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皇祖母……”李自安语气中的失望难以遮掩,“十几年换不来的拘禁换不来一丝自由?”
石凌云眼神也跟着沉了下去:“成亲这件事本宫已经问过她的想法,如今她已经点头,你又有什么资格来指责本宫?是本宫宠你太久,你怕是忘了你是谁养大的。”声音中的威压吓得旁边的丫鬟也变了脸色,忙招呼人噤声。
李自安脸色一白,但仍咬牙坚持:“昭宁不可能同意,你跟她说了什么?让我见见她。”别说是他,就是任意拉一个宫人来问,也不会有人信李祐愿意和亲。
“她要静养,在大婚之前,任何人不可靠近凤阳宫半步。”石凌云话说得不近人情,面不改色地盯着李自安,骤然笑道,“你有这个时间跟本宫周旋,不如多去你父皇跟前尽尽孝道。”
“皇祖母……”李自安还欲再说什么,却被一声怒喝打断。
“住口!”石凌云已经忍到极限,胸口微微起伏,“她和亲受益的莫非是我?西夏本就擅长游猎,若是离国与他继续结盟,我国必然损失惨重。如今仅需一个女人,便可护住边境成千上万的百姓,你自诩宅心仁厚,在这点上算不出孰轻孰重吗?若是你再多说一个字,本宫让她立刻出境。”
-
“说起来,”易殊听完这段话,脸色也变得难看,稍稍缓了一口气,问道,“殿下不觉得陛下的病总是这样突然么?”并且反复无常,总是在关键时候出事。
李自安动作一顿,他方才从乾清宫回来,李训又消瘦不少,心里并不好受:“依稀记得父皇还是大皇子的时候,身子骨尚且硬朗。但父皇继位时年纪并不大,他比皇祖父宽容不少,所以总是修改律法。那时长年累月处理政务,身体便一天不如一天。”
见李自安皱眉,易殊轻叹一口气,便不再提及此事。
“和亲之事已经露布飞檄,”他眉头轻蹙,“真的没有回还的余地吗?”
李自安眉间也笼上一层阴影:“若是昭宁不愿,那我便是让官员联合上书也无妨,可问题是昭宁,她同意了。”
“怎么可能,”易殊攥紧了拳头,那日在大殿上便说明了不愿意,怎么可能忽然改变心意,“让我见她。”
“见不了,”李自安也为此烦心,“连恭亲王夫妇都见不了。我在殿外看见他们,两人像是老了十岁。我差人引开守卫,出来的却是她的贴身宫女,直言若是我还认她这个妹妹,便别再去打扰她。”
“真的是她说的?”易殊还是不信。
李自安点点头:“宫女的神色绝不是作伪,是她亲口说的。”
“我要出宫。”易殊沉默了良久,终于开口。
李自安此番真是不能离开皇宫,这次下的命令比以往都要严格。但还是纵容易殊的想法,握着他的手腕,有些疲惫地道:“追云同你一起,路上小心。”
第98章 接人
宫中各处都挂满了红绸, 凤阳宫更是铺满了红毯,亮起的红烛一日比一日多,竟是奢靡到了彻夜不熄的程度。
滞留在两国边境的离国人浩浩荡荡地将万两黄金千匹牲畜运进大圌界内, 一路上锣鼓喧天, 搅得沿途的百姓即便没从告示上得知公主要入离国,如今也都明了了。
易殊连着几日从宫中出来,却没一次见到王延邑。朱雀街张灯结彩,处处喜庆。百姓不懂得为何和亲, 但街边多上许多外地人, 不仅生意好上许多,连赋税也因这两国间的好事减了。
但这喜气也不是每家都沾上, 王家宅子便大门紧闭, 门童也不见,只有门外的两尊石墩子还在坚守岗位。
易殊不方便出面, 便差梁家小公子亲自登门。本以为王家会顾忌梁文慎的身份,但王宅看院子的人只伸出半个脑袋,面露难色地称自家公子病了,拒不见客,希望梁文慎不要为难他一个下人。
“看来难办。”梁小公子还没被人拒之门外过, 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换位思考一下,心爱之人不仅要嫁给旁人, 还远在千里之外, 积郁成疾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比起关心一个点头之交, 他此刻更好奇易殊要怎么办。
哪怕心像是被油锅反复煎煮,易殊面上却也装作云淡风轻,道一声有劳便同梁文慎挥手辞别。
王琼一介武将, 宅院防卫森严,易殊又不可能硬闯进去。
只是王家反应实在是奇怪,毕竟昭宁要和亲,王延邑绝不会如此安分,就算积郁成疾也会撑着一口气想办法,怎么可以连门都不出。
当初谋反失利,易殊在汴京中的势力元气大伤,殿下又不方便出面,如今要想破局,王延邑便是唯一的出路。
只是日头落下去,星子升起来,又到宫禁了。
追云为了掩人耳目穿着最寻常的侍卫装,身上凌冽的气势也遮盖了下去。他坐在马车外的车辕上,压低了头上的草帽檐,缓声道:“大人,该回去了。”
易殊单手撩开帘子,抬眼凝望暗下来的夜色,沉默半晌才开口:“再等一刻钟。”
心中想的是一刻钟,但默念时却越来越焦灼,越等越觉得郁结于心,像是明白等不到了。尚且才过了半刻钟,易殊先败下阵来,他阖了阖眼,正要唤追云启程,先听到的却是追云的惊呼。
“我去!!着火了!”
