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可鸳鸯姑姑还没回来。
“她跟我们一起回金陵吗?”
黛玉垂眸:“这个呀,我也不知道。明儿你们见了你们鸳鸯姑姑,自己问她吧。”
看看就要晚膳,两小依依不舍,央告着想跟黛玉一起用膳。
小红微笑着上来:“只怕不行呢。皇上说要过来,你们……”
“我们下回跟姑姑一起吃饭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贾兰可怜巴巴地截断小红的话,“可皇上随时随地能见到姑姑。”
巧姐儿跟着带了哭腔:“是呀!皇上就不能自己吃饭吗?我都能自己吃,不用姑姑们喂饭了!”
黛玉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小红无力地叹了口气。
“罢了,先把他们的饭摆上来,我陪着他们吃了再说。”黛玉心软地应了。
两小心满意足地享受着跟林姑姑一起吃的也许是最后一顿晚餐。
饭毕,外头晴雯面色怪异地进来:“陛下来了。”
两小被抱了下去。
黛玉挨个儿摸了摸他们的小手,笑着送到门口,顺便去迎昭明帝。
谁知却见昭明帝正坐在外间喝茶。
黛玉心里一顿,知道恐怕小儿的话被眼前这位听了去——
忙上前大礼参拜:“陛下见谅!”
“不用。朕刚才正好去看了一眼慈宁宫的修缮。只怕还得有个三五个月。”
昭明帝放下茶杯,却示意黛玉过去坐在旁边,也并不传膳,只管跟她说话,“算算时间,太后竟是中秋节前回来正好。
“就是不知道太上有没有在铁网山连住半年的耐性。
“——你去了帮朕探听一下二老的意思。
“若是他们待不住,想溜达。天热了正好往北去。到时候朕也过去,陪着他们去草原上看看……”
显然,朝中大事底定,昭明帝的心情轻松飞扬,开始了大面积的梦想,或者叫幻想。
黛玉善良地提醒他:“不是要跟西北打仗?”
“……”昭明帝呼了一口气出来,抬抬下巴示意陶行简。
陶行简捧了一个小小的红木匣子过来,放在了黛玉眼前。
黛玉不明所以,看着陶行简脸色尚可,便伸手打开。
两张……银票?
一张两千两的,一张一万两的。
“这是?”黛玉不认为这是给自己的。
自己的铺子庄子都还在挣钱,且这一两年在江永的操持下,挣得尤其不少。
昭明帝抬手指了指两小刚刚过去的方向:“给那位会挣钱的。
“让她在江南放开手脚做买卖,只要是合法合礼,别闹出乱子,朕让人照看她。”
原来如此。
黛玉明白过来了,脱口而出:“国库的钱还是不够么?”
“够半年。”昭明帝倒也不瞒她,敲着桌子皱眉,“可西北势力盘根错节。
“一旦开战,很难说东边和南边会不会也有异动。
“朕一直在想,若是能有法子不打仗,其实是最好的。
“但偏偏他们非要逼我。”
昭明帝双手扶膝,长长吐出一口气,说了最后一句话,“朕不许和亲,只能战!”
黛玉一惊:“西北要和亲?”
“嗯。”昭明帝沉着脸点了点头,“还要求至少娶一位郡主,但许以王后之位。
“朕没答应。
“你自是不行。
“义敏提一阶没什么,但冯家不会同意。
“鸿昌倒是自告奋勇,可是,这么好的孩子,朕留着赐婚下一届状元不好么?凭什么要送去异族受苦?”
黛玉松口气,脸上带了笑,用力颔首:“陛下圣明!”
第517章
翌日清晨,绝早。
黛玉出宫。
随行的除了她自己的几个丫头,还有昭明帝大手一挥、做主从寇昭容处挖来的崔嬷嬷,以及陶行简死乞白赖求着一路护卫的臧傲和五十禁军。
先到城外十里长亭跟贾芸等人汇合。
却是贾府一行人出来的更早些,黛玉忙下车与他们相见。小红等人也忙上前,与麝月琥珀等人执手话别。
把五十护军放在后头,臧傲自己却手扶佩刀、紧绷着脸,跟在黛玉身边,寸步不离。
众人看他表情,都有些惧意。
黛玉浑然不觉,先把贾兰和巧姐儿交还给人家的母亲。
王熙凤还好,抱住巧姐儿狠狠亲了一口便先递给了平儿,自己来跟黛玉叙话。
李纨则搂住贾兰便泪如雨下地再不松手,根本就顾不上旁的。
贾兰多少有些不自在。
但回头看了黛玉一眼,见她只是温和地冲着自己笑着点了点头,也深深地点头回应毕;
便搂了李纨的脖子,小声劝慰起了亲娘。
王熙凤抢着先紧紧地握住了林黛玉的双手,眼皮一眨双眼便红透了,泪珠儿也掉了下来,哽咽着嘱咐:
“若有机会再到江南,你可一定要给我信儿!
