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对于嬴政来说,李斯的确很好用,秦廷朝臣众多,但像李斯这么合嬴政心意的却不多,所以嬴政不免多给他派些工作了。
想想李斯的工作强度,就算嬴政是个封建统治者,也有点不忍心再给他往上加了。
但除了李斯,秦廷中的确找不出一个可以代替韩非的老师。
最重要的是,扶苏的确挺满意韩非这个老师的。
只凭长子的反应,嬴政就知道换老师这件事是成不了了。
嬴政可以不顾天底下很多人的意愿,但现在的他面对长子时,还是很愿意随一随他的心意,就当是哄孩子了。
“依你。”嬴政敲敲扶苏的额头,带了些纵容与无奈,“还是让韩非做你的老师。”
扶苏笑着行礼:“多谢阿父。”
起身后,扶苏又道:“阿父放心,虽然对韩先生有些残忍,但我觉得这些日子,对于韩国将要面临的命运,他已经不得不认命了。”
嬴政道:“不只是韩非,韩王也该认命了。”
扶苏道:“韩王或许不是看不到自己的前景,他只是害怕变成阶下囚,想尽可能的拖延这一日的到来,最好是能等到他死了,他儿子继位时,这一日再来。”
嬴政啧一声,道:“那他恐怕是不能如愿了。”
扶苏问道:“阿父,已经商议好秋收后要攻韩了吗?”
“尚未。”嬴政道,“还是先打赵国。”
韩国这些年一直被秦国压着欺负,秦要取韩,不过是动动手指的事。
但赵国不同,他不仅与秦国有血仇,还有个能征善战的将军李牧,可比韩国难对付多了。
扶苏记得,上辈子的时候,就在明年,秦军在李牧手上吃了败仗。
但这一次定然不同了,到时候秦军的骑兵配备上高桥马鞍和马镫,铁制的武器也会普及开来,就算李牧再会用兵,秦国的将军却也不是饭桶,面对这样的差距,李牧恐怕也占不到太大的便宜。
扶苏道:“阿父,等打韩国的时候,请务必告诉我,过后我好去安慰韩先生。”
以韩国现在那巴掌大的地方,秦国下次打韩国,真的很难不把整个韩国纳入囊中。
韩国都灭国了,韩非可不得需要人安慰?
嬴政撑不住笑了:“你还挺好心?”
秦国打了韩国,秦国的大公子去安慰韩国的公子,这好像不能叫雪中送炭,该叫落井下石。
扶苏反思片刻,解释道:“阿父,我是真心同情韩先生的,并不是想奚落他,韩先生会理解我的。”
嬴政忍不住上下打量了长子几遍,心想这就是孩童的天真么?以局外人的眼光来看,还挺可怕的。
不过,嬴政不是局外人,他对儿子这番表现很满意。
能承继秦王之位的秦国公子,难道得是什么含蓄善良的君子?果真如此,嬴政才要不满意了。
“行,到时候阿父命人去告诉你。”嬴政笑道,“你好好安慰韩先生,虽然韩国没了,但他若是愿为秦臣,照旧可以实现抱负,韩王不中用,寡人却很愿意用他。”
扶苏:“……”
亲爹,这话活像上门砸场子的,您真不怕韩非把你儿子打出来啊!
扶苏干巴巴道:“我会转告韩先生的。”
嬴政心情很好地揉了揉扶苏的头,而说要算账的事也被他抛之脑后了。
……
次日,蒙恬奉命来教扶苏。
因为近来在商议打仗的事,蒙恬和王贲这两位早在军中挂上名的将军都忙了起来,他们不再日日过来教学,而是轮流过来。不过今天因为嬴政的命令,两个人都到了。
当初蒙华因为住校伤心时,扶苏曾安慰他可以让蒙恬常来看他,但那会儿蒙华只顾着伤心了,忽略了一件事,他爹本就常要过来扶苏宫中,虽然他不用受亲爹的教育,但想见还是能轻易见到的,倒是他更为想念的母亲,实在很难见上一面。
扶苏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件事,学武时便将蒙华也拉上了。
蒙恬是奉大王的命令来教导大公子的,他不可能主动提出教自己儿子,这听起来未免像徇私,但大公子出言,就顺理成章多了。
但蒙华如遭雷击,他看着扶苏的眼中带着哀求:“大公子,我也想让王将军教我,行吗?”
扶苏一笑,道:“不行。”
“学习,有个伴才好呀!”扶苏拍拍蒙华的肩膀,“你也找他们去了,留下我一个人,你忍心吗?”
