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国民法医

  • 阅读设置
    国民法医 第670节
      当然,以刑警的严谨来说,比不中也不能说死者就不是蔡珽训了,所以,警方还进到蔡珽训的房间里,取了他的牙刷和剃胡刀回来做比较。
      运气很好,几件dna的样本都比中了,也就是确定了死者的身份确为蔡珽训。
      如此一来,此前派出的人手就可以全员撤回了。
      郎亨派出去的上百名刑警是去确定尸源的,现在尸体的照片和身份证号都出来了,再让他们继续顺着前序的线索去追查,纯粹就是浪费警力了。
      申耀伟同样被招了回来。
      那只泡涨的皮鞋继续追查下去,也是有希望的,但也不过是希望罢了。还是现在的结果更让人轻松。
      而所有被调回来的警员,第一时间就被投入到了证物堆里去。
      差不多120名的民警,再配30名左右的年轻人,总计150人,誓要将这个证物堆刨个底朝天。
      这是一方面积15亩的鱼塘,最深的淤泥有2米,平均深度在一米以上,将这些淤泥全部挖出来的土方量,就是15000方。
      而普通的中大型挖掘机如200型,不间断作业。每小时能挖土300方,但用来挖淤泥,连一半的工作效率都没有。所以,要将10000方的淤泥挖出来,需要超过100个小时的机时。分配给4台挖掘机做,平均每台也要干25个小时。
      实际上,每台挖机开销的时间都超过了30个小时,因为虽然很多人确实没有把人当人看,但开挖机的确实是人。
      同样的,为了处理这15000方的淤泥,申耀伟也做了很多的工作。
      首先,他确认了堆积淤泥的场地。这里除了面积要足够大,且不被附近村民投诉以外,还要上下水便利,易于冲洗淤泥。
      其次,场地要方便进车和卸车,也就是交通方便。同时,它又要有一定的封闭性,因为场地里堆积的虽然是没人要的淤泥,可淤泥里存放的全是物证。刑警们不仅要防止有人从这里偷东西出去,还要保证没人往里面丢东西进去。
      毕竟,死者是死在村里的鱼塘里的,村里人就没有一点错吗?
      万一凶手或者凶手的包庇者就住在村里,趁夜偷偷做些什么,甚或是找几个小屁孩,丢些东西进来,整条证据链都要被挑战。
      当然,申耀伟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冲洗淤泥。他跟刑警支队的人一起,开足马力了用水冲洗淤泥,再将洗刷出来的证物,一一堆在一间临时房间内,避免暴晒的同时,也是对证物的一种保管。
      而在这个过程中,申耀伟等人,或者说,整个专案组上下所期待的,是一些能够明确证明死者身份的证物,比如钱包这样的东西。
      如果没有的话……一些少见的,明显不属于村落中的物品,比如本地人不会购买,至少不会随意丢弃的物件,又或者一些不应该出现在鱼塘中的饰物,都可以做为死者的关联物来进行考虑。
      但实际上,案件根本没有进入到这一步。
      只有在江远在法医人类学上毫无进展,郎亨的队伍在走访中毫无所获,大家才有可能将精力投注在这上万件的物件上。
      而一旦进入到这一步,就绝对不可能只是擦擦摸摸那么简单,而要首先将物件拿出来,配上黄色或白色的小标签和比例尺,拍照和摄像后,再将之放入证物袋,剪取或擦取一部分,再送入实验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查。检查出了结果就归类,检查不出结果再行处理。
      而要是再有了一定的结果,那就要像是申耀伟此前做的那样,拿到一只疑似死者的皮鞋,就带上一两名搭档,直奔厂商之类的地方,进一步的做调查走访。
      若是没有江远级的确认的话,这样的物件可能多达数十件,假如案件特别重大的话,因此而调配两三队人都是很正常的。
      所有这些加到一起,意味着郎亨很可能因此而节省一两个月的时间,节省的经费难以估量。
      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手下发回来的一张张照片,郎亨喘气的声音都变得粗重起来。
      死者蔡珽训不仅是一名批发商,还是一名农产品批发商,这意味着,他跟浦水镇的村民,是很容易有交集的。
      唯一需要确定的,就是交集的内容,以及交集的对象是谁。
      郎亨一边查看着各方递来的线索,一边打着电话,保持跟几个大队长的沟通。
      案件进行到这一步,有经验的警员已经懂得怎么做事了,根本用不着他来现场吩咐。
      “把这些资料准备一份,拿着跟我走。”郎亨出门吩咐了一声,再稍微等待片刻,就带着手下,前往角楼,跟江远见面。
      要以郎亨以前的经验的话,他现在肯定是不会去找法医或者技术员了,现在正是铁脚板们的专属时刻。
      但是,案子进行到今天的程度,郎亨总归是吸取了一些经验。
      就比如说,法医就真的能读到死者的身份证号!
