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听见昭明帝的话,又看着二皇子边哭喊边冲着自已挤眉弄眼,啊呃两声,又忙带着哭腔跪下了:
“这,这,老臣尽力……”
冯紫英攥着药瓶眉头一皱,回头看一眼昭明帝,接到暗示,会意,退回到昭明帝身侧,安静站好。
昭明帝只管朝着何医正恨声喝道:“若太子有个好歹,何医正,你就也陪着他下去!”
说完,狠狠一摔袖子,转身出了屋。
冯紫英不声不响地跟着也走了出去,然后低头直接拐进了隔壁房间。
太上却被皇帝摔袖子弄出来的声响气得眉毛乱颤,扶在膝上的双手也忍不住轻轻地抖起来。
原本在哭喊太子的二皇子早就挪了过来,紧紧握住了他的双手,担忧地看向他。
窗外,昭明帝恼恨愤怒、阴阳怪气的声音响了起来:
“太上与太子遇险,大明宫内相戴权救驾而逝,近三百名御前侍卫丧命,长安驿被大火几乎烧成平地!
“你们两个,居然跟朕一起出现!
“朕是从京城连夜过来的!
“你们呢?!是被你们的手下从哪个温香软玉的热被窝里叫出来的?!
“区区百十里里路你们走了三天!你们是效乌龟爬过来的吗!?”
大发雷霆,叱骂不绝。
听见他开了口,二皇子才微微直起了身,伏在太上膝上,低声安慰:“皇祖父放心。
“父皇让把宫里的奇效秘药都带过来了。必能救了长兄的。
“外头来人不知好歹,父皇也是不想让他们知道实情的意思。”
太上的情绪被孙儿温和的声音慢慢地安抚了下去,老眼含了泪,勉强露出一个微笑。
又握了他的手,把他拽起来,示意他在另一张椅子上坐下,轻声叹息:“好孩子,好孩子……”
顿一顿,忙低声问他:“宫里如何?可瞒过你皇祖母了?”
二皇子苦笑一声:“皇祖父明察,确实没瞒过。皇祖母一定要来,父皇拗不过,便只好也带上了我。”
太上恍然大悟。
太上和太子遇险,皇帝是必定要来的。若是太后肯留在宫里,那宫中和朝政便可托付给她老人家监督。
这样一来,宫中既有泼辣能干的太后,又有二皇子这样即将成年的皇子。
哪怕三个最要紧的人在外遇着了麻烦,京中有二皇子登基、太后听政,好歹不会天下大乱。
可若是太后要来,那留下二皇子也没用——因为到时候宫中权力最大的那个,就是那位脑子不清楚的皇后了。
此刻反而不如把二皇子带上,这样即便京城有了麻烦,外头只要昭明帝一道手诏,一样可保二皇子继位。
退一万步,若是外头全军覆没。那京里也还留着一位皇后和三位皇子,也尽够了。
想到了这一层,太上便知自已刚才朝着昭明帝发火儿有些草率了。但他要强了一辈子,岂能承认?
第465章
太上便只点一点头,又抚着二皇子的头顶低声问:“那你皇祖母呢?在后头?还带了谁?”
“原本皇祖母想跟着我们一起星夜驰马过来,父皇怎么劝都没用。
“倒是义敏姑姑,非要也跟着来。说皇祖母身边不能没人服侍。
“昭庆姑姑还派人通知了太子妃,骗她说是要陪着太后、太上一起过节。
“这样一来,皇祖母没法子,只好带着义敏姑姑、太子妃嫂嫂,还有父皇让一道跟来的贾氏贵妃,在后面慢慢走。
“我们出发前,昭庆姑姑特意跟陶阿监说,太后的仪仗她已经嘱咐过了,必会迁延。
“她给定的时间是正月十四午时左右——
“只是依着皇祖母的急性子,昭庆姑姑的计划未必能百分之百成功便是。”
二皇子知道太上最惦记的便是这个,所以细细地说给了太上听。
果然,老爷子听完,长长松了口气。
旁边早已醒来的恪谨亲王默默地听着,一声不吭。只是回了胖手揉了揉自已的腰。
外头,昭明帝的臭骂也到了尾声:“……朕要你们这样的封疆大吏有何用!?
“来人!
“就在中庭!
“每人杖责二十!
“再扣三年俸禄,以儆效尤!”
下头跪伏在地上抖成一团的两位中年官员,各自顿了一顿,肩背明显放松下来,高呼:“臣等冤枉!求陛下恕罪啊!”
昭明帝恶狠狠地瞪着他们,脸上溢出杀气!
