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他此行有功,今日少不了到殿前受赏,还是低调些好。
易殊倒是很久没看到王延邑的母亲了,如今一见,果然是记忆中极为温婉的妇人。同对王琼的不满不同,小时候王延邑每次提及母亲都会露出笑意。易殊以前总是担心王延邑会因为王琼的棍棒教育走向极端,后来偶然遇见了他母亲,终是放了心。
正巧王延邑也瞅见了易殊,趁着周围人没注意,没正形地将腰间的一颗曜石拽下来,隔着十尺掷了过来。易殊迅速伸出两指夹住‘凶器’,唇语回击称要把证物交给昭宁审判。
隔着人群,王延邑假装妥协求饶,易殊失笑着撇开目光。其实五年也好,十年也罢,王延邑一点都变不了,一直是小孩。
殿中文武百官几百人看得眼花,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毕竟朝廷风云诡谲,今天桃花开,明日梨花开,谁又说得准。
李训举金盏饮过屠苏酒,群臣跪受,宴便正式开了。
过了朝贺和进献,宴会便真正以玩乐为主,歌舞升平,行酒令和宴间游戏层出不穷,往时李训开宴象征性待上个把时辰便因身体先行下场,左右也只剩游乐,留石凌云和李自安来把持也绰绰有余。
不过今年李训像是兴致不错,不曾有提前离席的想法,难得他如此,石凌云手持金樽微微颔首:“陛下今日好兴致。”
李训不知醉没醉,也笑着道:“天下海清河晏,皆是母后的功绩。儿臣,也当敬母后一杯。”
朝臣看热闹不嫌麻烦,纵使知道太后皇帝不合,只要宫宴上不撕破脸皮便是好的。虽然没人开口说话,但目光倒是不约而同地往高台望去。
“愿饮此醴,永绥皇祚。”石凌云左手以袖掩唇,扶着金樽一饮而尽。
李训也举起酒盏,抬头欲饮,却被不知何时走上台前的李自安拦住。李自安向着石凌云恭敬道:“父皇不宜饮酒,不如安儿同皇祖母共饮如何?”
石凌云面不改色地扫了眼神情严肃的李自安,半响突然笑了,漫不经心地点点头,抬眸道:“安儿有这份孝心,本宫倒是很欣慰。”
李自安不再多言,举杯将酒咽下,便颔首道:“孩儿便先下去了。”
易殊望着自家殿下轻蹙的眉头,偷偷唤过追云,让他替自己看着春桃。
礼官突然扯着嗓子道:“奉上谕,呈‘梨花枪’,天朝绝技,群臣殿外共赏。”
第95章 梨花枪
梨花枪, 名字中虽带‘枪’,实则此枪不过只是用来做配,真正的主角……
是夜幕下, 矗立于殿前广场下的赤红铁炉。铁水在炉中翻腾挣扎, 不时溅出滚烫的火星。一老者上身赤裸,腰缠麻布立于炉前,手持丈八长枪,枪尖非刃而为勺, 用以盛起铁水。
只见他长枪一挑, 舀起沸腾的铁水泼至空中,铁水被泼洒至空中四散而开, 如流星划过天际, 遇风霎时炸裂,化作万千点金色火鱼, 如暴雨倾注,又似梨花飘落。
故名梨花枪。
如此盛景,百年难得一遇,殿中人望眼欲穿,李训面露喜色, 大袖一挥邀群臣一同出殿,众人迫不及待起身跟在天子身后。
场面一时有些喧闹,但也乱中有序。
见此情形, 易殊也无暇再找人, 垂首侧身, 等到众人鱼跃而出,才得以抬眸环视空了大半的大殿,殿中只剩余留下的仆役, 哪里有那道风光霁月的身影。
追云本身就离大殿出口近,受易殊的嘱托,应该第一时间就带着春桃出去看梨花枪了。有追云在身边,易殊也并不担心她走丢。
殿下似乎很是厌恶喝酒,现下大抵并不好受,易殊原是想要悄无声息潜至殿下身边,怎奈被打断,如今别无他法,只好随着余潮走出殿外。
殿外广场上人头攒动,但铁水飞得极高,他站得这么远,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一朵火花方才消散,又一勺铁水被高高扬起,四散溅开,明艳的火光映照在文武百官脸上,一派宁静繁华之态。
此时不乏有外邦的人站在火光下,异族地广人稀,吃饱穿暖已是十分不易,不会在玩乐上花心思,一朝看到如此繁盛的火树银花,饶是再强装镇定,也忍不住连连赞叹。
易殊的视线没有过多在他们身上停留,匆匆扫过人群,不过视线往下一转,倒是看了个新奇。
王延邑身形挺拔,此时神色自若站在昭宁身旁。算起来他回京也已有两月,虽不能与李祐私下见面,但正式场合倒是见过一次。不知王延邑用了什么法子,总归如今看来两人好像没有隔阂。