      有过这样的经验,再让郎亨回到以前,他也回不去了。
      哪怕手里的资料,看起来跟法医不搭噶,他也想要跟江远沟通一下。
      洒满了阳光的顶楼。
      落地窗的对面,江远正对着窗外的城市风光……悠哉悠哉的玩着手机,跟柳景辉和黄强民一起喝着茶。
      郎亨愣了愣神,再走上前去,笑道:“江远休息呢?柳处,黄政委。”
      “瑞祥还在做颅骨复原,我就没什么事了。”江远说着看向郎亨,问:“案子有反复吗?”
      “没有,还在查,目前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郎亨停顿了一下,再看看旁边伸着短脖子的黄强民和柳景辉,道:“我们联系了死者的前妻和姐姐,说到浦水镇,他们都提到一笔债务纠纷,有个叫徐德的,十年前是个果农,从死者手里赊了一笔款,许诺果园采摘了以后,以收获的水果抵扣欠款。”
      郎亨让人将打印出来的照片放到茶桌上,再道:“那一年的市场波动比较大,到了果园采摘以后,蔡珽训给出的价格较低,不符合徐德的想法。后来,徐德应该是偷偷把水果给卖了,欠下蔡珽训的赊款始终没有归还。”
      江远等人一下子就听明白了,问:“蔡珽训是来讨债的?还是怎么样?”
      “很有可能。蔡珽训这两年过的不太好。徐德后来不种果树,推着三轮车去城里卖水果去了,反而赚的不错。徐德今年回的浦水镇,开了一家水果店……目前,我们认为,徐德是有重大作案嫌疑的!”
      来点刺激的吧
      这两天,动不动又写到凌晨三四点了。
      白天的状态就更不好了,感觉需要一点刺激的东西……
      我说的是月票!
      需要一点即时反馈。
      来张月票吧。
      给枯燥的生活一点点色彩!
      你——
      就是我的光!
      求月票!
      求月票!
      第934章 编故事
      江远跟着抓捕队,一起蹲在浦水镇主街的一家茶馆中,透过敞开的双页木制大门,大大方方的观察着对面的水果店。
      嫌疑人徐德开的水果店是半开放式的,靠门口的位置还是摆摊式的面向街边的客人,走进店里则是小超市模式的,靠墙的一溜也有冷藏柜,放着一些易坏的高价水果。
      负责抓捕的特警低声道:“水果店有二三十平方的面积,另有一扇关闭着的后门,通往后面的楼梯间,能够上到楼上的店铺,也可以通往后街。我建议行动的时候,可以派个人专门守住这个门,前后一堵,嫌疑人插翅难逃。”
      “可以。”郎亨同样坐镇在茶馆中。他作为刑警支队长,按说是不用专门跑来抓捕现场的,这种案子的抓捕环节乏善可陈,十起案子里面,反抗的都不一定有一起,敢于反抗的也是以跑居多,能跑成功的几乎没有——电影里的成功逃跑,稍微讲点逻辑的话,也应该是提前设置逃跑路线才行。
      不过,江远这次想来现场看看,郎亨更多的是陪着江远。
      也因此,抓捕徐德的队伍,也从刑警支队自己的刑警,升格成了特警。这里面的武力差距,就是体育生对普通男高中生的武力差距。
      “江远,你看怎么样?抓人吗?”郎亨对江远的尊重,此时已经到了高值,他其实完全不需要问江远的。他应该是绝对的现场指挥。
      江远今天来却是为了观察嫌疑人徐德的,并没有带太多的情商出门,只道:“一会抓捕成功的话,最好是能现场突击审讯一下,问问看凶手的杀人方式。有没有凶器。”
      这是江远过来的主要原因。受害者的尸体腐烂严重,许多骸骨都已经脱落在了鱼塘中,只剩下高腐尸骨的状况下,即使是江远也无法确定死者的死因。而这还是江远开了技能+1之后,法医人类学临时变为lv4的情况下。
      如果是古人类的考古现场,死因分析到此阶段也就只能结束了。刑事案件还有一个机会,就是从目击者或者犯人口中获得。
      另外,江远也想观察一下徐德的日常状态。杀人是一件挺困难的事,作为凶手一方,在肾上腺素爆炸的状态下,总会利用自己的优势能力来杀人,这是下意识的判断。
