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国民法医

  • 阅读设置
    国民法医 第667节
      “确认了,事发后就跑掉了。但我们已经锁定了其身份,目前是在杉浦市卖水果。”
      “好。”江远听到这里,已放心下来,长长的吁了口气。
      专案组此前是不知道这名“红烧鱼尾”的嫌疑人的存在的,或者说,专案组在这起案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走弯路。奈何海量的资源怼出来,终究是把案件怼出了另一副模样。
      第928章 互赞
      “这案子破的,真的漂亮。”
      会议室里,局长郭培超等人毫不吝啬的说着漂亮话。以警察的角度来看,这个案子不能说是无法侦破,但绝对不应该以这样的形式一路侦破过去。
      正常的情况,应该是某县或区刑警大队接案,然后被尸源问题卡住,连专案组都不用扩充就结束了。运气好或者技术好突破了,那就组建几十人规模的专案组,辗转数地,做一场为期三个月的出差巡演,花费巨量的资源,然后无功而返,再想要继续突破的话,难度将是极高的。
      不过,这个案子还是有机会被破获的。但很可能不是通过警方对此案的侦破,而是随着这个“密室逃脱店”或者他们这个群的情况为警方所知,萝卜带出泥以后,有一定的可能性,将凶手给逮出来。
      除此以外,就看两名奔波于外的凶手的后续命运了。
      这两人的行为也是比较典型的,杀了人先跑路,在外面混个两三年,再看看风声,决定是继续在外地躲着,还是回家过年,又或者继续在外地呆着,但开始启用自己的身份证。
      像是陈暖溺亡案这样的案子,因为立案地都不在本地,两人是否回家都无所谓,真正决定他们命运的,是两人后续是否还会犯事,犯事了以后,是否会将对方说出来,又或者是否会犯下要命的大案,不得不将对方说出来,以求得减刑。
      最后,是两人中的一个是否会发达,若是一人发达了,另一人仍在混,案外案也是不少见的,甚至可以说,是最符合人性的一项选择。
      “我觉得,这个案子可以推荐上去,申评年度精品案件。”局长郭培超毫不吝啬的画饼。
      黄强民心里一动:“你们这边可以申评吗?我们这个案子虽然立案在宁台县,但昌勒市局也出了大力,从昌勒市这边报送的话就再好不过了。”
      “从昌勒评,我们可就要占一个位置了。”郭培超摸着脑门,没想到一句话给自己说赚了,让他都感觉自己有点聪明的样子。
      黄强民哈哈一笑:“多一家参评单位而已,对我们又没什么影响,还要占你们一个名额。”
      “名额无所谓的,名额又报不满……”郭培超说到这里,意识到了自己的逻辑漏洞,皱眉道:“除非……”
      “我们这几年的名额都是报满的。”黄强民如实陈述。
      “说的也是,你们的名额报满了才是正常的。”郭培超自失的一笑。
      “主要是有江远这样的爆破手,实在是没办法。哈哈哈哈。”黄强民发出角马渡河式的笑声。
      “是啊,没见面之前,我都有点不敢想象江远这样的破案方式。”郭培超看着黄强民满脸的笑容,不禁再摸摸自己的脑门,心道:老子是真的会夸人。
      ……
      隔壁。
      江远在电脑上一通狂点,通过了十几页的流程申请,确定要抓捕的人员轻松破百。
      陈暖溺亡案是重中之重,但这个案子办起来反而没有难度了。案情都很清楚了。两名嫌疑人虽然耗费了江远积案专班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开销的资源比得上一起贩毒案,但确认了身份之后,不论是审讯还是后续的调查取证,都不会太难。
      反而是本案的后续,看起来简单,但办起来很麻烦,主要就是涉案的店铺、店员和顾客的处理。
      首先,由密室逃脱的店员建立的分享群的群友,肯定是全部要抓回来的,而他们互相分享的视频,其实主要是客人的走光照或视频,只有少数涉及到了猥亵,这些都需要细细查证后,一一审讯,再送检起诉。
