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661节
同样类型的还有刑事照片,专门拍犯人和死人的摄影师,在没有数码相机的年代,要每一张照片都完美的体现脸的特征,还得专门练习一下的。至于好不好看,在身份证照片不允许美颜以前,有几个是真的好看。
江远画出来的黄强民,固然是不好看,但他黄强民也是长的真的不好看。但不管怎么说,这张照片拿出来,贴到通缉令里面,绝对是没毛病的。
也就是说,江远的素描水平,是真的能打。
跟柳景辉一样,黄强民迅速更新了对江远的技能的认识,并且眉头渐渐皱起:“这样都没扫出来?”
江远于是汇报了自己和柳景辉的分析和决定。黄强民现在是局政委了,虽然还兼着刑警大队的大队长的职位,但对刑事案件的干涉已经很少了,明面上是任由各个中队发挥自主战力,实际上是最大程度放权给江远。
否则,宁台县局要是再任命一个刑警大队长出来,还得跟江远磨合。关键是江远不一定愿意跟新人磨合,而小小一个县局,其实要养住江远这样一尊大神是不容易的,至少在柴局长走后,上面就已经比较佛系了。
“我基本赞同你们的判断。走访人员足够吗?要不要其他中队的支援?”这也是黄强民过来了解情况的主要原因。
“有伍队的一中队帮忙,目前来说还是可以的。”江远回答。
黄强民点点头,再道:“我重新组织一下人员,这种走访,很容易就扩大了。”
实际上就是会扩大,如果走访的前期比较顺利的话,案件说侦破也就侦破了,但如果前期不顺利,在最可能发现嫌疑人或证据的地方,没有发现的话,走访范围就只能外展。这部分可以理解为画圆,随着半径的增大,圆面积的增加是指数级的。
江远点点头,稍微有点烦闷。
说到底,他还是一名技术员,就连他挂的肩章,都是专业技术警察用的灰色肩章。这也是他所擅长的工作。至于走访,其实属于是刑警们的传统艺能了,所谓用脚底的茧度证明破案的实力。
“如果短期内没有突破的话,可能要抽调两个中队吧。”江远顿了顿,道:“我这两天应该没什么事了,这个溺亡案如果没结果的话,我可以先帮其他中队办案。您看哪个中队有需求。”
除了新建的台河工作小组以外,宁台本地已经没有什么重量级的案子了,说是夜不闭户有点夸张,但除了突发的案件,以及激情犯罪,高质量的预谋作案和职业犯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这种情况下,几支刑警队都在往前面追案子,命案积案被江远清到30年前了,但八大重案中的另外七种,剩下的积案还很多,其中一些涉及到重伤的,强奸的,放火的,爆炸的,恶劣程度还是很高,是很值得追溯的案件,只是做起来难度也比较高就是了。
江远因为肩负着资源支撑的作用,此前都是在外地做大案子的时候比较多,偶尔回来了,也不能随手就去摘桃子。这次也是一样,相信总有某个中队,追着前面的案子追的火大,且有技术需求找江远的。
果然,不一会的功夫,刘文凯就送上门来。
“听说你这里换钟?”刘文凯带着两个人,带着笔记本和卷宗,笑呵呵的过来。
“啥子?”江远都没听懂。
“黄政委的意思,点你的钟不要钱,回头按时间多赔些钟就行了。”刘文凯说的一本正经,又道:“据说这样不违法。”
“我有这么说吗?”黄强民走了进来。
刘文凯忙道:“不违法这部分,是我瞎猜的!”
黄强民:“关键是不违法吗?”
