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国民法医

  • 阅读设置
    国民法医 第297节
      都选择违法了,工作时间肯定得短,时薪肯定得高啊,要是按照调休表来过年,那还不如去打螺丝呢。
      当然,总有人今年做的不够好,或者想要做的更好一点的。加上许多人的情绪不稳定,零零星星的案件总是会出现。此类案件也以激情犯罪和侵财类的案件居多,且往往有点准备不足的样子,破获起来的难度也不高。破获不了的……那就只能年后再说了。
      江远扫扫微信看看书,很快就有些昏昏沉沉起来。
      打了半个小时的盹,江远连忙抹一把脸,坐直了起来。
      他要是想每天打盹,回家就行了,何必出来工作呢?
      江村人促进消费也算是为国做贡献呢,今年剩下的有限的上班时间,肯定不能用来打盹啊,那太浪费了。
      江远捣两下电脑,再看屏幕,就见江村人的群里,几个人正在吐槽:
      【我说我地库里放的酒呢,这人就这么直接给我搬走了?】
      【牛逼的是人家还搬第二次,还嫌上次手搬的累,推了个自行车来搬。】
      【哎,我也得查查监控去,我说我车库里放的东西对不上数了,上次找个工具箱,找的我的累死。不过,咱们这个监控是有漏洞的啊!】
      江远看到“监控有漏洞”这里,顿时有点清醒了。
      江村小区的监控,还是在他的设计和指导下建设的,有漏洞怎么能行。
      江远立即坐了起来,拿出手机来,拨给了老爹。
      几名心思敏感的警员,注意到江远的动作,都竖起了耳朵。
      这时候,就听江远开口道:“老爸……”
      几个人都露出失望的表情来。
      江远起身,出门,边走边问道:“我看群里有人说,监控有漏洞,是怎么回事?”
      江富镇哈哈的笑了出来,道:“老七那家伙……就是车库装修一下,大家都觉得车库不够亮,就请人搞了点亮化工程啥的,装修的人来来去去的,结果老七在车库里堆了二三十箱的酒,也不搬上去,有过来干活的人,就给搬走了几箱。”
      “报警了吗?”江远问。
      “一箱子三千多的酒,也就丢了五六箱,2万块钱,要报警吗?”
      “报呗。两万块钱够刑警队出动了,”江远说着一顿:“要不我过去看看。”
      对县里的刑警队来说,两万元都属于大案了。县里最常见的侵财类案件就是盗窃手机和电瓶车,案值两千元以下的居多,属于可立案不可立案的范畴。可一旦超过了3000元,基本是肯定要立案的,往往也意味着被盗的不再是单间物品了。
      江富镇觉得用用江远也合理。别人家的崽当厨师了,回来就可以给村子做菜,当修理工的,回来就可以给村里修车,江远是当警察的,回来给村里破案,就非常应该了。
      而且,恰逢春节,正是村中英豪们展现风采的时候。
      江富镇想一想,道:“那也行。你七叔这两天,也是被你七婶子骂的够呛,请人喝酒是一回事,他偷懒把酒放车库里丢了,那肯定不合适。我给你七叔说,让他那边报警,你看你什么时间过来,一个人还是几个人?”
      “我带几个人回去吧。”江远依旧是技术员,就算是勘查现场,也还是需要有人在旁帮个手比较好。
      另外,单人行动本来就比较受忌讳,这既是安全上的考虑,也是有助于证据链的完善。保护自己,保护嫌疑人。
      江富镇“恩”的一声,很自然的道:“那回家来吃饭。”
      这个时候,在江富镇的潜意识里,儿子回家帮七叔破案,就跟七叔的儿子回家帮忙炸鸡一样平常。
      江远收了手机,回到办公室,就叫上牧志洋,道:“我七叔家丢了几箱酒,大概有2万元的案值,这会儿应该去报警了,咱俩一起去看看?晚上就在我家里吃饭好了。”
      “好!”牧志洋答应的再痛快不过了。
      王传星见状,毫不犹豫的站了起来,未等开口,就听旁边的唐佳用夹子音道:“江队,也带上我呗。”
      “我也要去。”董冰不甘示弱。
      江远迟疑了一下,道:“就2万的案值……”
      “我就想跟江队你学东西,案子大小无所谓的。”唐佳肆无忌惮的放出夹子音。
      “我也是。”王传星趁乱说上一句。再不说,他怕自己排不上队。
      董冰没给江远犹豫的时间,抢着道:“江队,我们在宁台县都是住宿舍的,晚餐也是吃食堂,你还不如带我们去村里吃饭呢。而且,咱们组里也没案子了,我宁愿去破案,也不想躺宿舍里刷短视频。”
      “我也是。”王传星紧随其后。
      “行吧。”江远看看时间,起身道:“那数一下人头,看开几辆车回去。”
      “我跟你坐一辆吧。”柳景辉也站了出来。
      江远有点不好意思,道:“柳处,这个充其量就是个顺手牵羊的案子……”
      “我也一个人住宿舍的……”柳景辉摊手。
      “是我考虑不周……”江远道歉,又道:“那咱们今天改善伙食,我让老爹弄点蔬菜。”
      江家的锅里永远炖着肉,唯独蔬菜,是需要额外配置的。
      ……
      午后。
      一行五辆车,开到了江村小区。
      江富镇亲自到小区门口来接,直接带着五辆车进了地下车库。
      蓝色漆面的地下车库,顶上装了灯带,看着颇为明亮。车库的中间部分是敞开的车位,有私人的,有临时的。
      车库四周则是带卷闸门的私人车位,基本上每家都有几个,有的人家停着车,有的人家还在里面堆着东西。
      七叔家的车库就属于后者。
      等江远等人停好车,小区门口超市处的江村人,已是全体转移到了车库处,一个个好奇的张望着。
      江远下车,身上还穿着警服,咳咳两声,就带着牧志洋到七叔的车库,准备做勘查。
      其他民警呼啦啦的下车,十七八个人,背着手的,叉着手的,双手插兜的,也不进去,就在中间的空闲车位处溜达着。
      村民们看着穿警服的江远的背影,以及众多的警察,不由议论纷纷:
      “老七家是丢了东西?”