      就比如擅长用左手的人,到了杀人的时候,其实是很难用右手完成的,即使能够做到,法医也可以通过试割伤等方式,做出一定程度的判断。
      类似的,擅长用刀或者经常用刀的人,往往就会选择用刀杀人,而不会选择扼死,其用刀的动作,也会相对干净利落一些。而女性杀人总是喜欢用毒,也是直接致死能力较弱的体现。
      江远主要是观察徐德使用工具的情况,特别是看捆扎箱体的动作。
      理论上,用刀杀人还是容易在骨头上留下痕迹的。因为人的几个直接致命处都有骨头附着和保护,用刀砍脑袋会留痕,戳心脏也容易被肋骨卡到刃,腹部相对容易一点,但不容易达成即死状态,那就容易发生对抗,出现防卫伤。
      也就是脖子的保护少一点,但用刀砍过去的话,枢椎或颈椎的位置也都容易留下痕迹。
      现在死者的遗骸基本都找回来了,也就是散落的舌骨和几根指骨未曾找到,都未曾找到刀痕,那江远从经验来分析,考虑比较大的可能性,就是机械性窒息,也就是扼死或勒死。
      而徐德的手部腕部都没有伤痕,扼死的概率就相对较低了。
      不过,真正是怎么死的,江远还都是猜测。人的死亡方式实在是千奇百怪,杀人的过程也并不总是如计划那般顺利。所以,江远才亲自来到抓捕现场,想要再看看嫌疑人徐德最后的生活状态。
      这个案子,他是有较大的概率是凶手的。
      不仅是经济纠纷,事发之日,徐德的手机信号也显示他在高速公路进出口附近逗留,再加上镇里的监控视频显示,他也有离镇向西……所有这些线索混合起来,已经足够将他带回去好好调查一番了。
      “你们准备好了的话,就择机抓人吧。”郎亨说的还是比较轻松的,没有搞什么一声令下的样子。
      带队的特警队长也是点点头,稍微站远一点,小声指挥起来。
      江远和支队长郎亨坐正了一些。
      一名女警挽着一名身高一米九的壮汉特警,一起挤进了水果店。
      “随便挑啊,可以试吃。”徐德正在给客人打包,抬了一下头喊了一声。
      女警装作挑选的样子,在水果店的门口徘徊,男警装做无聊的样子走进了店内,站到后门口,低头看旁边的水果。
      男警是特警里的壮汉,纯纯双开门的身板,站在后门前,整扇门都被挡起来了。
      两人位置站定,负责指挥的特警队长就觉得很轻松了,对讲机一拿就喊:“二队上,三队准备。”
      二队同样是一个二人组合,由两名指关节粗大的男性组成,他们也将在接下来负责主要的抓捕工作。
      二队的两名男性直接站到了徐德面前,一人开口问:“老板,苹果一箱多钱?”
      徐德见生意上门,就笑道:“看你们要什么品种的?一箱十斤的给你便宜点,有三块五的,五块的,六块的,还有9块的……”
      特警队长只是看着二队到位,接着就迫不及待的用对讲机道:“三队上,三队上……行动准备,五,四……”
      三队是八名特警组成,四人从街道对面穿街而过,另外四人分别从街道前后走过来,完全堵死了嫌疑人的逃跑路线。
      国内的警力不足是相对于抓小蟊贼和调查而言的,面对凶杀案的时候,集中起来的警力根本就不会给嫌疑人逃跑的空间。
      尤其是近年来控枪做的更加严格以后,挤压式的抓捕,对嫌疑人的逃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基本上,在床上会体力不支的,逃跑的时候也会体力不支。
      “三,二,一……行动!”
      特警队长喊出“行动”两字,二队的两名壮汉一前一后,一人抓胳膊,一人使绊子,一声不吭的就将徐德给掀翻在了地面上。
      三队的特警们见状,只有两人上前帮忙,剩下的就往两边一站,亮明身份给围观群众:“警察!”
      路过的群众自觉很幸运,第一时间掏出手机录像:“什么罪啊。”
      茶馆里的刑警们收拾收拾,出门维持起了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