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775节
柳景辉啧啧两声:“要不说兰岳人财大气粗……”
黄强民跟戴明生具体怎么谈的,柳景辉是不太清楚的,但他相信,就黄强民的牙口,绝对不可能只吃一个维度,次数或者说案件数量肯定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
不过,兰岳市的财政状况跟宁台县乃至于长阳市也都不在一个维度上。
戴明生原本就是常年求援的工作模式。他的兰岳市刑警支队的规模一直不大,但兰岳市的命案发生率居高不下,这是各方面因素决定的。
如宁台县这种十八线小城镇,一年下来也就十几起非正常死亡,命案可能就是一两起,而兰岳市一个区的命案可能就有两位数,中心城区每年200多起非正常死亡,二三十起往上的命案都不奇怪。虽然大部分仍然是不需要侦破的激情杀人,但各类谋杀或不明原因的弃尸,还是少不了的。
而每一起谋杀和弃尸,都是不好侦破的。
特别是溺水案,野外的腐尸案,都属于是非常有难度的案件,运气好的时候,可能吹毛可破,不走运的话,可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也正是因为戴明生本身的业务能力不强,所以,他对于此类案件的难度认识也是非常清晰的。
什么类型的案子可能会花费巨量的成本,最后还要请外援,可能还得请好外援,这种级别的判断,反而是戴明生很擅长的。
某些时候,一个现案命案可能请个好点的外援就侦破了,当时没舍得,最后拖来拖去,发现侦破不了了,再请一般好的外援可能都请不到了——人家就算有能力侦破,可要是难度太高了,外援也是会打退堂鼓的。
到最后,前期的节省没有体现出来,后期的靡费却是少不了的。
戴明生其实挺喜欢黄强民的,大家都是业务能力一般的刑警队长,只是一个有钱,一个缺经费,可谓是天作之合。
戴明生见江远不反对做现案的腐尸案,立即成热打铁道:“那咱们去现场吧,我已经让人给保护起来了。”
“那就去吧。”江远还是挺喜欢自己的法医身份的,立即开始收拾自己的装备,并安排厨房炖牛腩。
腐尸大概率是要现场验一下的,因为形态通常都属于塌房型的,带回来以后,模样肯定是变了,一些体表检查也不好做了。如此想来,这趟验尸大约会较为辛苦,午餐必须得安排明白一点。
江远带着一队技术员,用时一小时,抵达兰岳市的……影视城。
影视城的董事长岳宏旭,副总董袭峰等人,早早的守在了路边,一脸苦相的望着暂别不久的江远等人。
彩旗招展,少女窈窕,扯着中年男人的心窝子。
“江队,来了。”岳宏旭上前迎接。
江远大约知道他们的想法,但并不关心,只问:“知道死者的身份吗?”
“我们?我们不知道。”岳宏旭摇头。
副总董袭峰赶紧上前,道:“江队,我已经让人自查了一遍,特约演员以上的基本都在。不过,现在有些明星的经纪人看谁都像私生饭,也有不说实话的可能。”
他这一番话,说了就像是没说一样。
江远也不指望从他这里收获什么信息,将申耀伟留下陪聊,就带着人去看尸体。
尸体距离影视城的最边缘只有几百米,但因为影视城本身就很偏僻,边缘地带的建筑用的也少,这几百米的野地,已经将绝大多数人阻隔在外了。
“怎么发现的?”江远深一脚浅一脚的在草地里走着。
“情侣打野战发现的。”卫师衎一脸兴奋,越过大队长简娄园,积极报告:“女的还是个小演员,演了好些配角的那种。男的是个会所男模。”
“现在人都不藏的吗?”柳景辉抹一把汗珠子,感觉年龄有点跟不上了。
“藏了啊。”卫师衎哈哈一笑,道:“男的自称是模特,我问有什么作品说不上来,参加过什么活动,最后都是当群众演员。再一查开房记录啥的,就都清楚了。”
“这边野地很难走啊,一般人应该会找交通好一点的地方打野战吧。”江远想起了宁台县的车震圣地四宁山,风景优美,人烟稀少,既方便停车,又易寻幽探胜。
“我问他们了。”卫师衎认真的道:“他们说自己是公众人物,野战就只能到偏一点的地方。”
柳景辉最看不上这种没逻辑的语言,忍不住批评道:“偏一点的地方,不见得就是交通不好的地方吧。这里的草这么长,那个女演员不怕割伤腿吗?”
