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国民法医

  • 阅读设置
    国民法医 第586节
      江远:“附近本来也就没有监控,我看你们取到的监控,距离最近的都要两公里了吧,现在再取也不可能了。等于说,就要在现有的证据下,取得进展,这个其实不是我擅长的。”
      江远擅长的是技术手段,而技术手段是需要物理支撑的。
      当然,想要获得更多的物理支撑,并不是做不到的,但都是需要的时间的。
      副大队长谢永乐先不乐意了:“江队,你这是妄自菲薄,你做过的那么多案子,多少都是手段用尽的,大家都搞技术,那技术能一样吗?我有胳膊,伍队长也有胳膊,我俩掰手腕,我的胳膊算胳膊吗?”
      他这样说,黄强民等人一时之间不知道是否应该反驳。
      柳景辉放下了筷子,道:“技术也不是万能的。这个案子,你们等于已经搞了快一年的时间了,专案组的强度也很大,各种走访的资料也都有了,我们要搞普通调查,也只能在你们的基础上搞,效率不高不说,意义也不大。”
      有的警队或警察,搞出来的侦查内卷是很糟糕的,这可能是习惯不好,可能也是水平不够。
      但前进区作为清河市的核心区的区局,水平还是相当可以的,他们长期在战力排行榜上面挂着高位,也是有道理的,侦办水平确实是可以的。
      这种情况下,只有鸡蛋里挑骨头似的找证据,才有可能寻得突破。就是说,大家忙活几个月,做卷宗考古,才仅仅是获得一种可能性。
      案犯又不是考试题目,不是一定有解的。
      有的线索,走着走着就是死胡同了,那能怎么办?
      柳景辉等了等,接着道:“我们之前阅卷的时候,已经聊了聊,我先说说我们了解的情况。三次案件,案犯选择的位置是不同的,说明他确实熟悉清河市的环境。但是,我们不能就确定他是清河市人。”
      柳景辉:“关于案犯的身份,第一种,返乡人员这一点,我看雷大队长你们已经调查的非常透了,都把医保名单都给拉出来查了……除此以外,案犯还可能拥有的身份,我罗列一下,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第二种,可能是清河人的女婿,或者孙子辈,子侄辈的,每年来清河市拜年。第三,生意人,专做过年的生意的,过年才来清河市,又或者,只有过年才放假,有时间作案……”
      柳景辉:“第四种,长期出差的职业,但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打工。比如勘探队的,长期在外出差工作的,比如工程师,比如某些机构的派驻国外和外地的人员。第五种,在役的军人,纪律部队的成员,也不得不列入考虑……”
      柳景辉:“第五种,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第六种,可能有过清河市的居住经历,熟悉本地,但是从外地来,专程作案。第七种,家庭因素,案犯有配偶或者子女等家人,只有在过年时间,家人才会出差,从而给案犯留出作案的时机来。”
      柳景辉:“从这一系列分析来说,因为返乡人员的调查已经非常详细了,我觉得继续从身份方面去调查,还是比较困难的。”
      众人听得不由点头,许多人都是快速拨拉干净炒饭,开始听讲。
      食堂里也就变成了临时的案情分析现场,这其实也是常态,正襟危坐的在办公室里开会的模式,往往过于正式,而不被很多警系领导喜欢,倒是更愿意拍给记者看。
      柳景辉等做笔记的写的差不多了,才接着道:“咱们刚才说的,包括我看雷大队长你们的侦办方向,很多都是考虑到了这个时间的空白点,试图通过时间空白点来侦破案件。想法当然也没有问题,但既然未能破案,我觉得,应该要考虑其他方向了。”
      雷鑫听了这么一串,已是说不出话来,只能乖巧的道:“你说。”
      “犯罪七要素,何事、何时、何地、何物、何情、何故、何人。”柳景辉快速念经后,道:“前两者讨论过了,地点这块,三起案件都有变化。我觉得,应该将重点转向何物。特别是摩托车。”
      “摩托车的话,我们也有重点调查过……”
      “你们调查的是明面上的摩托车,是正在上路的摩托车,缘木求鱼!”柳景辉小小的指责了一句,又迅速拉回来,道:“当然,这个也不是瑕疵,主要是我们从情况分析,认为这一点可以更加深入的调查,提出的可能超过你们能力范围的要求。”
      柳景辉看看徐泰宁,再道:“目前所知,两次案件的摩托车轮胎痕迹是同一的,也就是说,基本可以认定是同一辆摩托车,那我们大胆假定,既然第一次和第二次犯罪后,案犯都没有处理该摩托车,那案犯在上次犯案,也就是年初的第三次犯案后,应该没有将此摩托车给处理了。”
      雷鑫等人缓缓点头。
      柳景辉接着道:“以此为前提,你们已经将上路的,或者出现在明面上的摩托车都调查过了,那我现在就问,案犯将摩托车藏在哪里了?藏在家里,或者藏在了哪里?如何能找到这辆摩托车?找到摩托车,是不是就将案犯给找到了?”