“即便是不能对面说话,也让我远远地瞧你一眼!
“我得知道你好好的,我才能放心!”
黛玉也湿了眼眶,含笑点头:“必有再见之时的。”
怎么可能?!
就看着旁边连女眷都不避讳的、虎视眈眈的提刀侍卫,皇帝怎么可能还让一个破败且充盈着无赖的贾家,再跟眼前明媚婉约的姑娘有任何瓜葛?!
王熙凤只当黛玉是安慰她,也含泪点了头,这才退开。
邢夫人等自是也含泪上前,一一跟黛玉致意道别。
黛玉微微屈膝给邢夫人行礼,又抱了抱惜春,给她擦了擦泪,小声安抚。
唯是雪雁,扫一眼人群,见贾芸躲在一旁正跟小红交接什么,紫鹃父母等人站在旁边守护,竟再无旁人,目光一闪,小声问晴雯:
“怎么不见宝二爷?他竟没守在这里等着跟郡主辞行?”
晴雯冷笑一声:“若是以往,只怕赶都赶不走,必要巴巴地来见郡主一面。
“可如今,人家不是遵了他们家老太太遗言,要娶薛大姑娘么?
“这会子怕不得早就飞到码头去安排他未婚妻一家了!”
她声音不大,却也不小,众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邢夫人脸上显出尴尬。
惜春也抿了嘴,一脸不忿。
倒是王熙凤,满不在乎地直言跟黛玉解释:“一开城门,宝兄弟便带着林之孝他们一起,护送着老太太的棺椁先去码头安排上船了。
“我们妇道人家羞口羞脸的不方便,那三家子也须得宝兄弟去接洽才好。
“他倒是也想跟郡主道声谢、辞个行,还是我让他以老太太为重的。
“郡主别怪罪!”
林黛玉微笑摇头表示无妨,又调侃她:“你还会羞口羞脸?你糊弄谁?就说你懒得搭理她们便是了!”
王熙凤笑一笑也不辩驳没,又道:“还有鸳鸯。
“我问了她,她想跟着回南,送了老太太入土再说。
“原本宝玉不答应,说回金陵必会耽误她前程——她那哥哥可还活着呢。
“到时候三不知的又打这个妹子的主意,我们这主家如今又不硬气了,倒麻烦。
“只是鸳鸯一直哭求。我便许了她。
“等回头办完老太太的事儿,林之孝家的他们回京时,我再让鸳鸯跟着回来……”
黛玉不等她说完便摇头:“她既要跟着,便让她跟着。”
回头跟小红伸手要了一个匣子,递给王熙凤,“这里头是她的身契,你给她便是。
“她愿意回京,便来找我。她想留在金陵,也由得她。”
一张身契用得着一个匣子?
王熙凤看着那匣子挑了挑眉,然后接过去。
黛玉轻轻捏了捏她的手:“以后好好活着。”
王熙凤会意,眼眶又是一红,伸手抱住黛玉,在她耳边低声道:
“半年之内,我必把家里都摆平了!日后你若是也想回南,便来找我!好妹妹,你既信得过我,那我便是你的退路!”
黛玉含泪颔首。
待贾家人都说完了,妙玉身边的小丫头便来请黛玉:“我们师父不愿在人前露脸,劳动郡主车内一叙。”
邢夫人面露不虞,显然是对妙玉摆架子不满。
黛玉却不以为忤,跟着那小丫头上了车。
车里,妙玉早就端端正正地跪在里头,只等黛玉上车,便叩头下去,呜咽着说不出话来。
黛玉忙把她拽起来,悄声道:“那么多人听着呢!你这是干什么?”
妙玉起身,擦泪,翻身把自己随身的匣子捧了出来,奉给黛玉:
“我这里有两个摆件,一尊碾玉观音,一尊青玉弥勒,都是唐宋之间的。
“也不是给你。
“你帮我转奉太上和太后罢。
“若非他们一点善念,我这家仇必定是报不成的。
“你比我会说话,你替我谢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