蒙华想说挺忍心的,但看着大公子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透着脆弱,他实在说不出口,只好含泪点头:“我陪着大公子。”
“嗯!”扶苏笑盈盈道,“蒙华,我还有个好消息告诉你,等蛋孵出来那日,我会请令堂进宫来瞧你。”
25
第25章
◎华阳太后。◎
嬴政并无王后,后宫内务由女史和詹事负责管理,这两个职位原本是管理王后和太子事务的,如今既无王后和太子,管一管大王的后宫事宜倒也在他们的职责之内了。
宫中之人的事情女史和詹事们能管,请朝臣们的夫人入宫,却不是他们能管得了的。
嬴政也不能下这个命令,他一个大王,命臣子们的夫人入宫,不知道会传出什么闲话来。
好在秦王宫没有王后,却还有太后,她可以下令宣召夫人们入宫。
扶苏所想到的太后当然不是他父亲的母亲他的祖母赵姬,而是他父亲的祖母他的曾祖母华阳太后。
华阳太后是孝文王的王后,同扶苏的母亲一样,她也是楚国人。
不同于赵姬,嬴政当年接她回来纯粹是一场政治作秀,以免自己在这个注重孝道的封建社会背上不孝的名声。
嬴政对于华阳太后这位没有什么感情的祖母是有尊重在的,毕竟若不是她收庄襄王为嗣子,秦王之位最终也不可能到嬴政手上。
而且华阳太后比赵姬可聪明多了,不论是庄襄王时,还是嬴政继位后,她从来不试图利用自己名义上长辈的身份横加干涉朝政,只是安静的在后宫养老。
在同父亲回禀后,扶苏很顺利的见到了华阳太后,他欲拜见时却被宫人拦下了。
华阳太后轻轻笑着,道:“不必多礼,坐罢。”
华阳太后看起来是个很雍容华贵的老太太,她面上带着笑,却看不出来热络,只是彬彬有礼的客套罢了,给人一种只可远观的感觉。
扶苏便识相的与她保持着合适的距离坐下,不必费心扮演什么祖孙情深挺好的,扶苏想着,口中半点不拖泥带水的将来意说明。
华阳太后的回话也十分干脆:“你定个日子,我让人去办。”
扶苏眨眨眼睛,难怪父亲提起华阳太后时脸色十分轻松,和她说话实在是太省事了。
有事就说,没事不用有交集,这就是华阳太后在秦王宫中的态度。
显然,这也是嬴政需要并且喜欢的态度,他更不想跟人演什么祖孙情深的戏码。
扶苏便道:“有劳太后,后日请几位夫人们过来即刻。”
华阳太后点头笑道:“好,那便今日去请她们了。”
扶苏也客气地笑道:“好,有劳太后。”
事情谈完,扶苏立刻提了告退,华阳太后果然不出意外的让人送客,没有一点儿想挽留的意思。
从华阳太后宫中出来,扶苏还有些回不过神,他上辈子和华阳太后的交集只有一次,就是她死时扶苏为她服丧戴孝,若不是重来一次,扶苏真不知道华阳太后是这样性情的人。
扶苏站在原地感慨了一会儿,方抬脚离开甘泉宫。
从宣太后起,秦国的太后都住在甘泉宫,现在这里除了华阳太后,还住着赵姬。
和华阳太后一样,扶苏上辈子也没见过赵姬,只除了在她死后依礼制为她服了丧。
因此,扶苏很难对一个没见过的人投入感情,即使她是自己血脉上的祖母。
更别提她还背叛了扶苏心中最为重要的父亲,即便有感情,也很难是正向的。
赵姬死在秦国灭赵后,嬴政亲赴邯郸,坑杀了当年的仇家,回来后赵姬便死了。
扶苏已经不记得当时父亲听闻此事时是什么反应了,但他们曾经相依为命的母子亲情早就消耗殆尽了。
嫪毐之乱后,父亲对这位生母只剩下了厌恶的情绪,他不许自己的孩子去见赵姬,更不许赵姬见除了服侍之人以外的任何人。
况且,那时候秦国正忙于统一大业,父亲忙于朝政军务,或许都没功夫感慨几句。
一路回至宫中,蒙华正望眼欲穿的等着,王离虽表现的不明显,但眼睛里的期待是少不了的,年长些的李由和芈青却是一副淡然的模样,似乎并不期待扶苏此行的目的是否达成。
“大公子!”蒙华先看到扶苏的身影,急忙迎上去行礼。
王离慢了一步,不过他跑得快,腿也长些,是以是和蒙华一起跑到扶苏面前的:“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