      “我相信找到摩托车,基本就接近破案了,但摩托车如果不出现在路面上,我们怎么找?”雷鑫说到这里,也算是明白了过来,不由看向徐泰宁,眉头深皱。
      俗话说,一人藏东西,十人难找到,摩托车的购买容易,体积也不大,要藏起来,可真的是太容易了。
      找起来却太难了。
      雷鑫暗暗摇头。
      徐泰宁用纸巾优雅的抹了嘴,缓缓道:“加油。”
      “恩?”雷鑫一愣。
      “据我所知,清河市全境购买散装汽油,都需要登记身份证。汽油储放是有一定危险性的,而且,每次买的也不能太多,连续三年,案犯大概率是要购买汽油的。”徐泰宁顿了顿,道:“作案前给摩托车加满油,应该还是很有必要的。”
      “确实……如此。”雷鑫听的点头,虽然说,案犯有可能利用别人的身份证,或者假身份证来购买汽油,但这本身就是违法的。而出于安全,做大案的嫌疑人,其实往往不会在这种小事上犯罪。
      第796章 认定
      “祝各位旗开得胜了!”
      雷鑫站在办公室里,给一行24名刑警讲话。
      他们将分赴12座城市,找40多位嫌疑人问话。
      而在清河市内,刑警队还要分别找三百多名嫌疑人问话。而这些都已经是筛选过的,在过去三年间,在清河市的加油站加过散油的豪爵车主,以及无车型记录的个人。
      车的轮胎印是豪爵的原厂胎,虽然说,案犯也有可能给自己的摩托车换胎,但这层构想暂且可以放到一边,如果这三百多号人里,还筛不出嫌疑人的话,再考虑是否要将该范围扩展至3000人。
      24名刑警鱼贯上了刑警队的大巴,再驶往长阳市。
      大家的登机时间自然是不一样的,但为了节省路费,在机场等几个小时根本不算事。
      在此之前,另一组的刑警,36人已经分多次去了高铁站,分赴各地调查。
      他们的任务是找到车主,拍下车主的步态,取了足迹,同时完成问话。
      雷鑫自己也转身上了一辆小车,下乡排查去了。
      清河市里允许加散油的加油站就那么些,来加油的人却是分布在各地,有市里住着的,更多的却是住在县乡的,还有住在周边的人。
      也就是嫌疑人做案了三次,才让徐泰宁划定了一个嫌疑人的活动半径。否则的话,这个排查的偶然性还会很大。
      当然,如果嫌疑人只作案一次的话,估计也用不到徐泰宁的排查。
      江远反而没有太多的工作了。他的任务是随时给排查的警员以反馈,主要就是脚印对不对,轮胎印对不对,这两个问题。
      现场留下的主要痕迹,也就是这两样了。
      江远有lv3的车辆痕迹鉴定,虽然用的不多,但依旧是专家级的,技术水平足以保证,最多出现疑难问题,而不会出现错判问题。
      徐泰宁喜欢跟江远合作的一点也是这个,江远的技术,大大降低了他的排查难度。
      像是今次的案件,一个重大的难点就是嫌疑人很可能不在家。
      而就“小案打电话,大案上门”的原则,刑警队要查这些人,就只能根据登记的姓名、身份证号和电话号码,找到所在城市,再请当地的警方配合,找到本人,再拍了步态,取了足迹给队里,再由江远判断是否吻合。
      不到lv3的自信,这样的案子,走这样的排查流程,自然是很困难的。当然,警局其实经常也有花费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结果查无此人的案子,而这却是徐泰宁极力避免的。
      清河市内的排查压力,相对就没有那么大了。虽然从柳景辉的分析中,不能排除本地人作案的可能性,但就经验来说,这种概率还是相对比较小的。
      不过,刑警们依旧不能打电话,要挨个上门,需要的话,还得依靠技侦来确定位置。
      除此以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名单里还有2人身处海外,连上门都做不到,只能找到家里面去,看看能否找到摩托车,再核对轮胎印。
      咚咚。
      敲门声又重又快,扰的人心烦意乱。
      “你们找谁的?”
