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红楼同人] 红楼之黛玉重生

  • 阅读设置
    第340章
      昭明帝也不禁莞尔:“紫英年纪小,还是缺历练。再怎么着也比不上臧傲在朕身边这么多年看的多经的多。
      “明儿太平了,还是得把这小子放出去见见世面才好。”
      陶行简也笑着点头。
      昭明帝翻了翻那口供,脸色又黑了下去:“都骂朕苛刻,可是你看看他们做得这些事,哪一样是可恕的?”
      说着,恼恨地指着其中一张道,“这个抄手看热闹的,竟然是太子妃的堂亲!”
      陶行简愣了一愣,苦笑着劝:“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太子妃的堂亲又怎么样?愉王爷还是您的堂亲呢。
      “亲戚这种东西,摆设而已,不能当真。
      “太子妃性子软善,娘家的事半分都做不了主。何况只是个堂亲?”
      昭明帝倒是没有迁怒太子妃的意思,只是觉得他这亲家竟没挑好,有些羞恼。
      听了陶行简说话,胸口的郁闷微微散了些,便让叫了冯紫英来,亲口传旨:
      “云、冯两家按谋逆论罪,该怎么办怎么办,马上办。
      “其余从犯一律罢官。
      “被牵连的无辜都升两级暂用。
      “那个长安守备,暂代节度使之职。”
      见冯紫英瞪圆了眼,便解释一句:“这事儿牵连必是极广的,朕要千金买马骨。”
      冯紫英明白过来,领旨而去。
      不过半个时辰,该杀的杀了,该罢的罢了,该刺配流放的都交给新任的代长安节度使带回去关起来。
      营地里的血腥气还没散,便有人匆匆来报:“太后仪仗距此仅有十余里了。”
      昭明帝忙命冯紫英跟着自已一起迎过去:“太后看见你才能放心。”
      果然,宽大的辇车里,太后从车帘缝里一眼看见昭明帝身边、全须全尾的冯紫英,先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这小猴崽子能在这里咧着嘴傻笑,就说明没多大事儿!”
      旁边服侍的探春原本绷得发紧的肩膀也略略松了松,温声细语开口:
      “陛下亲自来接,想是担心您呢。您要不先跟陛下说两句?”
      太后嗯了一声。
      紫鹃连忙挑起车帘,让太后露了半张脸给外头。孟姑姑又钻出车去,向昭明帝微笑点头,示意他过来。
      昭明帝上前,从外头瞧着太后气色还不错,便放了心,又给太后请安:“怎么赶得这么急?夜里睡得可还好?”
      “这还叫赶得急?一步挪不了三指!我这辇车又大,一路上慢慢悠悠地晃,都不如我自已骑马!”
      太后忍不住抱怨起来没完。
      探春莞尔,先给昭明帝见礼,然后禀报:“陛下放心,车队走得稳当,并没有赶夜路。
      “只是太后娘娘惦记得紧,夜里翻来覆去的,的确没大睡好。刚才路上还打了盹儿,现在算是歇过来了。”
      昭明帝点了点头,又问其他人:“可还好?”
      照例仍旧是探春答话:“延嘉殿的规矩严,没人多嘴。如今贾贵妃和太子妃都还安稳。”
      昭明帝了然颔首,回身命冯紫英带路往长安驿去,自已则在太后的招手示意下上了马车。
      车队继续慢慢地往前走。
      “情况究竟如何?”车帘一放下,太后便急着追问详细情形。
      昭明帝斟酌再三,还是说了实话。
      太后只听得眼前发黑,身子一晃抓住了身边坐着的探春,泪水夺眶而出:
      “太子是个好孩子!”
      昭明帝长叹一声,眼圈儿也红了:“这都是他的命。”
      “你说太上带着太子已经先往铁网山去了?”太后定了定神才又问道。
      昭明帝点头:“昨天走的。长安驿损毁严重,实在不是太上养息和太子治伤的地方。
      “何况有周彦亲率大军护卫,能早些安全到了行宫,我也安心些。”
      太后沉吟片刻,点头勉强同意。
      昭明帝又解释了自已留下来处理事情,还有后续送她们上铁网山后便即刻还京的安排。
      太后不在意这些,摆了摆手:“这些我统统不管!