“不违法,还不关键吗?”刘文凯反问。
黄强民放弃:“说案子吧。”
“哦,我们这边是一起抢劫积案。案件发生于12年前,嫌疑人趁着一家水果超市打烊的时间,抢劫了店主,拿走了七千多元的销售收入和多条高价香烟后,骑车逃跑。店主报案,警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侦查……”刘文凯是匆忙过来的,所以一边介绍案情,就一边放照片,很快摆满了桌子。
宁台县局的警察,对于如何使用江远,其实都非常熟练了,主要就是排不到钟。
刘文凯知道能用江远两天,自然是把能带的装备都给带过来了。
江远就一张张的看照片。
溺亡案还在走访期间,他暂时也没有思路,至于眼前的抢劫积案,前代专案组调查的也算认真,但犯人准备的也非常认真,从少数监控照片中可以看出来,犯人帽子墨镜口罩加围脖手套,全身上下一点都没露出来。
侦查员也据此猜测嫌疑人身上有纹身,并且调查了大量的前科人员。
江远沉吟着思考,从他的角度来看,前代侦查员的思路也没什么问题。犯人在抢劫环节表现的很专业,不仅装备齐全,逃跑的路线明确,抢劫也称得上干净利落,手持甩棍和刀具,啪啪两下就砸烂了水果超市的柜台,一边自己取烟,一边威胁店主拿钱。
整个过程不能说是行云流水,但有犯罪经验是一定的。这门功课是非常实践化的,提前练习也练习不出这个味。
“怎么样,有想法吗?需要我们配合什么吗?”刘文凯挺积极的。别看是自家的技师,黄强民说还钟是一定要还钟的,刘文凯自然舍不得浪费一点。
江远想了一会,道:“也只能一样样的试了,从你们做过的思路看,我觉得可以从工具痕迹来走。”
他现在选择侦办方案,很多时候都是从自己的技术库中选择的,当然,做技术员的都是这样的思路,面对同样一个问题,擅长java的就用java,擅长c的就用c,擅长甩锅的就提前准备锅,都是一样的道理。
江远于是照着工具痕迹的思路,根据现场留下的痕迹,将嫌疑人所用的甩棍和刀具的样子,直接画了出来。
图出来了,再进工具痕迹的数据库去搜索。
这么一搜,就有多只涉案工具或工具的照片,出现在了页面上。
江远一一比对,但也没翻几个,就发现一张图片里的甩棍的前端,略有些特别。
再返回来,却见这已是一起办结了的打架斗殴的案子。互殴双方,一方用了甩棍,另一方用了椅子,于是各打八十大板……
“把这两个人抓回来问问看。”江远将斗殴案的一方的信息调出来,看看身高年龄等信息,更加确定了。
刘文凯于是得到了两张打印纸,再看看时间,终究是有点惊讶:“这么快就出来了?”
“运气好,试的第一个法子就出了结果。”江远说着话,招手叫过王传星,道:“我记得,溺水的死者有多处的生前的创伤,应该是暴力殴打所致。”
“可以据此查找到工具吗?”王传星在旁边听着呢,一下子就举一反三了。
江远摇头:“应该是用手打的,不过,挨打了以后,说不定会去买点消炎药,止疼药之类的,她可能不一定去大医院,附近的小诊所也有可能。”
“一个月内被殴打过的女性,诊所人员应该印象很深刻。”柳景辉本来蒙着头思考,这会儿一下子坐了起来。
第918章 三条路线
有诊所的村子都已经是大村了,而且还得是人口流失不严重的大村。
宁台县是有小工业配套的,一二三级产业都还活着,多多少少还是留下了一些人。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口,多有回家养老又工作的,却都是诊所的常客了。
这样的大村或行政村,原本并不是侦查人员调查的重点,不过,周边的自然村多有过来看病买药的,一家家的问过去,除了路程较远,倒也不算辛苦。
“挨过打的女人?你们要不要问一下妇联的?”
某家诊所的负责人兼医师兼护师叼着侦查员递的烟,仔细的看了看手里的照片,又给了个建议。
对面的侦查员正喝着茶解乏,笑道:“妇联管事吗?”
“管事不管事的,反正我们村里有男人打老婆的,妇联主任就报告上去,回头总要过去说两句的,现在不是都要做台账?应该都有记录的吧。而且,严重的还有请你们警察上门的,那是不是也有记录?”诊所医生也是看过电视的,知道警察想要什么。
侦查员不由站了起来,琢磨道:“你这个办法还真别说,好像可以试试。”
诊所医生瞬间觉得颜面有光,哈哈的笑了起来。
同来的侦查员这时候问:“你们妇联主任是怎么报告的?纸质报告还是什么方法?”
