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胡亥就是在韩亡那一年出生的。
周边的寺人们忽然觉得冷了下来,大公子和韩先生的气场也太低沉了,让人从心底发毛。
好在,很快,扶苏就必须去指导豆腐等一系列豆制品的制作了,韩非跟着过去看,两个人身上的气场慢慢温和下来,周遭之人俱都悄悄松了一口气。
在嬴政的昼食前,扶苏指导庖厨做了一桌子“黄豆宴”,他又将忘记的豆芽叮嘱人照他的方法做后,才命寺人拎着盛好的饭菜,去嬴政宫中了。
被扶苏带着歉意留在原地的韩非朝四周望了望,扶苏真的一丁点儿都没有留下。
寺人小声道:“先生,你的膳食在这边,你是与几位郎君一道用膳,还是单独用膳。”
韩非:“……”
秦国的大公子,他眼里除了秦王,是真没有别人呐!
被韩非腹诽的扶苏正欢欢喜喜地与父亲一起吃饭,嬴政对于这一餐很满意,饭罢,吩咐寺人道:“夕食照此做。”
扶苏想了想,到底还是没有说什么豆制品也不能吃太多的话,父亲吃了顿高兴的饭,心情愉快,他还是别扫兴了。
美食那么多,明日还会有别的,扶苏心道,明日阿父吃了别的,肯定不再想豆腐了。
“中秋祭礼的礼仪,明日寡人会派人去教你。”吃好了的嬴政说起来话来语调都轻快了许多。
扶苏忙应道:“是,阿父放心,我会好好学的,绝不给阿父丢人。”
嬴政笑道:“是得好好学,过两日寡人要查,若有差错,可不只是丢人这样无足轻重。”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扶苏认真道,“阿父,我知道这个。”
嬴政满意地点点头,道:“不错。寡人今日见了你的兄弟们,高与你年纪相差无几,虽也读书,到底不及你。”
在嬴政的日程表上一再推后的看孩子这件小事,今日终于成行了,不过他并没有亲自过去后宫一一看望,而是命有孩子的妃嫔领着孩子过来拜见他。
这场父子会晤,虽然底下的孩子们资质看起来似乎都不如扶苏,但嬴政并没有如何失望,因为他们并不是嬴政寄予厚望的人。
被嬴政寄予厚望的人,正坐在他身边。
扶苏却是结结实实地愣住了,一提起兄弟们,他的记忆中只有该千刀万剐的胡亥和无辜惨死在他手下的兄弟姊妹们,但其实在现在这个胡亥还没出生的时间点,他的弟弟妹妹们还都是些小孩儿,他们正活蹦乱跳地生活在秦王宫中。
“怎么了?”见长子出神,嬴政敲敲他的头顶,“寡人记得,你也有许久未见你那些兄弟了,过了中秋,寡人命他们去拜见你。”
扶苏闻言忙道:“阿父,弟弟妹妹们尚小,还是我过去见他们,别吓着他们。”
嬴政肃然评价道:“倒是有个兄长的模样,行,你慢慢去见他们罢。”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宗室若无功劳,也不能封爵,但因为有三家分晋的血泪教训在,秦国对于公子们的培养一直没有疏忽过。毕竟是真有王位要继承,肉还是烂在自己锅里的好。
扶苏又道:“我受阿父和先王们教导,自然要强些,兄弟们身边纵有老师,却比不上我的老师。阿父,并不是我比兄弟们强,是阿父和先王们教导有方。”
嬴政撑不住笑了:“你小子这张嘴,专会哄人。”
扶苏笑道:“嗯……这也是阿父教得好。”
嬴政抬手捏了捏他的脸,同长子一道用膳很能缓解疲劳,明日还得叫他过来。
【作者有话说】
查到胡亥的出生年份有两种说法,本文采用公元前230年,即公元前210年,他矫诏篡位时虚岁21岁。
《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21
第21章
◎马具。◎
扶苏刚学完礼仪,中秋祭礼便到了。
祭礼只在咸阳举办,不必去雍城,扶苏跟着父亲从查看祭祀的牲口开始,一直到整个典礼结束,忙了两天,才算完事。
中秋祭祀过后,扶苏画了马蹄铁和马镫、高桥马鞍的图纸,在吃完饭时呈给了父亲。
嬴政当时刚漱了口,正百无聊赖地逗儿子玩,没成想儿子给了他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列国征伐,如今战车还是主力,一是因为马不好养,二就是骑兵难以训练。