      “你既然是接到我了,便不要再停留长安驿耽搁时间。
      “我们也不必停了,直奔行宫便是。”
      昭明帝想一想,也好:“这里离铁网山倒也不远了,一口气过去,三四个时辰便到了。父皇也好安心。”
      一行人再无二话,连午饭都是在车上马上胡乱凑合了一口,当天傍晚,抵达铁网山行宫。
      第472章
      从京城往北至本朝龙兴之地的必经之路上的第一座山,就是铁网山。
      以太上年轻时最爱往外跑的性格,这种要冲自是一定得走个七八趟的。
      再由工部略一勘查,便查出了温泉,加上山上的天然猎场,此地便成了本朝的第一个行宫。
      也是太上最喜欢的行宫。
      不敢说每年一回吧,至少隔年就会走一遭。有时候他自已懒得往远处走了,便会将北边的附属部落首领,以及各州的节度使,都叫来见见聊聊,联络一下感情。
      因他这行程频繁,所以铁网山行宫里的器物用度一应俱全。如今即便供应这些人马,也并不十分艰难。
      更何况此刻离襄平更近,周彦自会安排自已的补给后勤。不会给行宫造成太大的负担。
      不提。
      只说太子。自从进了行宫,被何医正又灌了一次药,安稳睡了一觉,翌日清晨,竟然醒了一回。
      一直守着的陶墨惊讶之余,喜极而泣:“奴才的好太子,您可算醒了!”
      回头朝外命人急报太上,并立即请何医正过来。
      又跪在床边,细声细气地问太子饿不饿渴不渴,躺得是否难受,需否如厕。
      林林总总,问得极度周全。
      太子虚弱地一笑,摇摇头,也不做声,只转着眼珠儿环顾四周。
      “咱们已经到了铁网山。”陶墨见状,忙轻声解释,“长安驿的事儿已经过去了,太上和恪谨亲王都安好。
      “陛下、太后和太子妃都在赶来铁网山的路上,不过一两天就到了。
      “咱们从京里带了好药来,何医正妙手回春,您必定无恙的。”
      太子听得心头翻涌,呼吸便有些急促,微微合上了眼。
      陶墨知机,轻轻地伸手给他顺着胸口,轻声又道:“您放心,京城也安排得好好的,陛下不曾涉险。
      “幕后的人也知道是谁了,刺客杀手也都杀光了。太上和您,还有陛下太后太子妃,管保都是安全的。
      “您只要保重好了自已个儿,就行啦!”
      他这一番轻声细语,正正听在匆匆赶来的何医正和太上耳朵里。
      太上满意地勾了勾唇,挑帘进去。
      陶墨发觉,回头见状,忙膝行离开床沿,朝着太上叩头:“启禀太上,太子爷醒了!”
      太上摆手让他起来:“服侍得仔细,很好,平身吧。”
      陶墨恭敬答应,爬了起来,强忍着腿麻,努力让自已不至于踉跄,然后弓着腰低着头退到了角落里。
      他牢牢记得临来时他师父的交待:“你是我徒弟,所以是陛下的人。太上和太子都未必信任你。
      “所以听话办差,但绝对不往前凑,不听一个字的秘闻,不看一眼别人不论谁的交集。
      “全皇宫最难伺候的人,马上就要齐集铁网山行宫,你好好地怂着,也好保住你这条小命。”
      他知道,师兄弟里虽然他挨的打骂最多,却也被教导的曲折最多。
      师父心里是很疼他的。
      陶墨凛遵师父教诲。
      太上眼角余光瞥见,心中舒服,目光放回太子脸上,口中却问陶墨:
      “太子睡得可还安稳?醒了可说了什么?”
      “回太上的话,太子爷刚醒半盏茶的工夫,还是体虚,没说话。刚才睡得倒还安稳。”
      太上嗯了一声,轻柔地握着太子无力的手,和声问他:“可想吃些什么?”
      太子闭着眼摇了摇头,睁开眼,吃力地露出个笑容:
      “孙儿好多了……皇爷爷好生歇着……等父皇来了,再说罢……”
      这便是对自已的病情心里有数了。
      太上心里难过,又含着愧悔,鼻子不禁发酸,眼皮一垂便落了泪。
      何医正便上前打岔,要给太子看脉。
      太上趁势转开身子,不让太子看到自已的泪眼。
      陶墨悄无声息地上前,给太上递了块帕子,再给何医正膝下塞了个垫子。
      太上接过来,擦了泪,又顺手递还给他。
      何医正也朝他点点头算是道谢,仔细给太子看了脉,露出笑容,当即抬头看向太上:
      “回禀太上,看来带过来的药很是效验,太子的伤势很有起色。若是好生调理,说不得半年后便能如常了。”
      太上一听大喜,只觉得呼吸都欢畅了许多,呵呵地捻须大笑:“若太子能逃过此劫,朕就把离神武门最近的宅子赏你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