      其次,店员们各自建立的客户群,虽然有正经点陪玩的,但不正经的更多,所以,每名店员的客户群里的人,也都要拉出来筛一遍。有的店员还特意建有vip群,老客户群,资深客户群,那更是调查的重点。
      最后,涉案本子的制作公司,撰写本子的人,参与装修的人,是否知情,是否故意,是否有意诱导乃至于组织,既考验后续的调查人员,也考验检察院。
      再要想做的细一点,人手比较充足的话,还可以让这些涉案人员互相举报,互相立功,继而看看是否能牵到更多的店铺和人员。
      除此以外,所有这些案件最终都是需要证据和证人的,电子视频作为证据也需要固定证据,证人更是需要找过来做笔录,嫌疑人如果不愿意认罪认罚,上庭所需要做的准备就更多了。
      不过,这些都不太需要江远操心了,甚至都不太需要江远积案专班的成员们操心了。这其实也是积案专班的借调生们都不太舍得走的原因之一,以破案为主,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去办案,对基层民警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幸福了,成就感也高很多。
      “黄政委笑的,肯定把您给卖了。”申耀伟揉着大腿,一边享受着爬楼后的肌肉酸痛,一边大胆评价领导:“以我浅薄的经验来看,应该是卖了个高价的。”
      跟前几位就没有申耀伟这么大胆了,只有牧志洋嘿嘿的笑两声,道:“黄政委什么时候不是卖高价的……”
      申耀伟哈哈一笑:“主要也是江队比较好卖,物以稀为贵,就跟钓鱼的时候用活饵一样,别的鱼肯定是嗅到味就过来,咱黄哇呜的一张嘴……”
      申耀伟说着说着,就见牧志洋等人的表情突然变的正经起来。
      申耀伟也是枪林弹雨中过来的老战士了,机灵的像是羚羊似的,语气一个小跳:“也就是有咱们黄政委保驾护航,才有咱们现在安心办案的条件……”
      “小申。”黄强民轻声唤了一句。
      申耀伟虽然猜到了,可还是被吓了一跳,脸白了白,再赶紧转身笑道:“黄政委,您来了,辛苦了……”
      “没什么辛苦的,接下来要辛苦你了。”黄强民顿了顿,道:“刚说到的一个案子,也是溺亡,但尸体是泡在鱼塘里的,这边昌勒局的专案组已经把鱼塘的水都给排了,你跟他们的人一起去挖挖淤泥吧,看能不能找到点证据。鱼塘挺大的,做好保暖。”
      申耀伟:“是——”
      黄强民看向江远:“你看看有什么要补充的。”
      “耀伟找东西是有一手的。”江远和黄强民对视一眼,赞同了对方的意见。
      第929章 清淤
      浦水镇。
      事发鱼塘就在高速公路出口不远处,面积有一公顷的样子,也就是15亩地,差不多10000平方米,刚好相当于一个有400米标准跑道的操场面积。而新闻报道中经常喜欢用的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140平方米,差不多10.7亩地的样子。
      鱼塘的水已经放干了,阳光照在淤泥的表面,晒出了薄薄的脆壳,但只要轻轻一碰,外面的脆壳就会坏掉,并流出粘稠的泥汁。
      申耀伟穿了全套的加厚皮衣,跳入淤泥中,还没来得及说话,就感觉到整个人开始缓缓地下沉,一直沉一直沉,几乎踩不到底的感觉。
      “淤泥有多深。”申耀伟没有慌,虽然他此时的感受跟落入流沙中的人,或者陷入沼泽中的人的感受是差不多的。
      岸上的是昌勒市局的民警,如实道:“浅的地方有一米,深的地方有两米多吧。”
      “2米?岂不是会没顶了?”申耀伟开始有点慌了。
      岸上的民警笑笑,道:“没事,我拽着绳子呢。”
      “怎么会这深?”申耀伟还在叽里咕噜的往下沉,不禁道:“我查过书的,一般的鱼塘不是只要几十公分深?”
