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国民法医

  • 阅读设置
    国民法医 第615节
      可以说,刑侦支队就是山南省刑侦系统的威慑力。没有威慑力的警察队伍就是垃圾,解释的理由再多都是苍白的。
      所以,刑侦支队是必须要保证战斗力的。至少在余温书看来,这是刑侦支队存在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哪怕经费都花光了,哪怕队里的车都卖完了,余温书都有办法东山再起,唯独不能侦破案件,才会真正的滑落到失意之路。
      嗤……
      “江远,你身体怎么样?累不累啊。”快到地方,余温书感觉有点累了,于是打开对讲机慰问一番江远。
      江远睡的懵懵懂懂的,睁眼看看位置,搓搓脸,道:“还行,就是熬夜了有点不舒服,咱们先从哪里查起?”
      “我看你给标了一二三级,那咱们就从三级的,嫌疑最高的查起?”余温书全程都是商量的语气。
      “听您的。”江远突出一个人在纪律部队。
      “那就从编号301开始。”余温书也不用一直客气,咔咔的在对讲机里下了一通命令。
      停车后,十几名刑警立即集合,涌到了余温书和江远身后,并陪伴着二人一起出发。
      纪律部队,自然是要讲究纪律的。
      这十几个人都是要跟着余温书和江远一起做走访的。
      如此多人一起做走访,自然是有点浪费了,正常的走访都是两人一队的模式,追求的是尽可能多的走访——什么,需要走访的户数少?那你减人增效啊,多派人抢时间算什么英雄好汉。
      不过,支队长出战的标准还是不一样的,刑侦支队已经是标准的大单位了,余温书下面一层都有不少机关民警,而他这次出门,身边带的好几个人也都是机关民警,此时该搞宣传的就拍照,该捧哏的就捧哏,该表现“老子当年也在一线干过”的就一马当先。
      江远身边跟着的牧志洋等人,也是该做事的做事,该提盾的提盾。牧志洋更是第一时间就将陶瓷插板插到胸口了。
      这玩意儿,据说伊拉克的普通美军都不爱用,因为行动不便,重量也大,但不爱用的都是没挨过枪子的,挨一次枪子,而且就挨在陶瓷插板上的再问问,都说“爱我”。
      咚咚。
      一名本地派出所的民警上前敲门。
      喊了几嗓子后,门被打开,一个身着t恤的男人走出门来,接着就在门口呆住了。
      十几个警察,全员制服,震撼力绝对是超标的。
      “这是……”男人笑都笑不出来的样子。
      “李朝新是吧?”民警也不是要逮捕他,就先把名字问了出来。
      男人连连点头:“是我,这是怎么了?”
      “你前几天开车从路口多次经过,有印象吗?”民警不可能顺着他的话说,接着就问问题。
      编号301的李朝新,他的嫌疑度之所以被提到了三级,其中就包括车辆多次频繁过车,并有昼伏夜出的嫌疑。此外,他用的旧款汉兰达上,经常都坐有两人甚至三人,人数和车辆型号,都足以搬尸。
      昼伏夜出不用说,是有避开公众视野,降低曝光频率的意思的,但有的人正好就是晚上用车,也只能作为其中一项怀疑。
      频繁过车的嫌疑度则要更高一些,从警方的考虑来说,这种情况多数出现在嫌疑人踩点、盯梢的时候。图侦现有的软件,画出作案目标区域和被害人住址等目标区域,软件就会根据设定的过车频率阈值,时间段等等信息,自动就会分析出活动异常的车辆。
      所以,李朝新做了被走访第一人,不是没原因的。
      李朝新有点慌,但还算正常的道:“你说的是不是7号,8号的晚上?我接兄弟们去了。”
      “说详细点。”
      “就一起喝点酒,院子里烧烤烧烤的,我开车到前面高铁站接一下他们几个……”李朝新的心理素质不错,说着说着,语气就稳定起来:“高铁站也不远的,就是人来的时间不一样,吃完喝完,就客卧里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吃点东西,我就又给送走了……”
