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国民法医

  • 阅读设置
    国民法医 第91节
      “在这种环境下,血迹是最能证明身份的。反正都是赌,如果让我选,我肯定先赌血迹里有凶手的。再次,赌血迹形态分析,也比赌这个现场好吧。”
      其他几名技术员面面相觑,有些犹豫起来,他们也不想这样擦dna,擦到死,也可能是做无用功,最后还是要被骂。
      “而且现在先做血迹,也是为了先保住这份最重要的证据,任何人做现场勘查,做这样的决定,都是绝对正确的,到哪里复查,都说不出一个错来。或者,你们打电话请示一下?”
      江远虽然年轻,但是也不是愣头青,他是来帮忙的,不是来顶锅的,把球踢回去了。
      几名技术员心里也偏向了江远的话。
      有方向总比他们这里硬干好吧。
      几人互相对视。
      年轻的现勘侯小勇又开口问道:
      “江法医,你会重建犯罪现场吗?”
      “会。”
      江远回答的简短有力。
      “重建犯罪现场,可不简单……”侯小勇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要说这里面距离血液形态分析最近的,自然是做现勘的侯小勇。不过,他也就是知道一些皮毛,距离重建犯罪现场什么的,距离远的很。
      那种电视上一看现场就分析的头头是道的……现实其实非常少,而且有些扯淡。
      重建犯罪现场这项工作,已经不仅仅是能力问题了,它还涉及到脸面和形象,乃至于地位问题。
      现实破案的时候,重建犯罪现场,重建的是凶手杀人或攻击受害人时的场景,虽然很酷,可是现勘是需要一步步完成现场重建,然后要把过程详细写下来,形成数千字的报告文案。
      然后接下来他可能面对凶手的灵魂一击。
      “你说错了,我当时可没这么搞!”
      任何一名现勘,要是收到凶手这样的反馈意见,情绪绝对是崩溃的。
      队里的嘲笑声,想都不用想。
      所以,学艺不精的现勘,就算懂得一点重建犯罪现场,也是不敢重建的。
      建完了,是要祈祷抓到凶手,还是祈祷当场击毙凶手?
      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顺利的通过重建犯罪现场的职业生涩期。
      而这类人,到为人所知的时候,通常就已经是专家了。
      侯小勇怀疑江远并不知道重建犯罪现场,所将面临的种种问题。
      毕竟江远比他还年轻。
      可转念一想,只有重建失败了,重建错误了,才会面临这些问题,而若是重建成功了,所谓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考虑到江法医在指纹学上的造诣,侯小勇还真不敢乱说话。
      在场的技术员都知道,县里也就是趁着江远年轻,才能把人家借过来,还是借着法医的名义借过来的。
      人借过来了,连尸体都没给看,就送到犯罪现场来了,县里真正想借用的,还是江远的指纹技能。
      侯小勇想到此处,道:“江法医,你要是说你采集指纹什么的,需要改变一下现场勘探的顺序,我觉得上面估计更容易同意。”
      他这就等于是明示江远,应该如何打申请了。
      江远只当听不懂,这时候,同样的一句话又能发挥作用了——他又不是隆利县的人,他找领导打申请,岂不是更加的名不正言不顺。
      “你们请示一下领导,或者咱们就这么干。”江远觉得都行。
      正如他所言,领导通常都是要求技术员在现场找线索,找指纹,找dna,有几个领导会细致到安排现勘的顺序。
      他也得懂才行。
      “你要多久?”侯小勇问。
      “到早上,6个小时应该够了。”江远看了一下表(一块朴实无华的鹦鹉螺),等于将时间放到了早上8点多钟。
      侯小勇喵了一眼,莫名感觉亲切,现在还会戴表的年轻人,给人的感觉就比较成熟稳重萌了。
      “我给重案中队的郑队打个电话说一下吧。他要是想给大队长报告,再让他去报告。”
      侯小勇也不想为这种事,凌晨两点多钟,打电话给大队长侯乐家,虽然是亲戚,也没必要因此扰人清梦。
      一会儿,侯小勇就打完了电话返回。
      几人都站在那里等。
      “郑队没意见,搞吧。”侯小勇道。
      “咱们尽量5个小时内结束战斗,留个整理的余量。”最资深的技术员老李折中了一点点。
      “行。”江远一口答应。
      “你要我们怎么做?”