      “一般的鱼塘,哪里用穿皮衣呢。”岸上的民警也笑,并指出了申耀伟的逻辑错误。
      申耀伟低头看皮衣,再看越来越近的淤泥,心下略略有点慌:“可以了吧……”
      “应该也快到底了,这边毕竟是岸边嘛。正常的鱼塘其实只有二三十公分的淤泥,所以这个鱼塘是有问题的,一个是好久没清淤了,再也是太久没养鱼了,淤泥越搞越厚,所以知道沉塘到这里的,我们初步怀疑是熟悉这边环境的……”岸上的民警已经开始思考案件了。
      咕嘟咕嘟。
      申耀伟感觉身边都开始冒小气泡了。
      “哥几个,拉一下,这边还真的有点深。”岸上的民警笑呵呵的说着,再对申耀伟道:“你把胳膊打开,拨拉拨拉。”
      申耀伟赶紧照做。
      岸上的民警喊着一二三的号子,和三个人一起将申耀伟往出拉。
      噗……
      一根绳子飞快的从池塘中飞了出来,申耀伟只觉得身子一轻又一沉,整个人突然就歪斜了。
      “怎么办?”申耀伟现在是真的有点慌了,脑海中开始闪回此生各个时间的片段,其中在苏岛时的瞄准射击,首发命中犯人的场景,格外的清晰。
      那是申耀伟的高光时刻。
      “申处,抓住了了。”岸上的民警情急之下喊了一声,将滑溜溜的淤泥绳子扔到了申耀伟的面前。
      申耀伟抓着淤泥绳子,民警们再喊着号子,将他拉了上来。
      “哕……”申耀伟爬上岸,鱼塘里的淤泥的味道也被带了出来,新鲜的跟新晒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更加刺鼻。
      “给申……科冲一下。”带队的民警说过,就有人拿跟橡皮管子,用手一挤,带着点小冲劲的水流,就哗啦啦的撞到了申耀伟的皮衣上,跟村里洗猪差不多的样子。
      申耀伟喘了几口粗气,吸了足够多的臭味后,一咕噜翻了起来,一边让人冲背,一边看着面前跟操场一样大的鱼塘,道:“这在里面怎么翻东西出来?”
      “是说啊,但我给领导说,领导也不太理解。”带队民警似乎委屈起来了,只是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如果是我们正常搜寻证据的话,一般也就是挖一下尸体旁的淤泥,再以表面上的搜寻为主,都不一定会放水的。”申耀伟同样有一点不太理解。
      这么大面积的鱼塘,别说把淤泥翻一遍了,就是在里面游一遍,都像是要把一生的力气用尽了,寻找证据哪里有那么容易的。
      事实上,就算在浑水中寻找物件,都是非常困难的,何况是在淤泥中,这个方案本身就有点难以实现。
      带队的刑警只能叹口气,想了想,再道:“怎么说呢,我们连续三年都是命案现案全侦破的……”
      “理解。”申耀伟点点头:“就是要好名声,还舍不得花钱。”
      跟前几人都呵呵的笑了出来。
      “省来省去的,最后还不是找了江队。”申耀伟撇撇嘴,就黄强民小气吧啦的性子,肯定不会让昌勒市两头沾。
      申耀伟站起身,皮衣里哗啦啦的往外流水,问:“你们想怎么搞?”
      “这个案子的尸体,情况比较特别。第一个,尸体是被凶手用绳索捆扎,绑了石头以后沉塘的,尸体身上的衣物齐全,怀疑在水中已经浸泡三个月以上了。在此期间,我们昌勒市下了好几场大雨,鱼塘内也进了很多水,所以,我们猜测,尸体身上的一些物件,假如掉落了的话,也可能被冲离身边了。”
      这边的带队民警一边说一边比划着,再道:“淤泥的情况其实也是差不多,这边的鱼塘年久失修,下雨又冲进来很多的泥土。如果是好的鱼塘,都有措施阻拦的,这边的鱼塘没人管,冲进来的泥沙,很可能就把证据又给埋起来了。”
      申耀伟点头:“有点道理,那你们想怎么搞?”
      “如果通过尸体查不到尸源的话,那就只能通过尸体身边的物品了。”带队民警强调了一下,再道:“我们建议用挖掘机把鱼塘里的淤泥都挖出来,至少挖上几十公分厚,但这个开销就比较大了。郎支一直让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么厚的淤泥,我们怎么动得了。”
      “这个好办。把我手机拿给我。”申耀伟伸手。
      旁人将手机递给了申耀伟。
      申耀伟一个电话打给黄强民,将理由阐述了一下,再嗯嗯两句,就挂机道:“说好了,一会就让挖掘机进场,咱们得再找一块地方倾倒淤泥,要用水方便的,好刷洗证据。”
      “郎支同意了?”带队民警讶然。郎亨向来是该省省该花花的理念,怎么可能同意的如此爽快。
      申耀伟撇撇嘴:“现在是我们积案专班负责案件的话,黄政委决定就行了。”
      当然,后续的开销肯定是要昌勒局承担的。
      带队民警明悟:“郎支舍不得花的,你们替他花?”
      ……
      申耀伟一口气要了4台挖掘机,配合一辆卡车和好几辆村里的三蹦子,开始洗刷证据。
      黄强民给积案专班的其他人放了三天的假,等所有人都放假回来的时候,申耀伟的清淤工作,也就完成的差不多了。
      清理出来的杂物,多的能堆一间屋子。
      这时候,大家面临的问题,突然就不是证物不足了,而是满满的物件,不知道哪个是证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