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红楼同人] 红楼之黛玉重生

  • 阅读设置
    第364章
      “毕竟是上元佳节,能不见血是最好的。尤其午间还要赐宴外蕃,不好让人家看了热闹去。
      “我便跟谢长清商量着,让他相机行事,把陛下进京的时间和带的兵马数量都添减一番。
      “刚才听东王他们说,倒还算是误打误撞,大殿上兵不血刃便拿下了愉王、忠顺王两党的中坚人物。”
      还是替谢长清遮掩了一二。
      昭明帝笑了笑,摇头叹道:“姑娘家,真是天真!
      “那是什么误打误撞?
      “忠顺王身边,朕安排了一个许萼过去。他往外传令的渠道被许萼提前告诉了朕。
      “所以除了早些时候他安排进大明宫给皇后的人手,其他人,他都忽然间失去了联系而已。
      “至于愉王,他与朕一向互相提防得紧密。所以他的人在京的并不敢留太多。
      “长安驿又用去了一些。
      “上午他晕倒后被送回府中,立时便醒了过来,想要召集最后的人手,在朕入城的城门口截杀朕!
      “可惜,他在设计布置这等局面的事情上,哪里是东王那条老狐狸的对手?
      “守株待兔。
      “东王在愉王府和京城北城门外,蹲到了愉王叔最后一点杀手。
      “已经全部拿下。并问出了口供。
      “正好给愉王叔吃个定心丸。”
      定心丸?
      嗯,也对。
      铁证如山。
      这下子愉王府不平也得平了。
      一念及此,黛玉忽然想到昭明帝要在三天后杀掉的那第一批“逆贼”,忍不住看了一眼陶行简。
      然后才小声直接问道:“荣国府,都哪位跟着西宁世子他们一起……上路?”
      昭明帝摆了摆手:“君无戏言。”
      嗯!?
      哪句不是戏言?
      黛玉有些迷茫。
      恰好外头莲心茶送来了,陶行简连忙给昭明帝端到手边,然后才轻声给黛玉解释:
      “陛下老早就跟贾家那位二公子说过,看在义敏县主救驾太后的面上,放他和贾府女眷回原籍。
      “如今虽然外头的乱子是贾府旧兵符惹祸。但毕竟贾府十几年前便把旧兵符交给了西宁王。
      “这次外头的事儿,也跟贾家并没有直接关系。
      “贾家的那几个爷们儿,该论什么罪论什么罪。
      “谋逆一案,倒没他们。”
      说到这里,顿了顿,陶行简偷眼看看正在面无表情小口抿那苦得人心里发绿的莲心茶;
      然后才带了一丝惋惜地告诉黛玉,“太子薨逝,太上怒极,本就无处发作。
      “偏贾氏贵妃娘娘没躲机灵,让太上惦记上了。
      “此次的事,贾府虽然蒙在鼓里,可王子腾却是略知一二的。
      “贾贵妃既是贾府的大小姐,也是王家的外甥女。
      “何况早年间,贾贵妃听她舅舅、她娘的话,甚至多过贾府老太君。
      “对着太子的尸身,太上要杀人,谁也拦不住……”
      陶行简叹息。
      黛玉已经听愣了,半晌才艰难地找回自已的声音:“义敏其实一直都不大入得了太上的眼……
      “想必这回也,也没逃过被问罪了?”
      “是。”陶行简看着昭明帝喜怒不辨地还在喝莲心茶,索性把后头的事情替他主子转述给了黛玉:
      “太上一辈子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其实是不大愿意跟大家绕圈子的。
      “所以赐死贾贵妃之后,立即便命将县主也带了来问话。
      “三两句便翻了脸,要把义敏县主赐了毒酒!
      “还是太后拦住了,说自已身边没有得用的孩子。
      “然后抢着做主,令义敏县主不许回京,也不许回原籍。只能留在行宫的小佛堂里,抄经祈福。”
      阿弥陀佛!
      黛玉感动得险些真的合掌念佛念出声来!
      顿一顿,又露出个真切的笑:“这是应当的!明儿我也打算抄百卷经书,为太子再入轮回攒些功德,好换买路钱。”
      她说话的声音终于轻快了三分。
      然而瞬间又低沉下去,轻声问:“那太子妃呢?她与义敏一路过去只怕还同处一车了。
      “此刻不要难受坏了?”
