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 第676节
“你们生吃的?”江远问。
谢文亿小心“恩”了一声。
“致幻蘑菇吧?”江远嗅了一下,他不是很懂蘑菇,但这也不过是基础知识罢了。
谢文亿再次憨笑两声:“那我不懂,就是山里的蘑菇,我们从小吃的。”
“中国人吃蘑菇,是不会生吃的。”江远顿了顿,道:“生吃蘑菇,目的就是追求致幻,跟吸毒是一样的。”
谢文亿不由看了眼村主任,脸色微变,再道:“但吃蘑菇,不违法吧。”
这句话,倒是真的把在场刑警给问住了。
致幻蘑菇的效果,就是毒品的效果,但是成瘾性不强。在欧美很多国家,食用致幻蘑菇都是非法的,与吸毒类同,当然,某些国家如荷兰,将之与大麻一样管理。
而在中国,这个号称最强缉毒的国家里,致幻蘑菇却是随便吃随便买卖的,不仅不违法,甚至没有管理。最有名的国产致幻蘑菇,就是见手青。
所谓的食用见手青中毒,说穿了,就是致幻效果达成,吃嗨了,其主要成分就是裸盖菇素和麦角酰二乙胺,前者是美国致幻蘑菇的主要成分,后者是新型毒品邮票(lsd)的主要成分。
美国财长耶伦访华期间,一口气点了4盘见手青来吃,显然不是因为她爱好中餐,爱好中餐的人,也不会把一道菜点四盘。
而比起烹饪后食用,生吃致幻蘑菇,显然是一种更经济更直接的致幻手段。
江远拿起蘑菇看了看,又看了切蘑菇的小刀,缓缓道:“切的很小心,切的量也不大,但据我所知,吃致幻蘑菇,也不可能睡死过去,这人还吃了什么?”
谢文亿默然不语。
江远俯身放下蘑菇,道:“你要是不说的话,就拿一下你楼下霸道的绿本,要是赃车的话,我们就收走了。”
“那不行!”谢文亿一下子跳了起来,接着就被轻易的压制了。
“蘑菇以外,还吃了什么?”江远又问了一遍。
“给吃了点镇定的药,村里大夫之前给我妈开的。我看警察来了,他又笑又哭的……”谢文亿说完又解释道:“第一次喂了两颗没用,又给吃了几个,可能吃多了。”
“派两人送医院洗胃去,人要守住,做理化检查。”江远转头给王传星吩咐一声,再看看谢文亿,问:“你们是什么关系?”
“他?就是个客人,没啥关系。”谢文亿到这里,又变得坦诚与憨厚起来。
江远让人检查了身份证件,又做了面部识别,果然是外省来的游客。
身份确定,在场几名刑警的表情反而郑重起来。
远道而来的客人,住在百十块钱一天的民宿里,吃民宿老板提供的致幻蘑菇,这内容听起来就有点致幻。
第943章 成功的经验
江远将谢文亿等人留给孟成标,做现场突审,自己带着几个人,将二三四楼大致的搜查了一遍。
这么多人爬上爬下多少是有点破坏现场的,但此时最重要的并不是民宿内的现场。
预想中的枪支并未找到,但在二楼的厨房里,江远找到了更多的蘑菇,还有分割蘑菇用的小刀等物。除此以外,一些磨碎的蘑菇粉明显是用来泡茶和咖啡的,或许还可以用来煮汤。另外,一些小块的煎饼,以及混合在果酱和老干妈中的灰色粉末状物质,看起来也像是蘑菇碎。
要不是已经确定了蘑菇是用于致幻的,哪怕是江远第一次搜查,也可能以为这些只是地方特色。就像是产鱼的地方做全鱼宴,产野菜的地方搞野菜席面,啥也不产的地方做全鸭宴一样。甲栗寨这种有特色蘑菇的地方,将蘑菇当特产从头吃到尾,似乎也是一个正常的选择。
只是,致幻这个属性的副作用实在是太大了。
紧接着,江远又在四楼的隔间内,找到了一筐谢文亿自己做的简陋账本。
账本上,明明白白的写着蘑菇的各种售卖记录。
这下子,基本的证据就已经有了。
江远拿着账本下楼,就见村主任也被单独的放置在了一间房子里。
江远瞥他一眼,先去隔壁找谢文亿,展示了一下账本,道:“你的蘑菇卖的很贵啊,还涨价了,以前一两几块钱,现在我看……80克就要20块钱了。一斤100块钱的蘑菇?”
