外面跑,出差去省内省外拉生意。
      优点就是有钱,月基础工资三十块钱,补贴除了粮票外零碎加起来还有5块钱,年底奖金——1000元。
      过年放假回家,他从口袋里跟掏水果糖一样掏出整整10捆的大团结,给沈春花都看傻了,半晌才笑着朝他胳膊上扇过去,“我就说听我的没错吧!”
      “嘿嘿嘿,没错,没错……我媳妇儿说的话能有错嘛!”林国庆笑得嘴都合不上,再也不说要出厂跟沈春花一起卖菜的事情了。
      进厂也有进厂的好处,起码每个月能有固定的票子拿,这是小商贩沈春花没有的。
      自从老石不当票贩子了以后,他们家吃猪肉都麻烦了不少,村里养猪的人家都要等过年拉出去卖,不年不节的时候没人会去杀猪宰羊的。
      想吃肉主要靠家里的鸡鸭鹅,自己摸的鱼,还有叶俊才那边偶尔送的肉票。
      但林国庆去了电镀厂,每个月就会有固定的一斤肉票发下来,除此之外就是粮票、布票……甚至棒冰票。虽然比不上城镇职工的票子多,但好歹也是有了。
      尤其是去了供销科后,他得出去跑业务,厂里就会有外出的粮票发给他,但他这个人对自己又死抠。手上的粮票一抓一大把,只要不是请人家吃饭,他吃的就是从家里拿的馒头或者红薯。
      去年天热,一圈跑回来红薯都馊了,他还吃,直接在火车里上吐下泻的,拉到虚脱。等到站的时候,人都站不住了。
      还是车站的同志给送到了医院,再打电话到村厂里,厂长告诉村委,林富强骑着他的二八大杠飞快奔驰而来报信,沈春花才知道的。
      急性肠胃炎,在医院挂了三天点滴,厂里给算了工伤,不用自己掏医药费,但那一个月,沈春花只要睁着眼就开始骂林国庆是个蠢货,梁生娣还跟着捧哏,四个娃一起点头。
      林国庆在家的地位急剧下降,还好那几只宠物鸡已经被卖了,不然他怀疑连家里的鸡看见他都得啄他几口。
      就这样,由马家几姐妹帮忙管理养殖场,沈春花每天一大早骑车出去送蛋菜,回来再下地帮梁生娣一起干活。
      而林国庆在厂里挣着工资和票子,孩子们一个个送进学校好好读书天天向上。
      几年努力下来,林家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
      最小的林淑美过完暑假都能升四年级了。现在的小学还是五年制的,所以老三都要升初一了,老二也是准初三生了,明年就能初中毕业了,看到时候的分数是继续读书还是考不上回家务农了ヽ(ー_ー)ノ
      而老大林淑英则在去年夏天她考上了市里的高中,虽然分数不算很高,但起码是考进了。
      ——————————————
      最近咋都没人看了,大家都不唠嗑了,也没花花了,我哭死o(╥﹏╥)o
      【第125章第125章四河村学历最高的女孩子】
      夫妻俩开心的不得了,村里才出过几个高中生?马德祥算一个,林富强算一个,然后就是陈金水他儿子了,比林淑英大两岁,所以比她早两年上高中。
      要不然林淑英就会是她这一辈儿正儿八经的第一个高中生了。
      不过没关系,她即将是四河村学历最高的女孩子了!
      林国庆激动的都想大摆酒席庆祝一下了,结果被沈春花驳回了。
      神金!就见过满月酒喜酒丧酒的,你见谁家初中升高中还要摆酒?那大囡考上大学了你要干嘛?敲锣打鼓十里八乡宣传一遍?
      也不是不可以嘛……林国庆挠了挠脑袋,甚至开始算起了费用,被沈春花一巴掌拍断了想法。
      最后就请林富强、马德祥夫妻俩,还有老石、叶俊才几个交好的朋友,在家摆了桌酒热闹一下。
      林淑英自己其实挺难过的,她的目标是考上中师,她想当老师,教书育人。
      就算考不上中师,中专也行,只要考上中专,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读书期间学校就能发粮票,不用家庭负担。毕业后工作包分配,户口还可以农转非,还能吃食堂分平房!
      为此,林淑英初中三年真的有很努力的在为自己的目标读书,甚至压住心里的愧疚,没去帮家里干活,也得把书看了。就想一朝能考上,以后能带父母吃香喝辣。
      结果,事实证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别说中师了,中专她都差了两名,只考上了高中。
      她回家哭了整整一晚上,嘴里一直念着对不起爸爸妈妈……给沈春花噎的。
      “你哭啥呀!你想当老师,那高中好好读,到时候去考大学,考师范,照样能当老师的呀!”
      可是……可是就算考上了大学……等毕业……再上班……要7年以后了……
      林淑英哭得一抽一抽的,她就是觉得自己太没用了,要是考上中专,三年以后她就可以赚工资了。
      而且,而且……要是我……到时候,到时候……没考上大学呢……
      说着说着她又哇一声哭出来了,简直不敢想象,拿着爸妈辛苦赚来的学费读完高中后,还考不上大学,回家务农的场景。
      林淑美拿着一个帕子蹲在姐姐边上不停的给她抹眼泪,嘴里还安慰着,考不上就考不上呗!考不上回来养鸡啊!妈不是说蛋都不够卖嘛!
      老师工资再高,能有她们爹妈养鸡鸭赚的多吗?
      只能说一大一小岁数差得还是多了点。
      林淑英,她跟着父母啃了好几年的红薯咸菜,亲眼见过她们拎着村里分的菜籽油,家里攒的鸡蛋,低声下气的去和城里人换粮票的场景。
      哪怕是林书超,都还隐约有点记得三岁上下那会儿好像天天在吃红薯,还要去地里捡草籽虫子喂鸡,后来哥哥上学了,他家才开始饭里不掺其他的,能单纯的吃白米饭的。
      但从淑美有记忆开始,家里已经不缺吃喝了,甚至不缺肉不缺零嘴。她上学老妈每个礼拜还给五毛钱零花,班里谁不羡慕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