      “是,是疯了。”昭明帝漫不经心地点点头,“太子临去时,特意请了我的话。
      “他说他这妻子沉不住气,若替他守下去,怕是反而会毁了她。
      “所以他让朕考虑一下,是不是能一年半载的,便让她悄悄‘病逝’,放她离开皇家。”
      昭明帝把空了的莲心茶碗放回了陶行简面前,声音冷淡:“可太子妃自已看不上这体面。
      “当天夜里,她便殉了。
      “害得朕,没过两个时辰,便失信于太子,失信于自已的儿子。”
      第504章
      若不是发疯的时候说了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一个能养尊处优、富贵闲适到死的胆小先太子妃,她如何会殉呢?
      黛玉理智地闭上嘴,不打算追问缘故。
      陶行简看了她一眼,也不打算告诉她缘故。
      昭明帝终于吐槽完毕,又看一眼陶行简,示意他把其他黛玉可能关心的事情也说一声。
      陶行简表示收到,便在侄女身边碎碎念起来:“太上病倒了,好在何医正就在身边服侍,加上后来带去的大批药材,看着倒也不妨事。
      “原本陛下想请太上慢慢回来,也好就近照看。
      “但是太后娘娘说,京城怕不肃静。太上回京肯定被那些人天天来烦,还不如就在行宫修养。
      “铁网山也离得近,万一有事情,快马不过一日夜便能打个来回。
      “陛下拗不过,便把二皇子留下给二老跑腿。襄平大营主帅周彦、恪谨亲王和冯紫英都在身边,倒是不必担心。
      “其他人都回来了。”
      这个其他人,似乎也只有敦诚亲王家的庶长子,以及昭明帝带去的若干侍卫禁军罢?
      黛玉听着这一句暗示,微微有些诧异。
      陶行简看着她的表情,偷瞟了一眼昭明帝,奓着胆子小声透露:
      “敦王家的那个,忒小家子气,巴结着二殿下,说了些不该说的,被太上给听见了……”
      这可真是……一言难尽。
      黛玉无声叹息。
      敦王在京里,吃不香睡不好,担惊受怕这些日子,算得上是提着脑袋替太上和皇帝守好了家。
      可这样一场大功劳,让他这儿子小嘴儿一歪,只怕便要抵消得干干净净了。
      就跟自已一样。
      思索之间,黛玉竟有些同病相怜,忍不住开口替敦王说话:
      “前儿还听人说民间的俗语,说:儿女是债、无债不来。
      “我还跟寇昭容说笑,说这话再不错。
      “只不过,有些儿女是那债主子,有些父母是债主子罢了。”
      昭明帝被这一句话触动了心肠,想想自家比谁都能折腾的亲爹,再想想黛玉家里那位坑闺女坑得浑然不觉的外祖母,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倒是陶行简一愣,低声问黛玉:“这几日,跟寇昭容相处得好?”
      黛玉心里一颤,知道自已刚才的话说莽撞了,陶监这是怕昭明帝事后回想犯了疑心病,索性立即替自已点破。
      便含笑摇摇头:“我被皇后娘娘诏进大明宫,寇昭容协理宫务,我便去拜见了一回。
      “她又来看了看这边的情形,当做回礼。
      “我们前头没交情,家里也彼此不认得。坐在一起可聊什么呢?
      “恰巧兰哥儿巧姐儿在旁边玩,寇昭容便跟我念了一会子儿女经,说了几件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幼年趣事。
      “若这也算相处,那我们相处得还不错。”
      说到这里,黛玉索性便起身,盈盈向昭明帝拜倒,顺便岔开话题,
      “臣女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也不等昭明帝接茬,自顾自往下说:“如今自是还需三五日整理各府证物,宫内宫外都不该轻动。
      “臣女想请陛下允准,待三日后尘埃落定,臣女想去一趟荣国府,把一些话,跟外祖母说透了。
      “也好让贾府女眷安心预备回祖籍之事。”
      昭明帝沉默了下去。
      陶行简也不做声。
      黛玉这才觉得不对,忙抬头看向二人:“陛下?”
      昭明帝先抬手示意她平身,然后回手摸了摸自已的喉咙,再看向陶行简,面无表情。
      陶行简的眼皮不由自主地使劲儿往上抬,险些就要把一个大白眼明明白白地翻出来。
      好容易克制住,赶忙举手假装揉了揉眼,这才和声对黛玉道:
      “刚才也跟你说了,太上大怒,谁也拦不住、按不下。
      “这不是……
      “咱们回来的时候,太上特意命自已的一个贴身侍卫,让进城后,去几家子,问话……
      “其中便有荣府。
      “……没让问贾赦,直接让问史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