易殊眉头一皱,探头向外面望去,漆黑的夜色里,任何一缕火光都无比的耀眼。
火势虽不旺盛,却也照亮了王家府邸的半间屋子。
火光总是让人回忆起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易殊脸色霎时白了三分。
心中渐渐涌起某种猜想,他陡然垂眼放下帘子。
“启程。”后背缓缓靠在红木上,易殊坐在阴影里内如是道。他擦去碎发下的细汗,咬了咬下唇靠着痛意回神。
捕捉到他声音中的疲惫,追云一边牵着缰绳,一边转头往后问道:“回宫?”
王家宅院的火左右也不大,也不用他们挺身而出。所以这话只是例行问一下,毕竟现在除了回宫也无处可去,再晚一些便回不去了。
“去他们家东南角的偏房。”声音从马车内传出来,像是平静了许多。
追云挥鞭的手一顿,应了一声便不再多言,依言赶着马车前往王府的偏门。
那里距离火既不是最近的,也不是最远的,追云虽然一开始不知道易殊的意图,但走近了倒也回过味来了。
果然,马车尚未停稳,易殊便一声不吭地下车,望着那道平时没有人进出的偏门,凝神等着,像是一方立起的青幡。
追云仍是在车辕上坐着,并没有出声打扰,独自数着数,自己下注还要等几时。
静谧中率先传出声响的并不是那道偏门,而是……
追云抬眼望去,这方并不算矮的墙上,突然巍巍颤颤地攀上了一只灰扑扑的手,还没待他猜测手主人是老是少之时,一颗头紧接着便探了出来。
似乎是没料到墙角下有人,那颗头肉眼可见的吓了一跳,但却诡异地没有吭声。
借着朦胧的月色僵持了一瞬,竟是易殊先沉不住气,他压低声音尽量让自己不要生气:“下来。”
那颗冒出来的头愣住了,随即小声唤道:“阿殊。”
易殊站在阴影里,墙上的人其实看不见他,只能通过声音辨人。但易殊却能将墙上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没有束发,一头墨发就这样凌乱地散在肩后,脸上沾着灰,像是刚从土灶里钻出来一般。甚至没穿外袍,只穿着一件单衣,实在是狼狈。
这副模样若是被路上百姓看到,只怕不被报官后关押到狱中,也要被误以为得了癔症不敢靠近。
易殊轻叹了一口气,声音放缓了一些:“下来。”
随即又抿了抿唇,补充道:“我接着你。”
大概谁也不会料到,在沙场上横扫千军的威武小将军其实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缺陷——他恐高。
所以他现在虽然大半个身子搭在墙头,看似逍遥洒脱,其实脸色已经煞白,只是强撑着一口气。
虽然身处如此窘迫的境地,但知道墙下人的身份后,他竟然还能笑出来,深吸一口气点头道:“那我下来了。”
高大的身影从墙上一跃而下,宛如天兵降临,前提是忽略那视死如归的神色。
易殊向前跨了两步,生生忍住冲击力揽住紧闭双眼的王延邑,哪怕做足了准备,还是往后撤了好几步才站稳。
还没待王延邑反应过来,他便一把把人塞进马车里,接着立即上车,对追云道:“启程回宫。”
方才接住王延邑的一瞬间他便听见一墙之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不出所料的话,应该是追王延邑的人。
“怎么这副模样?”虽然现在这样问很不解风情,但是现在也不是顾及这些的时候了,易殊只得单刀直入。
王延邑还有些心有余悸,按了按胸口才回答道:“他们怕我惹事,不要我出门。”
“所以便把你关在柴房?”易殊垂下眼眸,叫人看不清楚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