      资深技术员老李其实也是看在江远是指纹大佬的份上,放下脸,等于以江远为尊,开口问道。
      任何一个人,甭管他用什么手段,他能破10起命案积案,那就是刑警队伍里的牛逼人物。
      战功这种东西,终究是打出来的。
      而在警察队伍里,破案就是最大的战功。
      “从门口开始做。”
      江远果断的道。
      他干脆的回到了门口。
      自起点开始,一步步的边走边说道:
      “凶手尾随入内,自带凶器,并且关上了门……”
      “为什么?”侯小勇只听第一步,就问了出来。
      像是积极提问的差生。
      江远戴好了手套,将门轻轻关起来,道:
      “因为门的背后有血迹,如果没关门的话,理应是门的外部沾血。当然,这是后期造成的血迹。”
      侯小勇“啊!”的一声,然后又“哦!”的一声。
      这么一解释,他就明明白白的了,但在刚才,他的脑子完全没往这里想。
      其他人也跟着恍然大悟的点头。
      “后期可以在这里取微量物证,有助于分析凶器的种类。不过,我们还是先顺着凶手的步骤来……”
      江远跟着指指前方,道:“凶手把老人踹倒在了地上,然后挥舞凶器击打……”
      第134章 高端
      深夜。
      猫头鹰都睡觉了。
      听完江远的话,一干技术人员,又重新有了些干劲。
      拾荒老人的小院里,刚进门的位置处,几名技术员聚拢在一起,站在江远身后,一边听他说话,一边观察着地上的血迹。
      大灯的照耀下,血的颜色有点失真,但还是能隐约感受到其中的残酷。
      江远手指的位置,是院内少有的没有被物品覆盖的地面位置,几处血点,颇为显眼。
      “这里好像也没看到有喷溅状的血迹。”侯小勇也是学过血迹分析学的,只是学艺不精,只知道一些众所周知的知识。
      江远只轻点了一下头,道:“书里说,喷溅状的血迹往往预示着是第一现场,是加害的起始位置。但今天的现场,凶手使用的凶器的杀伤力明显不够,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凶手最初的目的,可能不是杀人。”
      江远在自己脑袋上比较了一下,又道:“从周围的抛甩状的血迹,其实能看出来,凶手用的应该是钝器,而且,你们看抛甩状的血迹的速度。看这边墙上的更明显。”
      众人于是一起围着看墙上的血迹。
      红砖混合水泥砌起来的墙面上,椭圆形和长条形的血迹为主,前方有一些细小的血迹。
      “这是相对高速的血迹特征,说明钝器的重量不大,可能比较长。”江远也是边看边做分析。
      几名技术员都跟着点头,表示自己知道这些众所周知的知识。
      “所以,他的第一击可能没有出血。也没有产生喷溅状的血迹。”江远看了眼侯小勇,算是回答了他的问题。
      侯小勇听的不由缓缓点头。
      确实,你要是钝器砸一脑门,它也不是立即就要出血的。
      “但在挨打之后,张洪,也就是死去的拾荒老人是有逃避的动作的,这里的手印上的血,是后来摁上去的,可以看出,他是向前窜的。”江远说接着往前一指,道:“此处出现抛甩状的血迹,说明二次击打是打破头皮了。”
      江远再往前走两步,面前就是一片倒塌的物件。
      “这里是第七次击打时留下的痕迹,拍摄一下,先提血迹证据,剩下的可以放边上后面慢慢提。”江远的手在面前摆动了一下,算是划定了一段区域。
      正跟着江远准备学习重建犯罪现场的侯小勇等人一愣,都有点不知所措。
      “你问。”
      “你问。”
      几个技术员互相递着眼色。
      来来回回递眼色递累了的资深技术员,直接就用眼神发火了,瞪着大家示意:“你到底问是不问?不问我可就不管了,这种时候装什么?到时候被问起来,你们谁回答?”
      侯小勇叹口气,问出声来:“江法医,第七次是什么意思?”
      “就是我按照犯罪现场的打击顺序判断,这里是第七次打击时留下的。”江远回答。
      侯小勇睁大了眼睛,道“咱们刚刚不是说,第一下是没出血,第二次出血了,然后应该是第三次击打吧。”
      “第三次击打的血迹,我估计在地面上,现在要掀起来才能看到。”江远回答。
      这个答案,众人其实也是能理解的。
      老人进门的时候,置物架还好好的,东西也都好好的放在置物架上面,是随着加害人的攻击,以及被害人的避逃过程,才有大量的物件从临时的不稳当的置物架上掉落下来。
      所以,第三次击打的血迹,被上面的物件给埋起来了,是个人都能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