      月洋村离长阳市东站是比较近的,开车不到30分钟的路程,这边如此热闹也跟高铁站有些关系,许多小厂子都因此更好招人。一些工人老家在高铁沿线的,早上出门,两三个小时就回家了,也就更愿意来这边打工。
      派出所的民警感觉李朝新的描述比较符合当地的生活,又问了一句,就不动声色的看向旁边。
      在旁等着的刑警接力询问了几分钟,才在一众大佬的目光下,退了下来。
      “最近不要出城啊。”临走前,大队长马继洋给了李朝新一句。怎么说都是聚了好几项嫌疑的,甚至可以说是这次名单中排名最靠前的人了,回头再找他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到时候,他要是不见了,嫌疑度可就更高了。
      一行人于是接着往编号204去,前面的编号302,303,以及编号2的嫌疑人,都已经有其他队的刑警去询问了。
      走访令人疲惫且烦闷,偏偏还都得打点着精神来处理。
      余温书也有阵子没做过一线了,但也没有打退堂鼓的意思,跟开会比起来,这活儿还算是轻松了。走访本来就是一家一家的用腿走过来的,许多可能看资料时,嫌疑没那么重的嫌疑人,在走访中露出马脚,也是常有的事。
      总而言之,走访调查和排查类似,只是排查是有明确的目的和圈定的方向的,走访调查则是还在调查的初期,需要的主动性还非常多。
      江远也是跟着学。法医原本就不用做这种最基础的工作。事实上,在县局一级,法医算是顶舒服的岗位了,除了法医以外的技术民警就不行了,技术该做的得做,人手不够的时候,照样得做最基层的工作,而在县局,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人手不够的状态。
      倒是江远,接触最前线的机会越来越少,心态反而不同。
      这样一家家的走下来,到了中午时间,排查已到了编号135,属于是名单很后面的人家了。
      开门的老头看着就很倔的样子,见是警察,先是皱眉,接着才烦闷的问:“什么事?”
      敲门的派出所民警为了保持在领导面前的形象,给老头笑了一个,才问道:“我们注意到你有有一辆农用车,前几天晚上开了出去,当时是去做什么了?”
      “前几天是哪天啊?”
      “8号吧。”
      “8号是周几啊。”
      “周三。”
      “那就是弄粪肥去了。”老头撇撇嘴:“你们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种地是怎么回事了,那化肥种出来的东西,味道都不一样了……”
      “你经常弄粪肥?”这也是从侧面印证真实性的问题。
      老头“嗯”的一声,道:“偶尔去弄一点,沤肥到我自己吃的菜园子里。”
      “你当时车上还有人吧。另一个人是谁?”民警一边问,一边做记录。
      “我儿子!”
      “有电话吗?给说一下。”
      “我记不住数字,在手机里有。”
      “那麻烦找一下,我们留个电话,后续好核实。”
      “你们还要给我儿子打电话?”老头说着就有点不太高兴,拿出手机来翻,一边翻一边用本地话嘟囔:“该抓的不抓,就一天天折腾我们小老百姓……”
      “谁是该抓的?”马继洋听得懂,就在旁问了一句。
      老头不屑的道:“装什么,那前面卖屄的,怎么就不抓了?”
      “卖……卖淫的?哪里?”马继洋皱眉。
      “装什么啊,你们当警察的不知道?”老头不信。
      “我们是市局的。”马继洋只能如此解释,且道:“具体哪一家,你说给我听,我们现在就过去问。”
      老头呵呵的笑两声,再呶呶嘴:“就那个美丽乡村的标语旁边那家,臭不要脸的……”
      不等马继洋等人反应过来,余温书只闭眼回忆两秒,过目不忘的天赋就站了起来:“是编号301那家!”