“俩人穿的徒步的衣服。”卫师衎回答。
“回头搜一下周围,凶手进出,不见得穿的那么合适。”柳景辉提醒一声。
江远点头。
说话间,几人就来到了山脚下的新鲜腐尸旁。
并不算浓烈的气味,是随着风,一阵一阵的。
比起江远最常见的腐尸,这种属于现案的腐尸就称得上新鲜了。别的不说,单是那一丛丛,一簇簇在尸体上翻涌的嫩白色蛆虫,就令人有久别重逢之感。
江远盯着腐尸看了好一会,再转头看向王传星。
王传星肃立。
江远思索着道:“中午加个鱼头豆腐汤吧,再炒个蛏子,好久没吃了。”
第1109章 蛆使
啪啪啪。
技术员拿起照相机,对准尸体和现场周遭的场景,就是一招谋杀菲林,快门狂响曲。
自宁台县跟家属一起过来的苗瑞祥,一边穿戴三件套,一边哼哼唧唧的念叨着。
他算是江远的师弟,吴军的关门弟子,在宁台期间,也跟着吴军看了不少非正常死亡的尸体,但真正算得上谋杀案的尸体,他是没资格也没机会独立解剖的,只有跟着江远,才有学习的机会。
只见苗瑞祥比比划划了几下,再套好装备,就上前用伺候师父吴军的模式,伺候江远道:“师兄,我现在做什么?”
“你先准备瓶子吧。这边用的是什么?”江远说的是法医昆虫学用的毒瓶。
“乙醇。”苗瑞祥开始掏装备。
尸体上的这些蛆虫,包括它们的卵和成虫等等,抓起来都是要处死的。因为带活的没意义,还因为虫子们在继续生长,容易干扰到死亡时间的判断。
所以,快速处死昆虫就是法医昆虫学的第一步。教科书里的毒瓶往往是上下分层的两级结构,就像是一间给昆虫住的复式的毒气室,下层放熏药,上层塞昆虫,一边抓一边死,稳定性比较高,效果也好,就是麻烦了点,成本也略高。
乙醇算是比较简单的解决方案了,虽然比毒气杀死的湿了一点,但酒精挥发的很快,总体上还是不太影响操作的。
当然,许多区县还会用更便宜的解决方案,比如用沸水烫。
小小蛆虫,本身就格外的白嫩,通常都是出生才几天的小家伙,比什么小牛肉都要小,所以用沸水一烫就熟,也非常方便,外观保持的也比较完整。
苗瑞祥捡大的蛆虫,丢到乙醇瓶子里。
抓蛆虫主要是为了确认尸体的死亡时间。常见的蝇类会在人体死亡一个小时内就赶到产卵,卵期通常是一到两天,孵化出来的就是蛆虫。蛆虫通常有三个龄期,每一龄的样子都不太一样。最后变蛹,再羽化为成虫。
此时尸体上如果还有营养的话,这个步骤可以再来一遍。
用比较好记忆的方式来说,卵期的蝇类就好像炼气期,只要撒在有资源的地方,很快就可以突破成为筑基期的蛆虫。蛆虫就已经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了,在尸体上钻呀钻的,会经历三次重要的变化,正如筑基到金丹,金丹到元婴。
元婴期的蛆虫再变态一次,就是蛹期。蛹期会持续较长时间,往往要一周以上。
不过,蛹期一旦突破,那就是羽化之时,如化神一般,世间再无阻碍,可入仙境。
化神般的成虫自然是不好抓的,蛹期和卵期的就在那里,也用不着抓。
唯独筑基、金丹和元婴三龄的蛆虫,乍看不好分辨,想细看,它们还蛄蛹蛄蛹的四处钻,跑是跑不掉的,但很影响观察。
只好捡大的处死一批,再细细看。
主要就是找它们的大师兄。
后面的小蛆什么时间出生的并不重要,要想确认死亡时间,最主要的其实就是确定第一批虫卵是什么时间播下来的,进一步的说,就是第一批最早出生的蛆虫是哪一只。
相对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比大小。