第一个问题,李映抄的家禽家畜饲养手册已经在解决了——虽然马这会儿并不是家畜,但地府的百科系统就是如此全面。
扶苏禀报了嬴政要他宫中人以从他那里学的养殖技术去教学时,嬴政并没有意见,毕竟再封建集权的君主,也得靠手下大臣干活,扶苏能慢慢学会用人,身为父亲的嬴政很是欣慰自豪,毕竟这可是他教出来的。
第二个问题,现在看起来也能解决了。
嬴政自己有几匹宝马,也是会骑马打猎散心的,这会儿一看高桥马鞍和马镫,就知道它们对于骑马的帮助与打仗冲锋时的便利了。
相比于战车,自然还是骑兵在战场上更占优势,如今迫于现实,秦军的骑兵不算多,但若加上高桥马鞍和马镫,只这些骑兵,也能提高几倍的战斗力。
嬴政想的激情澎湃,当即就派人去叫蒙毅过来,将这个重任交给了他。
蒙毅看到图纸也是两眼放光,领了命忙不迭就下去了,瞧着比嬴政还要兴奋。
扶苏笑道:“鲜少见蒙卿如此失态,我虽不懂军务,却也能知道高桥马鞍和马镫能有多好了。”
嬴政眼中带着少见的激动,笑道:“秦军的骑兵用这两样武装起来,必定战无不胜。扶苏,阿父告诉你……”
听着父亲滔滔不绝说着骑兵的好处,扶苏心道,不只蒙毅失态了,阿父也有些失态了。不过这也难怪他们,换了上辈子的扶苏,他比他们还会更加失态。
扶苏笑着提醒父亲:“阿父,还有马蹄铁,马不好养,若能减少些损耗,也是好的。”
嬴政闻言点点头,道:“马少也不只是不好养的缘故,咱们秦国养马的草场到底还是太少了。”
扶苏想了想,道:“北边有好的草场,等六国并入秦国,咱们去抢……呃,不是,是去归化匈奴人,那咱们也就有很多好的草场了。”
嬴政点点扶苏,笑道:“匈奴常袭扰秦赵边境,待腾出手来,寡人是要除了这个祸患。”
扶苏记得,冒顿在胡亥矫诏那年杀了他父亲,自立为单于,之后他统一了草原,匈奴成为了中原王朝一时难对付的强大对手,这种情形直到汉武帝时卫霍两位将军的出现才得以改善。
大秦没有卫霍,但大秦也有能打匈奴的将军,头一个将河南地纳入中原王朝版图的可是他们大秦的蒙恬将军。
而且,扶苏笑了笑,他们大秦还可以有韩信和李牧,李牧对付匈奴的本事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只是他是赵国人,长平之战后,秦赵的关系堪比秦灭楚后秦楚的关系,那叫一个水火不容你死我活,想让李牧为秦所用,恐怕有些难。
扶苏道:“前几日蒙华还说他与父亲都想上战场为大王效命,征伐六国蒙华等不到了,但替阿父和秦国开疆拓土,蒙华倒是能出力。”
“他才几岁的孩子,倒是有志气,可见蒙家教得好。”嬴政满意地点头,“蒙华长大了,若当真有些本事,就让他去军中历练。”
“虎父无犬子,蒙华将来差不了。”扶苏笑道。
嬴政笑道:“蒙恬尚未崭露头角,这句虎父无犬子说得为时尚早。”
扶苏偏头笑道:“虎父无犬子,也能说蒙恬将军啊。”
嬴政摇头笑笑,道:“你这张嘴,寡人是说不过你。”
扶苏摇头晃脑地笑道:“这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惠文王时有武信君,以一张利嘴破了诸侯合纵,今有公子扶苏,你这张利嘴打算立下何功?”嬴政笑吟吟问道。
扶苏亦笑回道:“扶苏这张嘴,只能用来哄阿父一笑,请阿父不要嫌弃扶苏才好。”
嬴政便抬手捏捏他的脸蛋,笑道:“算你答对,这次就不罚你了。”
扶苏捏了捏下巴,真心实意道:“我觉得阿父罚我还挺好的。”
“得寸进尺。”嬴政敲敲他的额头,父子二人笑了一阵子,扶苏打了哈欠,嬴政便让他回宫睡午觉去了。
……
扶苏回宫后躺到榻上,打开手机开始打字。
扶苏:有件事要请刘兄帮忙。@刘据
刘据:何事,扶苏兄请讲。
扶苏:淮阴侯具体是哪里的人,刘兄你知道吗?
刘据:……
刘据:你问我这个,真的好吗?
扶苏:为了边境百姓不受匈奴侵扰,刘兄,咱们同是中原王朝,应该同仇敌忾。
李承乾:中立的来说一句,他是汉人,你是秦人,你们俩不在一个锅里吃饭
扶苏:但我们都是华夏民族,我们都是炎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