      “丢了什么来这么多人,丢了魂吗?”
      “老七不会死了吧?”
      “难说哦,难不成是被气死的。”
      “指不定是被他老婆打死的。”
      “不至于被分尸吧……”
      第381章 车库勘查
      新装修的车库,明亮且干净。
      这边是面向江村人自己的车库,不仅层高较高,每个车位的面积也很大。
      江村人喜欢的车,或者说踩过的坑,都以实物的形式,展现在此车库中。
      “除了七叔,还有什么人进车库吗?”
      江远戴着头套和脚套,然后一边戴手套口罩的,一边询问。案子虽小,真的要做起来,一个步骤也是少不了的。
      江富镇想了想,道:“也就你三叔和村委会的几个人,还有你大爷他们过来看了一下,你三爷带着孙子遛弯,应该也过来了一趟吧。几个小辈的过来帮忙抬了酒啥的,另外有几个路过的……”
      江远无语,道:“你给牧志洋写个清单……”
      “让监控室的人过来给你写吧。”江富镇不耐烦被儿子支使了,道:“谁进来出去的,他们都看得到。让他们给你说,我着急回去翻锅了,今天卤了个大鹅,我里面还弄了点牛肋排进去,还煮了豆腐和肥肠,我再炒一锅火锅料,多放点牛油,你们年轻人可以烫蔬菜吃……”
      一般的目击证人,也不是想走就能走的。但江富镇这么说了,江远能说什么呢,他就只能恭恭敬敬的说:“爸,你慢点走,不用着急。”
      “知道了。”江富镇摆摆手,顺便给几个新来的老头老太介绍:“戴口罩的是江远,今天过来做老七的案子。”
      “老七也死了?”新来的老头有点摸不清情况。
      “没有,好着呢,老七不是丢了几箱酒,我就喊江远他们过来帮忙找找…”
      “老七是把脑子丢了吧。这有半个排的人了,是几箱酒能打发的吗?”老头说归说,还是饶有兴趣的上前看起了热闹。
      大部分都是在看热闹。
      快过节了,中国的骨子里,突然就会冒出锈迹似的,卡的人浑身难受不愿意运动的样子。
      有听说停车场里来了许多警察的村民,还陆陆续续的下楼来看热闹。
      监控室的项庚飞快的跑了过来,给江远报告情况。
      项庚还是瘦瘦弱弱的样子,手指和牙齿感觉更黄了,一副烟量需求得到彻底满足的样子,有点后现代的福寿膏男人的造型。
      江远听着他又报了一遍进出过车库的人名,彻底放弃,只道:“你回头把清单给牧志洋一份就好,出入的时间也记在后面。”
      “好的。”项庚在监控室里混,从开始到现在,都有接受江远的指导,也习惯了被江远支使。
      “监控带来了吗?”江远问的是复制版的。
      “带来了。”项庚连忙展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将偷盗的过程放出来,并道:“你七叔过来找的时候,我就开始整理了,我是倒着查的,这人大概连续三天吧,偷了三天。”
      “连偷三天?”
      “恩。第一天一箱,第二天两箱,第三天两箱。七叔昨天才发现的,他今早也没来……”项庚摊手。
      被偷的人很佛系,偷东西的人其实也挺佛系的。
      江远看着笔记本里,监控拍摄出来的偷盗过程,在对方有可能留下指纹和dna的地方,用手电筒照了照,然后一边提取指纹和dna,一边问:“装修工人的话,应该有人认识吧。”
      “有认识的,叫他老雷。真名可能是叫王雷吧,不太确定。”项庚无奈道:“这人是工头从装修市场抓的,也没要身份证啥的。”
      宁台县这样的小县城,装修或者建筑模式中,依旧保持着相当比例的打零工人员。
      愿意打工的,或者今天没活做的工人,会在约定俗成的一些固定地方,竖个牌子,或者就翘脚等着。需要工人的工头,或者是装修的散户,直接过去喊人,或者询问价格,互相商量妥了,上工即可。
      这种方式,自然是不需要签合同,也不要身份证的。工头或者户主甚至可能就问一个姓,然后就某师傅某师傅的开干了。
      工人们之间,有可能认识,也可能不认识,是否熟悉,是否知道对方更具体的信息,都是没谱的。
      江远理解的点点头,道:“我先取了指纹再看看。”
      如果这是一起命案的话,江远一定会派人到装修市场,以及附近的小旅馆之类的地方去排查。
      现在人需要用身份证的地方多着呢,甚至办公交卡,都是需要身份证的。
      另外,一些比较正规的公司搞装修之类的,可能也会要看身份证之类的。总而言之,一场大规模的排查,要么能确定老雷的真实身份,要么,他就是逃犯或前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