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723节
王传星听的忍不住笑了一下:“这就有点烽火戏诸侯了。”
牧志洋没他的脑子转的快,问:“这跟烽火戏诸侯有什么关系,江队是周王吗?”
“照正常的逻辑关系,江队应该是褒姒吧。”王传星说着缩了一下脖子,赶忙向江远解释:“江队,我胡说八道的,开个玩笑。”
“没什么,放松一下挺好的。恩,这波勘察完,我们就耐心的在警局呆着,等其他方向的结果吧。后面的工作还不少呢,不应该再这样跑下去了。”江远揉揉腰,已经感觉相当困酸了,而他在专案组里已经是年轻人了,其他人的身体应该更难受。
王传星和牧志洋早就不想跑下去了,互看一眼,赶紧赞成起来。
他们不仅身体比江远差一点,工作量还更大,承担的体力活更多,每天跑来跑去的,早就累的不行了。
江远见状点点头:“你们也不反对的话,这两场勘察过后,咱们就休养生息。”
“让其他队先查吗?”牧志洋扭动一下身体,有点不习惯的道:“咱们好像还没有这么被动过。”
“老鼠让猫去抓就是了。我们休息好了以后,抓老鼠的主人。”江远想明白了,也就放开了。
人贩子的链条这么长,没必要纠结抓到链条的顶端。
当然,链条顶端绝对是最值钱的,但在江远看来,现在最主要的事情还是找回被盗抢走的五个孩子。而要做到这一点,抓到顶端的人贩子,可能只是第一步。
“我睡一觉。”江远彻底放松下来。
此前,他是习惯于一个人包打天下的,就算是有其他单位配合,自己也一定是坚持做主力的。
但这一次,人贩子们的反侦察手段虽然土,但是真的有效。
犯罪现场留下的东西本来就少,他们还能始终保持走小路的模式——走过犯罪现场以后,才能清晰的认识到,这群人绝对是吃惯了苦的人,换成养尊处优的白领犯罪人,每天百十公里,连续数周的连轴转,绝对是有钱都不赚的。
不仅传统的刑科手段失效了,技侦出动也没有找到合用的线索。不能说这几个人不用手机,但他们对手机的依赖性绝对很弱,频繁更换手机号和手机,又或者犯罪期间不携带手机,都是有可能的。
这种人,要么是训练有素的超级高手,要么,就是社会边缘化的擅长吃苦型人才。
后者,如果是好人或者中性人的话,可以冠之以社会底层人士,是坏人的话,就只能说是社会边缘人。此类人也是符合人贩子画像的,只不过,现在的社会边缘人,这么能吃苦的还是少见,这么能吃苦,还这么有执行力的就更少见了。
从吃苦的人,到吃人的苦,有时候也就是一步之遥。
第五处犯罪现场,依旧没有勘察出结果来。
第六处……亦然。
跟着江远的其他民警多少有些担心,又被王传星和牧志洋劝了回去。
王传星:“江队已经预料到这个案子会是类似的情况了,只是以防万一,查漏补缺。所以,找不到线索也没关系。”
牧志洋:“你就当江队是褒姒,睡个觉起来就美了。”
大家自然是认可王传星的说法的,直到江远宣布就地休息,睡了一觉起来,开始变得神采奕奕,又不得不让人怀疑,牧志洋才是真正的天子近臣。
……
玉涴市。
两名民警灰扑扑的走进一家全季酒店,问了好一会,又调看了监控,再垂着头走出来。
寻找一个多月前的一辆灰色面包车,对于一家生意繁忙的酒店来说,已经有点不可知了。非得仔细询问之后,才好排除。
这对走访排查的刑警来说,是相当大的压力。
“给老大打电话吧。”年纪大些的刑警伸了个懒腰:“今天不行就到这里了,查不动了。”
“好。”搭档的刑警也累的不行了,拿着电话就拨。
他打完电话,照例取了支烟去抽,抽到一半再想起搭档的民警了,转头却是找不到了。
绕着走了百十米远,还不见人影,他稍微有些急了,走路也换成了小跑,这时候,耳边传来搭档的声音:“这里!”
