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国民法医

  • 阅读设置
    国民法医 第689节
      几名大队长分别落座。
      图侦大队的大队长迫不及待的道:“我们确实有发现!”
      “哦?说来听听。”余温书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图侦为什么越来越受重视,因为图侦它是真的能破案。
      图侦搞出来的影像往往能够廓清案件的事实,比发毒誓的嫌疑人,密密麻麻的审讯笔录,一个案子,要是能找到监控视频或者其他任何影像证据的话,距离侦破就八九不离十了。
      国外可能还有律师啰里八嗦的谈什么隐私,毒树之果,排除证据什么的。国内是不来这一套的。
      国内的法院是极少排除证据的,而且,因为判决案件的是法官,决定提起诉讼的是检察官,所以,哪怕是需要排除的证据,那也是法官和检察官看过之后,再行排除的。
      如此一来,只要影像中真的有能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法官即使在法庭上排除了证据,但对案件的倾向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江队修改过的死亡时间,我们对途经抛尸地点的车辆进行了测时,目前有四辆车,途经抛尸点的时间明显超过了正常时限,我们已经着手调查了。”图侦大队的大队长面带笑容,又介绍了这个关于时限的想法。
      说起来简单,无非就是在抛尸地点的前后两点,确定了一个正常的时间,然后看途径这两点的车辆,是否有明显超时的情况。
      因为抛尸点本身是没有监控视频的,但抛尸是需要时间的,哪怕是双人合作的情况下,下车徒步到河边,上下河堤,再拎着西瓜大的尸块跑几遍,总也要一刻钟以上的时间耽搁,要是慢一点的,单人花个二十分钟是起码的。
      这就给了图侦大队一个调查的起点。
      不过,真的操作起来也没那么容易,因为要找两个合适的点并不容易,抛尸点附近的监控并不多,能拍的清楚的更少,另外,中间还是有岔路的,所以,实际上就已经不止是两个点的计算了。
      但不管怎么说,图侦大队终究借着这个方案,确定了多辆嫌疑车辆,现在就只要上门调查,问问他们为何超时行驶,再看看车上的污渍等情况,就有可能找到凶手了。
      “做的好!”余温书毫不吝啬夸奖之语,连赞数句,将熬了一夜的图侦大队的大队长心态抚平,才转头看向其他人。
      “我们这边也有发现。”万宝明赶忙道:“我们对死者身上的纤维溯源后,发现的三款编织袋,其中有一款,出售量是集中在咱们长阳市的,另外,这款编织袋正好是一款覆膜产品,而我们发现的编织袋,大部分的覆膜都是完整的,所以,有理由相信,这些编织袋是第一次,最多是第二次使用。”
      “能追踪到使用者?”余温书有点意外,编织袋实在是太大众了,相比之下,凶手如果是提着lv装尸体,就会更好调查一些。
      万宝明道:“直接追踪到使用者不行,但我们现在划定了一个范围。感觉可以走访一下,配合了解一下失踪者的情况。”
      “好。”余温书点头,究竟怎么做,回头是要江远安排的,他是提前了解一下进度。
      紧接着,马继洋的前科组,以及曹楚军的菜刀组,也分别说明了情况。
      余温书听着连连点头,等听完了,才有点诧异的道:“你们这几条线,好像还都挺有希望的?”