谢文亿被孟成标突审了一轮,已经懂事很多了,此时乖乖的回答道:“见手青一斤也卖100多的。”
“所以,你们的蘑菇的效果比见手青还要好,是吗?”
“我们也没比过,但我们的蘑菇,也挺特色的,值这个价。”
江远撇撇嘴:“人家买见手青,是买来吃的。”
“谁知道呢。”谢文亿抬头:“我们的蘑菇也可以吃的。”
江远意外的看了一眼谢文亿。从前面的对话可以听得出来,谢文亿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这几句话,多少是有点文化的研磨在里面的。
换言之,谢文亿刚才说的几句话,是高于他本人的文化水平的。那以文检(lv3)的思路来说,这几句话,要么是谢文亿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要么是谢文亿本人在这方面的认知水平极高,有过深度的思考,再或者,类似的对话,谢文亿可能已经进行过了,甚至完成过多次类似的对话。
更有可能的是,三者兼而有之。
江远的手指轻轻的敲了敲账本,再翻开到贴了标签的位置,继续问道:“你这里写的:见小人,80g,5,100,解释一下吧。”
谢文亿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说。
孟成标在旁,故意表现的有点不耐烦的样子,道:“道理刚才已经给你讲过了。你好好的配合我们领导的调查,咱们就说蘑菇的事,你一定要扛责任,咱们就当贩毒谈。卫生部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里,裸盖菇素和赛洛新是第一类精神药品。禁毒法明文规定,滥用我国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属于吸毒行为……”
“见小人就是吃了这个蘑菇能看见小人的。80克,5份,100块钱。”谢文亿抵不住了,只能吐口,且道:“见手青不是也是看小人的,一样的。”
江远没纠结,他问的第一个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都已经谈到致幻蘑菇了,再看“见小人”三个字,根本是隐藏不过去的。
“海洋,80g,2,50呢?”江远接着问。
“就是吃了容易看到海洋的那种,人在海里游,还能看到还多海里的礁石,大鱼什么的。80克一份,人要了2份,50块钱。”谢文亿说了一个,感觉就没什么掩饰的必要了。
江远点点头:“这种25块钱80克?贵5块?蘑菇不一样吗?”
“对。有点区别,这种蘑菇的伞盖边,有点黄黄的,杆是奶油那样的白色的。”谢文亿描述蘑菇描述的颇为清晰。
江远:“梵高,40g,4,160。这种更贵?”
“恩,这种是灰色的脚的,伞盖也是有点灰灰的,不太好分辨。这种一份40克,卖了四份,160块。”
“梵高是什么意思。”
“就是有幅画,梵高的《星空》,据说是梵高吸那啥之后画的,然后吃这种蘑菇看星空,就有可能看到像画里那样的《星空》。”
“这是谁告诉你的?”江远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以谢文亿的文化水平来说,就算他知道梵高,知道星空,通常也不会给一种蘑菇起名叫“梵高”的。
谢文亿被问的愣了一下,不自觉的看向村主任陈继峰。
江远和孟成标相视一笑,抬腿出门,落脚在村主任面前。
村主任陈继峰讪笑两声:“我们就想卖点特产,没别的。”
没等江远等人说话,孟成标的脑海中,飞快的闪过一串刚刚看过的资料,接着就开口道:“你儿子是读文科的,毕业以后回村创业了?他这么年轻,跑回甲栗寨来,能创业做什么?”
“跟他没关系的……”陈继峰真的慌了,说话无比艰难。
“我们也不想扩大化的。”孟成标毫无负担的撒谎,骗着陈继峰:“你把我们想知道的,好好的讲给我们听,你儿子这边,我们就不用去问他了,是不是?”
