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红楼同人] 红楼之黛玉重生

  • 阅读设置
    第342章
      不过两三日间,太子一张圆润的脸,已经迅速消瘦,下巴都尖了。
      昭明帝早上看他时,还是一张因失血过多而惨白的脸,此刻的两颧上却是两团不正常的潮红。
      所以,的确是回光返照了。
      昭明帝心里一阵一阵地难受,只觉得像是被一只大手狠狠地攥着自已的心脏。
      心疼地无以复加。
      这孩子命苦。
      他出生时自已还只是个闲散王爷,在长兄和几个哥哥夺嫡的腥风血雨中艰难求存。
      那时候不敢表现得太正直勇敢、胸怀天下,甚至为了不让他娘、自已的元妻成为自已被攻击的软肋,他都不敢表现得专情。
      所以十六岁就开始流连花间、尖酸刻薄。
      孩子出生那晚,他甚至在外头跟人喝酒喝到岳丈亲自找上门来,他才回去。
      至于名字,他让孩子娘取了个乳名“承儿”,然后直到孩子三岁上宗室玉牒时,才请太上赐了学名。
      可先废太子家的孩子,却是洗三时便有了大名。
      孩子娘是个最温柔体贴的女人,所以对他的韬光养晦最为理解,从来不曾怪过他。
      可是这样好的女人,就在自已成为太子的第三年,就因为难产,一尸两命。
      从小都不曾受过自已这个父亲多少关爱的承儿,又没了母亲。
      虽然太上因此怜惜疼爱,但哪里是能跟自已的生身父母之爱相比的?
      至于先前那些为了活命、大业而刻意的冷淡疏远,他实在是跟孩子解释不出口。
      承儿也怕他。
      父子的感情联络也因此一直淡淡的。
      他原想着,太上年事已高,自已春秋正盛,怎么也能等到手把手教导承儿朝政的时候。
      到时候,如何平衡朝局,如何藏锋装傻,如何借力打力,他自会细细地示范给承儿。想来孩子也就能明白自已当年的不得已了。
      可谁知道……
      竟然会有这样一场横祸!
      自已竟再也没有弥补的机会了!
      昭明帝看着昏睡的儿子的侧脸,一时之间痛彻心扉,泪水夺眶而出。
      也许是他粗重的呼吸,也许是他微微的叹息,也许是旁边陶行简陶墨没忍住的抽泣。
      太子从梦中惊醒,转过头来,看向床边,恰好看到昭明帝在低头擦泪。
      “父皇……”太子轻轻地呐了一声。
      昭明帝惊觉,忙抬头看去,不自觉地挤出了个笑:“承儿,你醒了?”
      太子一阵恍惚,自已也轻轻地弯了嘴角:“父皇多年……不曾唤我乳名了……”
      “是父亲不好,这些年忙于俗务,忽略了我的承儿。”昭明帝怎么也忍不住,泪水再次落下。
      又勉强笑道,“待承儿大好了,咱们学你皇爷爷当年,父子两个一同去江南游赏,去看看你娘的家乡,可好?”
      先孝敦皇后乃是福建人。
      太子的眼睛亮了一亮,欣然笑道:“君无戏言!父亲说的话可要算数!”说着,竟主动地拉住了昭明帝的手。
      昭明帝看着父子相握的双手,听着儿子这么大人还说出口的撒娇,知道孩子怕是已经猜到了他伤势的真相……
      反手轻轻把太子的手合在双掌之中,昭明帝从未这样温柔说话:“好。
      “父亲说话算话。
      “等你痊愈,趁着你祖父祖母都硬朗,咱们一家人一起,去一趟福建!”
      太子笑了起来。
      眼睛更亮了,脸色也越发红润。
      “父亲,我跟您说个好消息!”太子兴致勃勃,“太子妃嫁过来之后,不是受过一次寒,何医正一直让养着,避免有孕吗?
      “前儿年底他来给太子妃请平安脉,说太子妃的身子已经调养妥当!说是今年就可以试试了!
      “父亲,我给您生个长孙可好?”
      昭明帝眼泪止不住地流,连连点头,声音哽咽起来:
      “好,好好!朕等着!待你生了嫡长子,朕立即封他做太孙!”
      “贤愚不肖都还不知道……怎能……封太孙……”太子失笑,表情放松,说话也比平常日子自如了不知多少。
      可就是,气促,声轻。
      “爹爹,我胸口疼,硌得慌……我想坐起来……”
      太子躺不住了,目光也开始涣散。
      这是,大限将至。
      昭明帝含着泪,抬头看了陶行简一眼。
      陶行简点了点头,抬眼朝着陶墨使个眼色。
      陶墨会意,转身静静地退了几步,绕过帘幕,撩起袍子,大步地跑了出去。
      陶行简自已则上前一步,帮着昭明帝扶了太子坐起来,又要往太子身后垫大迎枕。
      太子吃力地摇了摇头,却依恋地看向昭明帝:“爹爹,爹爹扶着我,可以么?”
