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太子妃,你来告诉孤,孤把那首恶的主仆两个都杀了,怎么你就不能屈尊帮着处置一下西池院旁的奴婢?
“若说你想不到,你必是能想到的!
“你连宜秋宫小厨房的两个厨子都能隔天召见、过问菜品,西池院一院子无主的奴婢,难道你还能忘了不成?!”
太子的脸色阴沉得可怕。
太子妃当即泪流满面,跪下请罪,却又满腔羞恼,张口便不软不硬地回了一句:“臣妾的确没想到,臣妾愚笨无能……”
太子直瞪瞪地看了她三五个呼吸,缓缓站起,沉声道:“既是你自承无能,那孤便请个有本事的来!”
说完,扬长而去。
太子妃大哭了一场。
后来太子妃和她们一处猜测过,想来太子所言不是顾良媛便是梅若芹,太子妃实在无所畏惧。
哪知才过了一天,东宫便板上钉钉要进两位新人了!
尤其是吴良媛……
太子妃心里自然也是明白的:李庶人之事,她没处理好。
她原意只是想给自己出一口恶气——李庶人在她之前有孕生产,虽然只是个女儿,却耀武扬威了两年之久!
她整整忍了两年,把自己都忍了个“慈和宽厚”的美名出来!
一旦生了嫡长子、扬眉吐气之后,她简直一天都不想再忍这贱婢了!
所以当李庶人苛待和恪的事情被顺理成章地掀开之后,她便迫不及待地想让其声名狼藉、永世不得翻身!
京里那些关于李庶人恶行的“传言”,倒有三成,是她暗地里让人出去散播的。
至于这样一来,怕是东宫、太子和自己的名声有损,她不是没想到,可是她不在乎!
皇帝已经六十有五,耳聋眼花。曾经的身子再健壮,如今看着也没几年好活了!
除了墨皇后所出的忠肃亲王,如今皇帝膝下就只有年近四十的没了一条胳膊的独臂亲王忠勇王、双十年华却双目失明的忠慎亲王和刚刚十岁的逍遥王,三个儿子而已。
这些人,哪个都威胁不到太子的地位!
等太子登基,目下这点点流言,自是狂风吹云散,很快便能水过无痕。
可谁知,太子虽然盛怒上按照她说的做了,但却又后了悔!
夫妻两个错了时机、没沟通好,事情便似脱了缰一般,越来越无法控制了。
至于心腹宫女所说的“略急”,她自然是知道的。甚至也觉得当时不该露出那样急切的幸灾乐祸来。
她该劝太子不要信不要管,然后给李氏一个意外,再把下人们秘密看押起来,悄悄处置了,再抢先提出来把和恪记在自己名下……
她做了三年承王妃、五年太子妃,到底该怎么处置后院这等腌臜事,她怎么可能不知道?!
所以……
还是,大意了。
闭着眼把自己的思路梳理清楚,情绪也便就稳定下来。
头发擦得差不多干了,太子妃睁开了眼睛:“解酒汤备着呢么?”
能问这个,说明太子妃已经想通了。
竹青松了口气,露出个微笑:“自是备着的。太子妃今儿在席上也多喝了两盅,不如也去吃一碗吧?”
扶了太子妃起身,主仆两个若无其事地回了寝殿。
当夜,趁着太子酒醉,太子妃软语认错,妩媚撒娇。一床锦被昏地黑地全盖了下去,夫妻之间好生奖惩了一番。
待到翌日清晨,太子含笑抱了抱太子妃,才去上朝。
王熙凤练功完毕,躲在大浴桶里沐浴时,津津有味地听着乌鸦兄弟把事情一一都报了上来,不由得啧啧赞叹:“看不出来,太子妃娘娘真是厉害啊……能屈能伸……”
然而,那又怎么样呢?
“东宫纳新已是定了的。她这时候除了重新端起自己大度宽和的正室范儿,还能如何?”梅若芹叹口气,眼珠儿盯在正起劲儿揉面的耿思渺的手上。
再往面里调了一勺红艳艳的西瓜汁,耿思渺低头认真揉面,口中毫不在意:“反正不会来咱们宜秋宫!”
梅若芹莞尔:“你真是一点儿都没打算上进!”
“上进做什么?”耿思渺把面揉好了,扣上瓷盘端出去醒着,颇有自知之明地笑道,“凤妹妹那么七窍玲珑的人,都没打算往前走呢!
“就我这脑子,便十个也凑不上她一个的机敏!