      门内,老太太没有直接开门,而是看着外面先问。
      “是李健生家吗?我们是警察,做个登记,麻烦开一下门。”门外的伍军豪亮出了证件。
      李健生是在国外工作的工程师,犯罪时间也是对得上的,伍军豪过来帮忙,自然先奔着可能性而来。
      “我也不知道你们是真的警察还是假的警察……李健生不在家,就我一个老太太,有什么事等他回来吧。”
      “不在家也没事,你登记一下也是一样的。”门外的警察站着没动。
      老太太道:“我怎么知道你们不是坏人的?”
      “你打110,就说自己门口有警察,问是不是真的。”伍军豪见过的多了,并不是很在意。
      老太太迟疑了一下,也没有真的打电话,就把门给打开了。
      “什么事?”老太太问。
      “做个在外人员的登记。”伍军豪和同事进了房间,随口编了个理由,再拿出笔记本,四周看看,道:“您怎么称呼?”
      “刘兰。”老太太盯着两个警察看,表情多少有点担心。
      伍军豪没在意,看了眼手机,道:“你是李健生的母亲?你平时就住这里吗?”
      “对。我儿子平时在外面做生意,一年回来两三个月。过年前后才回来。”老太太的戒备心稍稍放下去了一些。
      对面的警察点点头,又问了几个问题,再问道:“你家里平时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还是自行车?”
      “我就走路,坐公交。”老太太摇头。
      “你儿子呢。”
      “跟我也差不多。”
      “没有车吗?”
      “没有。”
      这个时候,伍军豪的警惕心已经拉了起来。
      许多犯罪分子或共犯,在谈及犯罪相关的物品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否定或掩饰。就好像问一名用菜刀杀人的犯罪嫌疑人,是否购买了同款菜刀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给出否定答案的。
      虽然说在一些人的想象中,似乎可以先给予肯定的答复,然后再解释两者的不相关性,但实际上,真的敢于这么做的人是少数。因为后面这个步骤,要解释两者的不相关,是很难解释的清楚的。
      相比之下,直接否定就简单多了。事实上,否定事实正是许多人面对恐惧的第一反应。
      伍军豪盯着老太太,严肃的道:“刘女士,我们警方是有记录的,你好好的想一想。”
      刘兰有点被吓住了,就真的好好想了一会,再低声道:“我家真的没有买车,我儿子在国外工作,他要车也没有用哪。对了,我儿子以前从国外买过一辆宝马,运回国以后卖掉了,你们是要找这辆车?”
      伍军豪摆摆手,道:“刘女士,我们的记录显示,你儿子两年以前,有登记加油的记录,当时是为了给一辆摩托车加油……”
      刘兰思索了一会,小心的道:“那会不会是他借的车?他从国外回来,经常借他舅舅的摩托车开。”
      “他舅舅叫什么名字,住哪里?”伍军豪一串的问题就问了出来。
      徐泰宁早就说明过了,查摩托车的来源是查不清的,国内的摩托车市场本来是很混乱,有人甚至能用纯粹的散装件自己装备一辆摩托车出来。
      但是,加油的渠道是有限的,而且,一般的犯罪嫌疑人也不会注意到这个程度。
      刘兰更是没有丝毫的准备,在伍军豪的询问下,乖乖的将信息说了出来。
      伍军豪一边通知指挥部,一边带着人往回走。
      李健生的舅舅在乡下住,还得清河市的刑警队再派人过去,同时联系当地的派出所协助。
      伍军豪等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跟着江远,获得了第一手的消息。
      “轮胎痕迹,认定不同一。”江远仔细的看过前方传来的照片,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伍军豪一愣:“说错了吧,认定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