      昭明帝忙坐在他身边,就势把儿子抱在了怀里:“好,爹爹扶着你。你靠着爹爹,什么都别怕!”
      太子小心翼翼地向后放松了身子,完完全全地靠进了父亲怀里,红了眼圈儿,一边笑一边低声道:
      “爹爹,自娘死后,您再没这样抱过我了……”
      昭明帝一边笑一边落泪,笑叱道:“都多大了?眼看着自已也要当爹,还好意思让爹爹抱你!
      “若让人听见咱们的太子爷竟这样依恋爹娘,怕是要笑话咱们家惯孩子呢!”
      太子也轻轻地笑:“是,是,都是儿子娇气……”
      就在父子俩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着“废话”的时候,陶墨则哭着给各处报信。
      太上吃完了饭,打发了恪谨亲王和周彦各自下去歇着,自已则散步去了太后宫中,等她沐浴完毕,又陪着她吃面。
      老两口自是边吃饭,边轻声地交换着京里京外的各种消息。太上报喜不报忧,太后报忧不报喜。各自向对方说着着对方最愿意听到的事情。
      太子妃自是急忙梳洗完毕,听说各处都没有消息,便踏踏实实地吃了饭。正在边吃茶边等着人通知她去见太子。
      倒是贾元春,把自已里里外外痛痛快快洗了个干净之后,命自已的侍女抱琴,给探春传话:“有空来找我一趟。”
      探春的回话倒也简单痛快:“没空。”
      元春想了又想,决定自已去找探春说话,所以告诉膳房,把自已的面端去跟义敏县主一起用。
      膳房回话则委婉得多:“县主已用膳完毕,往太后跟前伺候去了,贵妃的饭要端去跟太后一起用么?”
      元春也只得作罢,自已在下处没滋没味地对着那碗阳春面发呆。
      第475章
      消息传来,众人都惊呆了。
      太后筷子都拿不住,直接落在了案上,看着地上低头痛哭的陶墨,颤声问:
      “我耳朵聋了,我没听见。你再说一遍,什么事?”
      太上的两只手都在抖,脸色转眼间变得煞白!
      太后看都不看,伸手过去,紧紧地抓住了太上的衣襟。
      两个老人的手摸索着握在了一起,各自都是一抖:冰凉。
      探春刚进来行完礼,听这消息,头上一晕,身子微晃,被身边的雪鸦狠狠撑住,才没有跌倒在地。
      陶墨跪在地上哭:“回太后,陛下让传话,太子已至弥留,若要见这最后一面,怕是要赶紧!”
      太上深吸一口气,慢慢地站了起来,沉声道:“起驾!”
      侍卫、内宦、宫女,刚刚所有被陶墨带来的消息震得僵住的人,立即动了起来!
      几个呼吸之间,太上和太后已经互相扶持着往宫室外头走去!
      探春急忙上前,想要去搀扶太后,却被孟姑姑一个错步抢了她的落脚处。这一顿,她便被拦在了后头。
      探春愣了愣。
      不动声色地上前接了孟姑姑的差事、搀扶住太后右臂的紫鹃,悄悄地给探春使了个眼色。
      所以,是有一些自已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
      这时候自已不方便在太上、太后眼前晃悠?
      探春垂下眼帘,脚步略慢,跟在了后头。
      一行人匆匆赶到太子住处时,正好听见那父子两个在说“娇气”的话。
      太后死死地按住自已的嘴,不让自已哭出声来。
      太上整个人瞬间便佝偻了身子,老泪纵横,要靠着旁边的陶墨架着才没倒下去。
      而随后赶来的太子妃,哭着跑进了门,一眼看见太子的坐姿,便瘫倒在地,连往太子床边爬的力气都没有了。
      太子这才把目光聚焦到了门口。
      看一眼太子妃,低笑着抬头看昭明帝:“父皇你看,她那胆子有多小,性子又有多懦弱……
      “她不适合守寡……父皇,您答应儿臣一件事……
      “待儿臣去了,过个一年半载的,便让她改嫁罢……”
      昭明帝半个眼风都不给太子妃,只是紧紧地盯着自已的儿子,就像是要把太子此时此刻的形象刻进自已的心里一般:
      “胡说!她是你妻子,你好好的,她做什么,做什么要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