      “是,目前走势都还不错。”几人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多条战线齐头并进……行,也挺好,不愧是江远带的专案组。行吧。江远的专案组,只要能推进的下去,我支持。”
      余温书说着众人松了一口气。
      互相听到声音,马继洋才是一笑,道:“以前都是担心没线索,这次是线索都在推进,反而有点不知所措了。”
      普通的专案组破案,不管提出多少构想或线索,到最后,能有一两条推进下去,不走进死胡同,就阿弥陀佛了。
      大部分的专案组都是一条线索做着做着,发现跟不下去了,只能停下来,然后在没有新线索的情况下,再头脑风暴,研究一个新线索,再继续追查,属于是人在等线索,而不是线索在等人。
      到最后,一个专案组能否继续下去的关键,也就是有没有线索了。只要有线索,以目前的制度来说,命案专案组就会持续的运行下去,哪怕是追索起来很困难,也会坚持追索下去。除非涉政。
      不过,线索太多则是另一种负担了。每条线索都调查,那成本是要打着滚儿上升的。
      放在普通一点的命案上,舍弃部分线索,专攻最有希望的线索,也是很常见的。这也是马大队长等人比较担心的。
      要是搞缩减的话,他们这种走访类的肯定是优先缩减掉的。
      余温书没做这样的决断,一个是因为不想干涉江远的判断,另外一个,也是因为本案是分尸案。
      正常的分尸案都是倾向于没线索这一款的,线索太多的少见,属于是难得了。而且,现在距离破案还有一段距离,省钱还不能作为优先选择,至少在这种案子里不行。
      “行了,都去干活吧,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余温书起身将几名大队长送了出去。
      出了门,几名大队长互看一眼,神情都变得认真起来。
      甭管战线拉的有多长,到最终,破案的一瞬间,只可能是一条战线的突破!
      第966章 扫一眼
      早上9点半。
      江远来到了刑警支队的办公室。
      这两天搞昆虫,搞的他也颇为疲惫,正好收拾收拾自己在长阳市的小房子,顺便休息一下。
      反正,法医的工作他已经都做完了,接下来的调查进度,总归要些时间的。
      江远也是刚坐定,就见几名大队长争先恐后的进门来。
      “江队,我们现在追查了6辆车,有四辆没有问题,另外两辆还在继续调查。”图侦大队的大队长又是第一时间抢话。
      江远笑笑,没回他的话,先道:“你们是盯着我呢?想要什么?”
      这一句就塞住了后面几个人的话头。
      图侦大队的大队长反正已经开口了,立即道:“说起来,我们确实有些图像需要增强……”
      “拿来看看吧。”江远也不管其他人,优先解决提出问题的。
      图侦大队的大队长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打开来,将几段影像分别展示给江远看,再道:“这辆车走的路最偏僻,而且,它从云集路过去,正常应该下吕中路的,结果又从麦山路开了出来,等于是开了一个三角形,嫌疑度还是很高的。”
      江远低头看影像,就见发糊的视频里,只能看到是一辆面包车,具体的车标型号都不太能看清楚,典型的老旧摄像头在夜晚的表现。
      长阳市是很早就安装了摄像头的城市,算起来的话,20年前就在城市的主要路口开始安装各种监控设备了。到了现在,随着城市界面的更新,别说是摄像头了,监控系统都更新了几代了。
      但偏僻地段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的。大部分城市的偏僻街道,都是配合某一次的监控系统的革新安装了摄像头,然后十年如一日的用下去,不到坏是不会更换的。
      像是江远现在看到的麦山路的摄像头,可能安装时间至少在七八年前了,当年的技术水平就差一截,视频分辨率等等都有限,晚上拍不清动态实属正常。
      江远大略的看了看,点点头,道:“可以做视频增强,到下午吧,下午差不多能做出来。”
      “那可太好了,有江队支持,我们图侦大队就放心了!”图侦大队长成筐的情商往外倒。
      马继洋不屑的瞥他一眼,等他说完了,再上前道:“江队,我们这边走访前科犯的过程中,整理了一份名单,我现在的想法,是不是可以跟其他战线的名单对一下。”
      “可以。”江远立即同意了。
      另外几名大队长情愿不情愿的开始喊人更新名单。
      这个案子对江远积案专班来说,算是中等程度的案件,但对长阳市局来说,已经是年度重磅案件了,进到专案组里的刑警,也都是憋足了劲,想要将之拿下的。
      江远没来之前,大家的劲头可能还没有这么足,因为案件的难度很高,不是用劲就能解决的。