他看过去,就见搭档蹲在一丛铁栅栏后的草丛里,越过草丛,却是一辆脏兮兮的灰色面包车。
第1021章 翻天覆地
“辜大队,我们找到一辆灰色面包车,刚跑过烂路的样子,本地的车牌,但跟注册信息不是很对得上,车的侧面不合适,应该不是同型号的,疑似套牌车。”两名民警躲在草后面打电话。
灰色面包车,车脏,套牌,这三项都是符合作案车辆的特征的,而在玉涴市范围内,遇到这样一辆三项特征全中的车,概率应该是非常低的,基本可以将之当做作案车辆来考虑。
电话另一头的辜大队长也是瞬间反应过来,问:“位置在哪里?是否有嫌疑人在附近?”
“没看到嫌疑人,小张发了位置给你。距离这边的全季很近,但应该是家民宿,那种开在居民区里的。车也是停在居民区的地面停车场,跟全季中间隔开了。差点就把它给漏掉了。”年纪略大的民警回答。
“回头要把这些无证民宿处理一波。”辜大队长说过,又道:“你们注意安全,保持通话畅通。”
“是。”
“增援最快5分钟到,特警已经出发了,要一刻钟。”电话另一头的辜队长尽快安排着人手。
他为了最大化的搜索,是将人员以两人为单位,分区域配置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将一个区域深入细致的搜查过来,最符合走访排查的需求,坏处就是人员分散,遇到穷凶极恶的罪犯的时候,容易发生危险。
不过,现在的罪犯的凶恶程度较20年前是弱了很多,一般的罪犯,非必要还是不会将目标放在警察身上的。
两名警察好杀,杀完了直接亮四星,基本等于是自杀了。
不过,普遍化的分析只是分析,对于身处现场的两名警察来说,紧张还是难免的。
这一次的嫌疑人究竟有几个,还是不确定的,但正常来说,至少是有两人以上的,而且,很可能是持械的。单就威胁程度来说,应该说是很高了。
两人挂掉电话,就开始检查警械。
老实讲,他们就没带什么警械出来,因为是出来走访的,期望的是能找到灰色面包车的踪迹,而不是找到灰色面包车。甚至因为每天要步行八个小时以上,负责走访的警察都会尽可能的轻装上阵。
两个人加到一起,一共就带了一副手铐,一根甩棍,一只强光手电,分配到了最大重量的是水壶和执法记录仪,这两样都是一人一件。
“保持距离,监视为主。”年纪较大的刑警看看四周,就带着搭档躲到了墙角,再道:“他们要跑就让他们跑,就这个破面包车,能跑出城算它了不起。”
“他们要是步行逃跑呢?”年轻些的刑警还有点学习的意思。
大龄刑警瞥他一眼:“你还挺会出题的。步行逃跑还有点麻烦,实在不行,咱们就得跟着了。敌退我进,敌进我退,明白吧?”
“拉扯么,我上单来着。”年轻刑警略显骄傲。
“你说的我不懂,不过,敌退我进的时候要小心,以防对方带枪。这种当人贩子的,有些害怕被人围了,会带那种自制的枪,也还是很危险的。”
“明白,短手打长手,注意距离把控,别被无伤消耗。”年轻刑警将经验照进工作,突然感觉自信起来。
“枪,就算是自制的,挨一下也可能会死。”大龄刑警也不至于在这种时候打击搭档的信心,说这么一句就停下了。说起来,他也就比搭档老个七八岁,但他读书的时候,社会气氛视游戏为洪水猛兽,工作了以后也没有玩游戏的契机,现在再看身边的年轻人都在玩游戏,竟是有点恍若隔世的感觉。
嗡……
电话震动的瞬间,大龄刑警就将之给接了起来:“喂?”
“我和老猫到了。”电话里传来同事的声音。
大龄刑警吁了一口气:“到了就好,你们俩吗?看到嫌疑车辆了吗?你们要么绕到这个居民楼的后面去看看。别让人给跑了。”
“可以。你们没危险是吗?”