      第845章 抓人
      十几名刑警再杀回编号301李朝新家的时候,气氛就已经大不一样了。
      不止是牧志洋,另外几名年轻刑警也都套上了同事们飞奔送来的防刺服。这是跟支队领导上前线,正是奋勇当先,登锋履刃的时候,不用说什么谨慎小心,气氛到了这个时候,就没有后退的余地了。
      如果是想要躺平的……躺平流的非二代也凑不到领导身边,剩下的年轻刑警,此时也用不着什么动员了。
      “围起来,附近几个路口卡上点。”余温书亲自指挥,就能多后面一句。
      多一句就得多一个大队的人手,所以,大领导有时候就是要厉害一些。
      “江远,你跟我一起。”余温书害怕江远跑上去身先士卒了。他要是真的上去了,余温书也不好拉回来了,就现在一挽胳膊,将之留到了后面。
      “余支,穿件衣服。”又有警员气喘吁吁的送来了几件防刺服和防弹衣。
      “不急,前面的人先穿,后面的装备送上来了,我再穿。”余温书说着取了一件递给江远,道:“你穿一件先。”
      普通的卖淫团伙,一般是没有枪械武器的,毕竟是敞开门做生意的,枪械难搞无用,还容易被小姐偷到手里坏事。所以,余温书等后面的人穿不穿防弹衣都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但余温书就是想给江远区别对待,集中体现一个真诚的偏爱。
      长阳市跟京城那样的局子没法比,但我们有真挚的情感,有执着的爱!
      余温书含情脉脉的看着江远。
      “谢谢余支。”江远能说什么呢,只能套上了余温书给的防弹衣。
      很快,又有一辆警车开了过来,从后备箱取出了更多的防刺服和防弹衣,给余温书等人配齐。
      余温书再用对讲机问了几句,确定卡点的警车和警员都到位了,手往下一压,干脆有力的道:“行动吧!”
      随行的宣传干事亮着红灯的摄像机立即转向门口。
      咚咚咚。
      两名警员上前敲门,再后退两步,留出空档。
      余温书等人也不是很确定编号301的李朝新就是本案的凶手,但仅仅通过手机号码和走访获得的信息来看,其人组织卖淫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这就跟面对普通嫌疑人不一样了。
      他身上有案子,警队就是出动直升飞机抓他,那也是警方自己的选择。
      李朝新很快开门,再看外面荷枪实弹的警察,再次陷入懵逼。
      “你们这是要问什么?”李朝新再次尝试着开口。
      门口的警察只要确定他手里没拎把枪,正面的二楼没有伸出来一根长枪管,就用不着理会了。
      门口的两人左右一夹,就将李朝新推到了墙边,让出了正面的门口,并问道:“房子里还有几个人?说实话!”
      李朝新咽了口唾沫,尝试着最后抵抗道:“你们不能进门,你们有搜查证吗?”
      “以前没被打击过是吧?”夹着他的年轻刑警是相对于老干部们说的,放到外面的专案组,都是经验丰富的干警,只用眼神就慑的李朝新不敢对抗,再道:“我们接到群众举报,你涉嫌组织卖淫,你好好配合,对你接下来的量刑有帮助。”
      旁边另一名年轻刑警阴恻恻的道:“组织卖淫判五到十年,特别严重的可以判无期,你的人要是在里面打伤了警察,你这辈子就没了,懂吧?”
      “暴力抗法,就是往有组织有活力的团伙身上靠了。给自己留条后路。”刑警先是威胁,后是劝说,属于是压力给满,又带点人情味的感觉。
      刑警在外面办事的时候,都是这样的风格,尤其是抓捕到犯罪嫌疑人的时候,警察不光要考虑对方是否反抗的问题,还担心对方自残受伤乃至于死亡。
      死亡不用说了,国内只要有死人,是一定要翻来覆去的审查的,就是自残受伤了,那写的报告都让人想重新找个班上。而且,带着犯人跑医院,忙前忙后的也都是警察,总不能放开犯人自己跑,医生护士也不可能帮忙,那份孝顺罪,比给自己老爹老娘的都要多。
      所以,刑警们抓人,行动敏捷是要求,语言上是围三阙一。
      李朝新被两名刑警夹的紧紧的,跑是跑不掉了,巨额的恐惧后,也不得不考虑的多一些,再轻声道:“那我吼一嗓子,我弟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