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穿书七零,发现我妈是大绿茶

  • 阅读设置
    穿书七零,发现我妈是大绿茶 第16节
      一道清蒸鱼,一道干炸小黄鱼,一道红烧鱼,一道炒鱼渣,猪肉白菜炖粉条,辣子鸡,炒鸡蛋,辣椒炒肉,凉拌萝卜丝,凉拌黄瓜。
      周問很是好奇,怎么这么多鱼?
      就好像这鱼是不要钱一样的。
      后来经过询问才得知。
      这鱼是大队里友情赞助的,不要钱。
      因为钱家村有三十多个池塘,每次有新的知青来,都会免费送一些鱼道知青点,当作是对他们的馈赠。
      周問感觉真的是来到好地方了。
      他有一种感觉。
      以后再钱家村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甚至可以帮到家里。
      老钱家。
      这几天,老钱家的伙食越来越差。
      特别是今天的饭菜,竟然只有玉米面的窝窝头和咸菜丝。
      这不就有人开始抱怨了。
      第一个开口的就是钱二田:“一个月30块的生活费就吃这个啊!”
      赵母最近被老钱头一家的态度给伤到了。
      所以。
      她现在一点也不想惯着钱家的人。
      钱老二一开口。
      赵母立即开口反击:“一个月30块,可我们家没工分的就好几个,每个月光买粮食就要十块,不然你告诉我该吃什么?你自己也是一点粮食不挣,每天白吃白拿家里的。”
      钱二田上的是临时班,一个月的工钱是15块。
      除了要上交的10块,钱老头是给他留了5块钱吃饭的。
      明明他就可以吃食堂的。
      但他却选择每天从家里带饭。
      这样他就可以多留下一点私房钱。
      你像钱老头另外的几个子女,不管赚多赚少,那可是真的一点私房都没有的,都会上交给老钱头。
      明明就是钱二田赚了大便宜。
      偏偏他还事这么多。
      “我白吃白拿家里的怎么了?”钱二田一副理所应当的态度:“我爹一个月出30的生活费,难道没有我的份吗?”
      这时赵家最小的儿子说:“二哥,我母亲的意思是你看大哥大嫂他们每天都赚十多个工分,每个月分得工分钱也不比你上班赚的少,可人家就比较孝顺,全部上交钱叔。”
      有些事情,别人不方便说。
      那就由他这个年龄最小的说。
      赵东东早就看这个钱家二哥不顺眼了,动不动的就找他娘的茬,好像他娘赚了多少钱一样的?
      钱二田一听这话,气的拍桌子:“赵东东,你这是在干嘛?挑拨离间吗?就算我留了五块钱当作私房,那也是我们老钱家的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
      赵老大趁机开口:“反正你们钱家人也从未把我们母子几个当作一家人。房子和财产我们都没份,如今连每个月的生活费都开始算计了,光粮食就要去掉十块,还要买些肉菜以及平常的人情来往,能剩下多少?”
      反正话赶话的都说到了这个地步。
      钱二田终于说出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不满:“我算过了,30块生活费除非要给大家做衣服鞋子的那个月,母亲每个月还是可以余下五块多钱的。”
      “别说不是每个月都能剩下五块钱。”赵母也开始打名牌了:“就算每个月都能剩下五块钱,难道不是我应该得的吗?我不要房子不要财产,每天伺候你们一家的吃喝,还要给你们做衣服,难道我连五块都不配吗?”
      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
      钱老头又出来和稀泥了:“二田你少说二句,既然你每天都要从家里带饭吃,那你每个月就给家里买两次肉改善生活,算是你带饭的代价。不然就不能再从家里带饭,或者带饭就把五块的私房上交。”
      一家之主都这么说了。
      钱二田虽然心里不舒服。
      但也不敢再反驳。
      毕竟老头那有钱的很。
      往后,他还想从他那里多弄点钱呢!
      再说带肉又没说带多少?
      一斤肉的价格,没票的话在一块到一块二一斤之间。
      有票的话,那就几毛钱一斤。
      他每个月带两次,一次半斤,就算没票也只花一块多钱就够了,还余下将近四块钱。
      这边钱老头教训完了自己儿子。
      那边又对赵赛华说教:“既然每个月的生活费还能剩下五块钱,那就没必要整天的吃窝窝头,可以拿出两三块来改善一下生活。”
      听到这个。
      赵氏笑了:“不如我们直接离婚得了,毕竟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老钱家的房子和财产我都没要,如今连每个月的生活费都算计上了,这还过什么?”
      老钱头一噎。
      说实话他真的很满足这样的生活,一点都不想离婚。
      可赵氏一贯很是容忍。
      在他面前连大话都不曾说过几句。
      这两天一而再再而三的和他呛声,和他的子女不对付。
      第16章 赵氏和钱家的矛盾越来越深!
      钱老头知道如果再不加安抚,可能真的会出事。
      于是他妥协道:“那个,我另外每个月再加五块钱给全家改善生活,家里的条件摆在那,没道理天天吃窝头,五块钱应该够我们全家吃十天的白面了。”
      虽然出了钱。
      表面上是对赵氏妥协了。
      但是另外一方面。
      钱老头对赵氏也是有要求的,算是半悄打:“我出的这些钱,只能用来改善生活。5块钱够一连吃10天的白面了,你一点都不能给我少。”
      10天的白面?
      他是真的敢想。
      一家十几口人,只吃白面的话,一个星期都不够。
      这不就是让她往外掏钱吗?
      以前。
      赵氏会忍,那是因为她的三个孩子都没长大。
      真的闹僵了。
      她也不好再找愿意帮她养三个孩子的男人。
      再说了。
      钱老头有钱老头的算计。
      赵氏也有赵氏的算计。
      钱老头以为赵氏母子一年最多能从他这里赚个几十块。
      其实会装,又会过日子的赵母,每年能够从老钱家净赚一百赌块。
      但这并不值得她感恩。
      因为这一切不是钱家或者钱老头来的。
      而是她算计和隐忍吞声而来的,更多的还是靠她辛苦劳动!
      她自从嫁过来。
      不论是来月事,还是生病,都要去地里干活。
      而且还要照顾老钱家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散。
      赵氏都不知道那段时间是怎么过来的!
      但现在不同了。
      她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真的不想再忍了。
      如果不是赵氏处处算计。
      她真的是被钱家这一大家子吃的渣都不剩。
      赵氏对于钱老头又多出了5块钱的生活费还是不满意:“我平常逆来顺受习惯了,所以你们就一再的欺压我。如今有些事情也该说说清楚了。”
      “自从我嫁到钱家村来,每天都至少拿八个工分,有时候还拿十个工分。所分得粮食足够我和女儿浅浅吃,甚至还有剩余。而我大儿子也是每天都拿十个工分,放假的时候我小儿子也会帮忙,能拿六七个工分……”
      这一点。
      钱家的人不能否认。
      因为赵家母子真的都很勤奋。
      就连最懒的赵浅浅,那也是做饭针线活样样精通。
      钱家几个儿女大概是富裕日子过多了。
      所以都不太能吃苦,也赚不了多少工分。
      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