陈继峰没有选择,哪怕不是很相信孟成标,但在这种事情上,也只能连连点头。此时此刻,他就像是一个精明人被老赖,哪怕老赖说的话再不可信,他也没办法做出止损的决定。因为损失太大了。
“所以,你们在给客人系统性的提供蘑菇?还对蘑菇的致幻性做了评价和评估,还给了不同的标价?”孟成标向陈继峰问话,开口就是难题。
村主任懦懦不言。
“老陈……”孟成标直球碾过去:“你浪费我的时间没关系,你浪费江队的时间,没好处的。趁着江队在,你好好表现,回头,我也好帮你说话。”
陈继峰终究是承受不住的,再咽了口唾沫,叹口气道:“丽江有大麻,我们有蘑菇。我们也想富起来啊!”
“丽江?”
“丽江出名,无非就是因为野外长的有大麻。我们的蘑菇不比他们的差,就这个意思。”陈继峰一口气说出来,不自觉的挺起了腰。
他是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丽江在国内是以“艳遇之都”的名声兴起的,官方说法,是当地少数民族有抢婚的习俗云云。实际上,国内有抢婚习俗的何止丽江一地,为何偏偏是丽江。
只因为丽江周围遍布野生大麻。附近的少数民族确实有特殊的习俗,但让他们兴起的特殊习俗不是抢婚,而是世代种植大麻。当地结婚早已摒弃了抢婚的旧俗,但嫁人没有麻衣却是不行的。除此以外,大麻籽也就是火麻仁也是当地常用的食用油。
不过,丽江本地人是没有吸食大麻的传统的,直到嬉皮士们来到了当地,发现25美元一卷的大麻,不要钱似的长在路边……
是真的不要钱。
数以万计的嬉皮士们就此住在了当地,并在每年的大麻丰收季呼朋唤友,继而以豪放的作风,形成了艳遇之都。
大部分人寻找艳遇大都是来寻帅哥美女的,但大部分人都不是帅哥美女,这就让艳遇系统无法运转。唯有嬉皮士,唯有吸足了叶子的嬉皮士们来者不拒,友好的接纳了每一位寻找艳遇的男女,这才坐实了艳遇之都的地位。
“所以,你是想用蘑菇搞旅游?”孟成标惊讶的看着村主任。
村主任不接,反驳道:“我们啥都没搞,就是有客人愿意吃蘑菇,我们就给弄蘑菇,我们也没宣传,也没组织,就是卖点山里的土特产。”
孟成标有的是反驳村主任的话,但他是搞审讯的,不是搞辩论的,想到这个话题背后的危险性,干脆转向,道:“是你让谢文亿跟踪江远的吗?”
“不是。老谢这个白痴!”陈继峰说到这里,气不打一处来的道:“他们几个是村里最早搞这个的,脑子有问题的,自以为是,说是看看你们是来做什么的……”
“谢文亿决定跟踪警察的?他们几个人,谁开的车?同车的还有谁?”
“谢文亿决定的。他们三个人,可能吧,我不是太清楚,可能有后村的谢文华。”
孟成标一个眼神过去,王传星立即开始安排人手去抓人。
孟成标再笑笑,在本子上做了个记录,准备回头再问谢文亿核实。
几句话将跟踪的问题说清楚,孟成标再上下打量一下陈继峰,问道:“失踪的人,都去哪里了?”
“去山里面了。”陈继峰吁了口气,道:“他们在山里面的骑山寨种蘑菇。骑山寨是以前的老寨子,人都搬出来了,里面蘑菇随便种种就能长,就是路不好走。”
“他们种蘑菇,其他物资从哪里来?”
“从我们寨子里买,有人专门做这个生意的,还有专门送货的,也赚不少。”
孟成标皱眉:“说的好听。要是去老寨子里生活了,怎么会一点消息都没有,电话不通就算了,网络都没有吗?”
“新人可能没那么自由。”陈继峰抬了一下头,声音降低了一些,道:“据我所知,刚过去的人,可能要种一段时间的蘑菇。”
第944章 骑山寨
骑山寨。
它骑在大山的山脊处,是连绵数百米的木质建筑……以及砖石混搭建筑的混合。
远远的看过去,就能发现,这里其实是利用陈旧的木质建筑的同时,再以现代建筑材料胡乱搭起来的建筑群,再升起无人机从四周走一圈,很容易发现里面散布的大量临时建筑物,有些甚至是用塑料布,竹子和泥土搭建的低矮的伪帐篷。
只看这个画面,有人居住这一点就坐实了。而且,也不像是正常居住,就像是流浪汉们搭起的聚居区,或者是拾荒者们的窝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