外面毕竟还在吹寒风,昭宁比起在殿内多批了一件斗篷,明媚的大红配色,领口缀满的珍珠正泛着浅紫色的光,颇为招眼。琼州临海,听说只有那边才能盛产这般成色的珍珠。
如此火光乍现,昭宁眼也不转地直直盯着,双手合拢放在胸前,模样颇为虔诚。王延邑则是撑着一把油纸伞,并没有随着昭宁的视线看向天际,而是微微垂眸,一瞬不瞬凝视身侧美得不可方物的少女。
他们二人并不像群臣一般在殿前广场,而是另辟蹊径站在殿下,距离铁水更近一些,既靠近了星火,又远离了世人。
颇为意外地浅笑一声,易殊并没有前去打扰的意图,他转身往人烟稀少的地方走去。
周围人声鼎沸,所有人都仰望着天际,没有人在意一个小小侍从的走向。越过重重叠叠的人影,略过形形色色的场景,挤得易殊一时想要放弃。
这片小小的殿前广场容纳近千人,他想大概找不到殿下了。
不过其实没关系,周围流动是同一片人群,抬眸看到的是同样的繁华。
他们就在彼此身边。
这般想着,他侧身从人群中走出来。
然后越过人千人万,瞥见倚着边缘栏杆的锦袍人影。
今日是庆典,李自安身上的装饰比往日繁杂了不少,云纹金冠的横臂上垂着好几串珠穗,腰间的金缕玉銙带上缀着流苏玉牌,连肩上都佩着琉璃压襟。
细长的手指轻轻点在玉雕的栏杆上,正好又有一朵火花在天空炸响,四散的星火照亮了他出众的容貌。
李自安轻微抬头,目光平和又随性,宛若谪仙临世。
不似在殿中庄重沉静的神色,在夜色的遮掩下,太子殿下稍稍松懈,唇角也不经意地扬上三分。
昔年流光下,仙人扶阑笑。
易殊呼吸稍顿,脚步也定下来。
或许是由于所有人都抬头望星火只有易殊巍然不动,又或许是因为他的眼神如若水无法不让人察觉,李自安微微侧目,望进了易殊的双眼。
似乎是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易殊,他先是微微愣了一瞬,然后很快轻启薄唇说了句什么。
周围全是铁水划过空气的争鸣和此起彼伏的惊呼,易殊其实听不见李自安的声音,但不巧,他能读懂唇语,殿下在说——‘找到你了。’
易殊脚步刚抬起,便又冲着李自安摇了摇头放下。
这里虽然在最边缘,朝臣又都顾着看火花,但难保会不会有其他人注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两人还是不要见面了。
但在他开口之前,李自安便将一根手指放在唇前,示意易殊不要说话,然后伸出左手悬在空中,邀请易殊过来。
这般场景,谁还能止步。
易殊脚下的步子踏得很实,他走得小心但并不算慢,在靠近李自安的那一刻,借着宽松大袖的遮掩,稳稳握住了自家殿下的左手。
温暖柔软的手。
“怎么在这里?”刚一靠近,自家殿下清润的嗓音便传到耳畔,与平日的温柔稍稍有些差别,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亲昵。
易殊被拉着往前走了两步,被卡进栏杆与李自安之间。
他后方左方都是雕花栏杆,唯一出处被李自安挡住,估计也是怕易殊被旁人瞧见。
易殊捏了捏李自安的手心,并不看他,垂眸望着李自安腰间的流苏,回道:“那殿下怎么抛下文武百官,一个人在这里躲清闲?”
手心痒呼呼的,李自安的睫毛轻轻扑了扑,嘴角蔓延出一丝笑意,然后将自己的手指穿过易殊的指缝,密不可分地握在一起:“头晕。不想再应付旁人。”
这话倒是百年难得一闻,毕竟殿下向来说话四平八稳,不会有丝毫能让人搬弄是非的空间。
“不能喝酒还非要喝?”易殊后背抵到了冰凉的栏杆,空出来的左手拨弄了一下李自安右侧发冠旁有些缠起来的珠穗。
“父皇久病初愈,喝不得,只能我替他。”李自安只当易殊的手是在作乱,一把抓住,往自己脸上贴。
“嘶……”易殊吓了一跳,连忙抽回自己的手,轻蹙着眉道,“这么多人在呢。”
李自安轻轻哼了一声,小声嘟囔着:“倾之皱眉也好看。”
被易殊瞥了一眼后,终于没再说话,只有袖子下面的一双手握得更紧了一些。
然后易殊又问道:“往日宫宴也这般无聊?”他指的并不是朝贺和表演之类,而是宴会上要同各个文官武将交涉,李自安作为太子根本脱不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