“没有。”大龄刑警回答的很果断,一点都看不出五分钟前的紧张。
毕竟,只要有增援抵达了,就意味着后续的增援会不断的出现。对于这种嫌疑人数未知的情况,两个人多少是有些危险的,但一车车的增援开到了,那还能有多大的危险。
这就好像两个人深夜挖墓,慌的心跳行程都要翻倍,但要是200个人一起挖墓,那就属于是加班行为,给的少了,气的肺张力都要翻倍。
警察也不是天生就有big胆,考警校或者入职警队的也不要求这个,但随着增援的来临,大龄刑警的胆气已是越来越壮。
最初的两名同事抵达的时候,他想的就已经是不要让嫌疑人步行逃离了,再凑了一车的警察后,大家已经开始自觉散开,防止嫌疑人着急了跳墙。
不到一刻钟,等到第一车的特警抵达,大龄刑警已是整理好衣服,决定进入小区,直接去寻找嫌疑人所在的民宿了。
跟物业和房东分别打了电话,并要到了房子密码锁的密码,一群人齐装满员的冲进去,却是空空如也。
此时带队的已是玉涴市刑警支队三大队的大队长辜家雄,他遗憾的看着现场,利落的下令:“搜一下。注意证据,不要破坏痕迹。回头江神肯定过来看的。”
“三室一厅的房间,说明嫌疑人的人数可能不少,还有可能利用此处拘禁被柺儿童……”
“监控视频的搜集范围要扩大,周边的街道,店铺的监控都找一找,能停车的地方的监控都要过来看看。”
将常规的命令放出来,辜家雄拿起手机,准备报告的时候,又提醒一句:“保护好现场,不要乱动东西,等江神那边。”
……
江远一觉睡醒,就接到电话,发现整个案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找不到一点的证据,现在有一车一房。
曾经找不到的嫌疑人的样貌特征,现在有一打硬盘。
曾经找不到的嫌疑人的踪迹,现在有清晰的轨迹图。
江远喊起同来的积案专班的队员们,摆摆手道:“前面说休息几天的,结果线索就来了,大家抓紧时间收拾一下东西,10分钟后出发。”
本来真准备好好休息一下的众人发出不明意义的呐喊,都快速的冲回了房间。就算男人们的行装简单,拉屎总是要花点时间的。
江远一路视频联络,抵达玉涴市后,直奔交警队的拆车厂。
房间里应该也会有证据,但相比车辆,房间更容易打扫,毛发等物也更容易被清扫走。
目前,嫌疑人依旧在逃,最重要的是,数名被拐儿童也不知踪迹,自然是要挑最容易出结论的证据来研究。
“辛苦了。”江远到了拆车厂,就见玉涴市刑警支队三大队的大队长辜家雄已是等在了那里。
作为六市联考中的唯一获胜者,辜家雄的嘴角比ak还难压。
“可惜没能早点找到嫌疑车辆,让嫌疑人给跑了。”辜家雄假惺惺的道。其他人连车的影子都没见到——字面意义上的影子——他却找到了车,这要怎么说。
江远此时是带着情商的,配合道:“能找到嫌疑车辆已经非常难得了,现在也有嫌疑人的影像,案子已经完成大半了,嫌疑人的身份确认了吗?”
“我们目前发现的嫌疑人有三人,其中两人的身份确认了,都是早几年被打击过的涉黑分子。为首的嫌疑人始终带着口罩和帽子,外出还戴墨镜,目前还不能确定身份。”辜家雄飞快的说着答案。
“已经很好了,此案侦破,玉涴市刑警支队当为首功。”江远说这句话的时候,铿锵有力。
辜家雄要的就是这个,乐的眼角飞起,恨不得能有人将这句话录下来。
同来的玉涴市局的民警们也都与有荣焉,面上忍不住露出笑容来。这次走访排查,单单一个三大队的刑警肯定是不够用的,刑警支队的人手从来不足,还得是市局协调派出所和特警等单位,才能凑出多一些的人员。
尽管玉涴市每日参战的民警超过200人,所有人每天依旧要加班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既定的排查任务,平均每人每天光是行走的公里数就超过十公里,全员多日要是加到一起,将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事实上,其他五个城市的民警,走的步数不见得更少,但没有结果,就是没有结果,几个城市的刑警队长,自己都没有说话的底气。
江远再说几句,就开始给自己套袋,接着爬上车去,开始了现场勘察。
这辆套牌的灰色面包车,作为嫌疑人的作案车辆,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走了六个城市,车内的痕迹不可谓不多。
江远先是搜集了大批的毛发证据,看着够做一批实验了,就让人先送出去。接着就开始刻意搜集指纹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