“我哥哥临走跟我交待得明白:只要活着,怎么都好。”
梅若芹笑着拉了她,姐妹两个坐下饮茶:“真是,一个个的不思进取,倒有你们说嘴的了!”
“掺了西瓜汁的面,午间让厨下擀了面条,配着番茄卤子吃。酸酸甜甜的。管保你们两个都爱吃。”
耿思渺一心都在琢磨怎么做饭食上。
梅若芹摇摇头,握了她的手,低声道:“她未必有胃口——
“王家老太太殁了,她二叔请丁忧,圣上准了。太子还送了程仪……
“如今四十九天的法事就快做完了,王家想来也要收拾行李启程……
“未来三年,凤妹妹在京城,可算是就要单打独斗了……”
第66章 薛王氏
王熙凤没有梅若芹想象中的难过失落,她只是需要抓紧时间,把王家此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好达成她的几个目标。
所以她跟着孟繁霜上课时,夏守忠被派去了承恩殿,请求能往王家再送一次东西、递一回书信。
太子妃刚刚在太子跟前保证了自己会周到做事宽厚做人,此刻怎敢从中作梗?
只得含笑应允,甚至还关切了几句最近一段时间王熙凤的身体:“她吃素,宜秋宫的小厨房怕是荤素不容易分开,要不,还让她的份例归回到大膳房?”
夏守忠含笑推辞:“梅良媛和耿承徽倒是也更爱吃素食瓜果,王承徽的饮食很好,倒不用来回调拨、麻烦膳房了。”
“那就好。”太子妃笑容不变,挥手让夏守忠去了。
夏守忠走了一趟,送了王熙凤公开给父母兄长准备的东西,还有她分别写给父母兄长的三封信,以及,太子妃以东宫的名义给王熙凤的家人准备的“些许”礼物。
他回来时王熙凤正在吃午饭。
今儿个小厨房准备的午饭是西瓜捞面,将带着一层西瓜瓤的西瓜皮切条,添上番茄微微炒制,拌在用西瓜汁和出来的面擀成的面条里,酸甜爽口,极好吃。
王熙凤吃了两碗还不够,还要吃第三碗时,被孟姑姑恨铁不成钢地拦了:“承徽是打算吃胖了给谁看呢?”
“好姑姑,人家年纪小,还在长身体呢!”王熙凤曲意哀求。
被坚拒:“不行!守孝一个半月您这腰身都粗了二指了!必须控制!”
夏守忠含笑进来,打了个岔:“回禀承徽,薛家到京了,现就住在王家。”
“哦?何时到的?都谁来了?见过贾家的人了么?眼看着二叔就要回南,那薛家是怎么安排的?”王熙凤兴奋起来,张口便问了一串子。
到了说王家私密事的时候,孟繁霜挥退了一众伺候的人,又查看了一眼殿门外头。
就这一转身,王熙凤已经自己动手盛好了第三碗开始吃了!
头疼。
这个小主的行止啊……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这个民间的俗谚,说得恰是她这种人了!
“薛家是八月初三赶到的。
“薛家太太带着哥儿姐儿,还有两房家人三四个小厮,跟着薛家生意上的七八个人,带了五条船的货物和礼物。
“王家直接把薛家众人从码头接回了王家。本来薛家太太还说想要打扫自家在京城的府邸,却被王子腾大人按住了。
“听得说,王子腾大人打算带着夫人余氏和长子王义,一起扶棺回乡。并且打算在给老太太和王老太爷合棺之后,便在家乡守制读书。
“因京城这边还有些俗务,便留了庶次子王礼看家。
“既然薛家已经入京,薛家的哥儿与王礼年纪仿佛,越性就请亲姑妈薛家太太留居府里。
“一则算是替王家照看家宅、子弟,二则也省了薛家太太寡妇持家的不便之处。
“薛家太太很是高兴地答应了下来。王礼后来刻意接近薛家哥儿,二人现在已经是好兄弟,同进同出的,关系好得很。
“至于贾王氏,虽然也邀了薛家太太和哥儿姐儿去贾府做客。薛家太太却推辞说孝中不便。又说往后他们母子三人便留在京城不走了,有的是跟姐姐亲近的机会。”
夏守忠说到这里,歇了口气。
王熙凤立即将桌上一碗晾好的面汤推给他。
夏守忠谢了赏,一口气灌下去。
这才接着说道:“奴才把东西一一交待给王大人时,薛家太太就在旁边坐着,看表情是欢喜的,临走还赏了奴才一个荷包。
“薛家太太特意嘱咐奴才,一定要转告承徽,她家是商贾,都是白身。日后恐怕连进宫探望承徽都不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