同一批的蛆虫,功力最强的……不,是体型最大的,就可以被认为是最早出生的蛆虫,然后再往前倒推下卵的时间,也就能确定死亡时间了。
这些都属于是法医的基础知识,掌握它们,大约需要法医昆虫学lv0.1的水平,苗瑞祥也轻轻松松的做得到。
只见他从一簇簇的蛆虫堆里,捡大的丢了些进瓶子,接着就开始往尸体的下三路去。
这并不是说他受到了刘文凯的影响,而是因为苍蝇产卵的时候,都喜欢下在温暖潮湿有缝隙的地方。
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蛋,放在法医昆虫学里,就是苍蝇专找缝缝下蛋。
如此一来,尸体下三路的蛆虫,通常就会更大更壮,就好似一座大陆的中心地带,其他地方的蛆虫更可能是从中心迁徙过去的。
苗瑞祥动作轻巧的从尸体的下三路,掏出一把把的蛆虫,塞进大大的乙醇瓶子中去。
随着他的动作,以及蛆虫的填充性消失,一些烂肉也簌簌的往下掉。
空气中的尸臭味,开始变得更浓郁了。
江远戴起了3m的防毒面具。
生蛆状态的尸体差不多是最臭的状态,仅次于巨人观剖开时。后者戴防毒面具都无法阻挡气味的传播,特别是在室内的时候,戴了还不如不戴。
现在就刚刚好,人在野外,尸体也没到最臭的时间段。不过苗瑞祥没戴防毒面具,因为他要抓蛆虫,而防毒面具的树脂面罩多少有点影响细部的视线,而抓的慢,就要在尸体边上蹲更久,且是贴着尸体的状态,不如不戴。
“差不多了。”苗瑞祥抓的瓶子里的乙醇都溢上来了,才停下来。
江远看了一眼,点点头,道:“你在旁边把大的挑出来,小的就扔了吧。”
“哦。”苗瑞祥听话的跑到稍远一点的地方,搬了个勘察箱过来放平,再将毒瓶中的蛆虫一股脑倒在箱子上,然后用手一个个捋直,再挨个排大小。
许是因为抓的太多,倒的太快了,有的蛆虫还没死透,依旧在勘察箱上蠕动。
蛆虫和蛇类不同,蛇类移动是靠腹肌和核心肌的,蛆虫是靠伸缩的。
也就是说,蛆虫蠕动的时候,它的长度是变化的。
这就彻底影响到了测量的准确性。
苗瑞祥只好将蠕动的蛆虫再装回毒瓶中,先给其他乖巧的排序。
只见勘察箱上,右边是堆成垒的蛆虫,左边是一只只排好队的蛆虫,排的多了,苗瑞祥卡点逐渐准确,开始批量淘汰较小只的。
与此同时,江远在完成了初期的观察后,戴起了三层手套。
这三层手套,最外两层是乳胶手套,与外科医生做手术时戴的手套类似。最内层则是一个用来隔绝酸碱油脂用的pvc手套,跟许多餐厅里,吃小龙虾或者大骨头用的手套差不多。
戴起了全套防护装备,再确定拍照完成后,江远才在摄像机的全程录像下,缓缓翻动尸体。
江远的第一触感,就感觉油腻腻的。这是尸体腐烂后,尸体脂肪液化了的缘故。
此时的尸体滑不留手,江远必须要手里用劲,才能抓住尸体。只是如此一来,已经软烂的肉又被捏烂了,烂肉和蛆,再次簌簌的掉落。
嘎。
几只乌鸦在半空中红着眼盘旋着,心里恨不得将现场的所有人都放翻。
“应该是个案子。”江远抓烂了尸体好几块肉,才指着下方一大群蛆集中的地方,道:“这里拍几张照片,拍清楚一点,应该是个伤口。”
蝇类不仅喜欢给下三路的缝隙下蛋,也喜欢在尸体的伤口上产卵。
此时,江远所指的位置已经看不出伤口的具体形态了,但经他提醒,还是能看出一个约略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