报告的方式越简单,自然就越全面,但流程严谨的,可信度就高。
诊所医生此时积极的道:“我给村主任打个电话,你问他一下。”
他当着两名侦查员的面打了电话,等通话结束,巨响的听筒已经主动将信息传递了出来。
“在微信群里报告的?也不是不能用。”这边侦查员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将该信息报告上去。
调查走访就是这样,有了新信息就用,有了新东西就报告,否则,派人来调查走访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随着侦查员的报告递上来,柳景辉立即去找了黄强民,再由他协调,先从全县范围内寻找相关人员。
这次也不用再去现场询问了,就将妇联收集的近期受过家暴的女性列表出来,再根据地址,直接将照片通过微信,发给当地村子的妇女主任,询问此人是否为当地人。城市里的先不用询问了,问也不见得认识,而且,城市里没有二代身份证的情况更少见。
相比之下,较为偏僻的农村,不仅有不办二代身份证的情况,还有将身份证卖出的可能,同时还有盗用他人身份证的情形,各种可能性不一而足,主要还是得通过人做媒介来解决问题。
柳景辉一番操作猛如虎,感觉上是工作量大大降低了,自己却是累的够呛。尤其是跟其他部门打交道,对他来说也是有一定负担的。
也就几个小时的时间,唐佳就将全县的信息统合完毕,再过来报告,道:“柳处,我们这边现有的信息来看,没有匹配的。另外,有些地方的妇女主任不是太配合,感觉她们是没有怎么收集被家暴的妇女的信息的。”
“那就继续派人去走访。”柳景辉一点都不奇怪。就宁台县这种地方,人人听命,如臂驱使才是奇怪。
唐佳多少有一些年轻人的浪漫主义,哼哼两声,道:“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工作,他们都不能做好。最起码得保障妇女儿童的权益应该做到才是,人家都被家暴了,他们竟然不闻不问!”
“你不能说人是不闻不问,各地都有各地不同的情况不是?说不定是被家暴的女性本身就不愿意多事呢,你要是村里的妇女主任,你能怎么样?”
“遇到家暴男,我一脚踩爆他!”唐佳握拳,脚下用力,不像是装的。
柳景辉啧啧两声,道:“那这一块的走访,就交给你来指挥了。”
柳景辉基本是强抓壮丁了。这活儿要说有什么技术含量,那就是跟不同人打交道,社交成本极高,对柳景辉来说也是有负担的。
另外,诊所的路线也还要继续调查下去。同时查两条线,对这样一起命案来说,属于是基础操作。
唐佳呆了一下,但也没说什么,就应了下来。她是江远积案专班的代表,走访的主力却不是专班成员了。
接下来两日,唐佳一天在外跑十几个小时,直把宁台县的穷乡僻壤都给跑遍了,也没找到江远素描里的女人。要不是江远的金字招牌放在那里,大家都要怀疑信息的准确性了。
返程,唐佳再向柳景辉报告。
柳景辉却是一点都没考虑江远提供的素描有问题,江远都已经说是足迹鉴定的水平了,柳景辉第一时间判断道:“那就说明不是宁台县人,继续沿着台河往上面找吧。”
“前面走访的队伍,应该已经走了一段了。”唐佳顿了顿,表述道:“我负责就不太合适了。”
“也是,我跟江远说。”柳景辉应了,转头就去找江远。
江远积案专班依旧还是很小的规模,二十多人的单位非常之灵活。
柳景辉过来,就见江远面前一堆卷宗,面前好几台电脑摆着,身边还有三四个人伺候着,一副忙碌的样子。
柳景辉心下一喜,忙问:“有突破了吗?”
“你说哪个案子?”江远茫然抬头。
柳景辉一愣:“溺亡案啊。”
“哦,我给做准备呢。”江远呶呶嘴,反问:“有突破吗?”
也就是柳景辉的逻辑好,才一下子反应过来,江远是在做别的案子,给溺亡案腾人手呢,问的也是溺亡案的突破情况。
柳景辉遂将情况说了,再道:“这要往前面稍稍,最好一次就找一个市的,一次性的干完,沟通起来比较方便。”
“可以。”江远赞同。沟通成本还是很高的,就算是他,可以比较方便的联络当地的刑警队,终究不如本地方便。而且,也要考虑到对方也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让对方的警员浪费太久的时间。
柳景辉再道:“可以借用这次的经验,分成三条路线。第一条路线,询问官方的村委会,妇女主任之类的,通过家暴的报告来了解情况。这条可以通过线上的渠道来进行;第二条,走访诊所,这个还是要线下进行;第三,还是要在群众中普遍的走访,了解情况,这一块可以集中到距离台河较近的一些村子,找比较贫困比较保守的村子。”
三条路线的难度是递增的,第一条路线可是说是最取巧的,第三条则是最笨重的。但做警察久了都知道,取巧的方式有时候并不一定巧妙,而笨重的方法并不一定就真的笨。
眼下,这个案子已经集中了江远和柳景辉,动用了宁台县局的近半警力,这就变成了要一心求破的案子了。再想节省人力或者经费什么的,都是邪道。
江远微微点头:“我给徐处也打了电话……不是邀请,就是询问了一下,讨论了一下策略,他也觉得,现在是到了相信基层民警的能力的时候了。”
“这个话说的好,我给大家传播传播。”柳景辉说笑着,接着就开始表情严肃的写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