      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在江远重新调整死亡时间,并且确定两次抛尸之前,这个案件根本是无处着手的。
      当时的情况,就好像粪嵌顿的患者,一指粗的门,用力扩张到两指粗也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将外面嵌顿的硬块给击碎了,取出来了,再行用力才有意义。
      曹楚军等人也接着做了汇报,各自刷脸后,再行起身开始今天的工作。
      几个大队都是纸面工作,合并现场调查的模式。
      这也是现在的大要案最常见的调查模式。靠技术指路,再线下深挖。
      国内的犯罪分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纯,主要是能形成团队的少。在这种情况下,擅长线上的犯罪分子,往往是类似老美的白领犯罪类的,有很多人的技术极好,甚至能大大超过在警方供职的技术员的水平。
      但这些人的线下应对能力就弱多了。反之也是一样,很多线下耍横,很擅长跟派出所玩滚刀肉的线下帮,遇到高级一点的技术民警,三两下就被固定证据了,而一旦有了决定性的证据,铁拳很轻易就能砸烂滚刀肉。
      江远自行起身,在办公室里溜达了几步,再点了根沉香,放在办公桌前,顺手捞出今天戴着的文殊菩萨的挂坠,大家一起闻香,让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王传星这时候将几个战线的名单整理了出来,问道:“江队,名单是打印出来,还是发电子版的?”
      江远道:“电子版的吧。打印也太长了。”
      “好的。”王传星一边发送文件,一边又道:“他们都搞了重点名单,单打重点名单的话也不长。”
      “哦,都搞了重点名单,长阳市局的风格是这样的吗?”
      “应该都有点着急吧。”王传星特别能理解这种立功心切的感觉。做刑警的遇到大要案,整夜整夜的熬,情绪压力也很大,但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每年能遇到的大案要案就是那么几起,也是难得的机会。
      做警察的不像是罪犯,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做案子,也无法选择案子的规模和程度。
      所以,遇到重大案件,对刑警来说,也是职业上的一次契机。尤其是有望侦破的重大案件,大家都是以对待高考的心态来面对的。
      对某些人某些时候而言,一起重大案件的发生,可能就是一次不亚于高考的人生巨变。如果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人生投胎,那一起重大案件,就是一名刑警的第n次投胎,不亚于第一次小蝌蚪马拉松比赛。
      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市局,排着队来接受黄强民的压榨。事实上,大家只是表面痛苦罢了,短暂的肉疼之后,是绵长的幸福和快乐。
      江远点开王传星发送的文件,就看里面密密麻麻的人名,以及性别,年龄,学历,前科等等信息,一并长长的备注。
      不同的大队整理的文件风格略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是包含了大量的信息。
      江远于是点开一份重点名单,就见里面的信息含量更多,许多信息还用不同颜色标注,代表着不同级别的核实。
      江远大略的扫了一遍,再点开另外几份重点名单。
      要说的话,他也赞成这种重点名单的做法。
      几条战线进行的其实都挺顺利的,现在就是一个迫近的过程。运气不好,可能要不断的调查很长时间,运气好的话,可能很快就有结果出来。
      但都没关系,这个案子的时效性没有那么强,凶手搞成这样子,想必还是为了逃避侦查,那就说明潜逃的意愿是比较低的。这种情况下,一个多月前的命案,再调查一个月的时间也是能够接受的。
      而就这些名单的长度来说,一个月的时间,无论如何都要出结果了。
      江远这么想着,再拉出一份名单,准备仔细看看,桌面上的电话响起。
      接起,就听余温书打了声招呼,道:“江远,我看到邮箱里发的名单文件了,我随便扫了一眼哈,不过,有个人名在三个名单上都有哎。”
      最一个最持久的男人
      今天特意到星巴克来码字,果然效率攀升。
      我看有的读者以为我已经进小黑屋了,还没有呢,后天才进。
      今天窝在星巴克,一直熬到要闭店了。确定是该店最持久的男人了!
      店员在催我了。
      不说了,该走了。
      快打张月票吧。
      店员等急了!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