竟然连这些都不想受?!
那你们要受的,就不仅仅是这些了!
他偏头看了陶行简一眼。
陶行简忙上前半步,和声劝道:“陛下消消气!都是意外,谁也不愿意的。
“两位大人这不已经赶过来了?您有差事吩咐便是了么!”
人离得近了,昭明帝快速吩咐两句,便又放大了声音,冷笑道:“都是废物!朕什么差事都用不着他们!唯有一顿棍子!”
竟是执意要打。
陶行简苦劝不住,只得讪讪地退到一边,且去问现场伤员去了。
两个节度使到底被摁在地上,当着众人的面,被狠狠打了二十棍子。
二人都是有出身、有靠山的人,又是地方上握有实权的最高长官,土皇帝做了若许年。
养尊处优、呼风唤雨,几曾受过这样痛楚?更何况还当着那么多人,颜面尽失!
所以二人直到被打得皮开肉绽,抬进伤患所在的房间“治伤”,都不肯睁开眼。
脸上更是一幅羞愤交加的恨恨之色。
刚因为被师父踹了一脚、躲在这里遮羞的送药内官,名叫陶墨的,一眼瞧见,立即抬手挠了挠自已的鬓角,臊眉耷眼地站了起来,给他们腾地儿。
外头两人的亲兵见状便要进来服侍。
可屋子一共就这么大,里头原本就有十来个重伤的侍卫兵丁,哪里搁得住那么多人?
重伤侍卫的脸色便都不好看。
陶墨忙上前,顺手便接了某个亲兵手里的活儿,半跪在地上给二人剪开裤子、擦血,又低声搭茬儿:
“二位大人来得委实是太晚了……”
云光面无表情地冷眼看他。
冯炳则哼哼唧唧地问他:“小哥是哪位?何处高就?”
“小人哪儿敢当大人的问?”陶墨一边小心地替他们清理伤口,一边小声道,“小人是陶监的徒弟,叫陶墨。”
抬眼扫了一圈儿,脸上悻悻,“刚千里迢迢给太子送了救命的药过来,因为没规矩嚷嚷了两声,被我师父打了一顿丢在这里反省呢。”
自已啧一声,立即岔开话题,声音压得更低了些,“二位大人不如各留一位在身边,其他的兄弟们都交给陛下去调配守卫吧?”
冯炳和云光对视了一眼,没吭声。
谁不知道陶行简自幼服侍昭明帝,最是油盐不进,什么都打动不了?
他的徒弟,那还能有什么好人!?
陶墨一看俩人似是不相信他的话,顿时急了,又回头看看,悄悄地指:
“您瞧,屋角的那个断了腿的,那是宗正卿乐老王爷最心爱的十二姨娘的娘家侄子;
“他旁边没了胳膊的,那是光禄寺少卿的小儿子;
“再往那边,依次是杭州将军家的侄子、柳州刺史家的外甥、盛京知府家的长孙和四川提督家的表弟。”
两个人已经听傻了。
陶墨叹口气,接着往后指:“往那儿看,肚子上中了一刀昏迷不醒的那个,那是敦诚亲王的长子!”
云光若有所悟:“太上念旧情,身边的侍卫都是老臣们的子侄辈……”
所以说,这是一群少爷兵,而自已两个,因为拖延了救援,导致他们被杀了个七七八八!?
那岂不是跟朝中的泰半大臣都结了死仇!?
两个人只觉得头皮一阵阵发麻!
“所以您看看,这一群少爷,缺胳膊少腿的,却看着您二位那不知哪样出身的大头兵们身强体壮地在眼前晃来晃去……
“他们若是回家不跟家里大人们抱怨几句,那才有鬼呢!
“一群伤残了的孩子们,您二位大人大量,跟他们计较个什么呢?
“留两个兄弟,再加上小人,足够照看二位大人了!”
陶墨竭力证明着自已的建议合理。
但二人耳朵里却是听成了“宜低调行事”的警示。
云光当机立断,指了一个最心腹的留下,挥手让其余人都去外头:“警戒!听陛下指挥,搜寻是否还有漏网之鱼的杀手!”
冯炳忙不迭也照做。
这边陶墨面露得意,笑了笑,又帮着忙前忙后,甚至上手抢了他们自已带的金创药帮着两个人上药。
又谄媚地拍着马屁,涎着脸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样道:
“二位大人不必担心!咱们陛下和太后如今最信重的便是义敏县主和昭庆郡主!
“这回出京,太后身边除了太子妃,连皇后都没带,却带上了她二位的长姐贾氏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