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红楼同人] 红楼之黛玉重生

  • 阅读设置
    第278章
      这些事儿,太后就看热闹了。
      胳膊往迎枕上一搭,斜靠在上头,鼻子里笑了一声:“那时肖氏,青春鲜嫩,艳色无双。
      “何况还凭着肚子,连皇后都敢叫板,她可怕谁呢?
      “偏偏您出门一趟,回来就带了一个赖氏。还连着半个月都只招幸她一个人。肖氏那里,连去都没去。
      “肖氏气得冲上门去打人,推搡间掉了孩子,从那以后再也不能生育。
      “她肖想后位多年。可没了这个孩子,她便再如何,也只有一个淑妃到头儿了。
      “这是一时之仇么?
      “不是啊!
      “这是一辈子的死仇!”
      太上拧了眉:“可是,都过去三四十年了啊!”
      “放心吧。”太后皮笑肉不笑,“这个仇她必是会记到死的。这才哪到哪?”
      顿一顿,又问,“此事赖氏知道了么?”
      太上呵地冷笑一声:“自是已经知道了。惶惶不可终日,所以又病了。
      “且,我刚从肖氏殿里出来,走过来的这半刻,她便又病重了三分。
      “刚才在你殿门口,太医奔过来禀报,说她吐了口血。
      “请我去看看。”
      太后的脸顿时撂了下来,梗着脖子别开目光:“哦?!”
      “我才不去。”太上伸手又拉住她的手,“没一个好东西!让她们俩狗咬狗去!
      “我朝廷大事都放了手,难道还为了她们这些小算计去耗神不成!?
      “吃饭!”
      第386章
      初五,初六,初七。
      连着三天是全朝廷最清闲的日子。
      皇帝也只要象征性地各处祭祀一下,就够了。
      黛玉三个人陪着太后悠悠闲闲地祭了财神、送了穷、剪了人胜。还趁着雪没化,悄悄地烤了一次肉。
      期间虽然也来过十来位宗室勋贵的女眷,黛玉和探春也散出去不少新巧玩意儿。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安生的。
      直到初八,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一大早,延嘉殿的早饭刚收拾完,外头就有人来报:
      “肖太妃和赖太妃分别着人来问,想来给太后请安说话。”
      太后一声冷笑:“就这点子耐性吗?才三天呢!”
      鸿昌这几天吃得好吃得饱,腮上都圆润了起来,闻言笑了笑,上前抱了太后的胳膊,小声问:
      “太后,要不,我和两位姑姑出去逛逛?”
      给您老人家骂街腾个空地儿?
      “……”太后看了鸿昌一眼。
      这孩子是真聪明。
      赖太妃的底细如今大家都心照不宣。
      上回太上提到的赖太妃娘家的事情,十有八九跟荣国府还有牵涉。
      这般情形之下,两个人躲出去,不沾这些烦心事儿,是最好的。
      只是……
      太后看向黛玉和探春——
      她二人会不会想留下听听?
      “咱们去哪儿逛?”黛玉这时候已经兴致勃勃地拉着探春商量起来。
      探春眼睛亮起来:“哪儿都行啊!上回出去看梅林,还没看够就被叫回来了!”
      鸿昌嘻嘻地笑着看向太后。
      太后欣慰点头:“行!”
      只叮嘱多带些人,还特意命楚刈定要寸步不离:“她们路不熟,你仔细着些。”
      三个小姐妹说说笑笑地披了大氅、戴了兜帽、蹬了鹿皮小靴子,手拉手跑了。
      身后跟着一群同样兴奋的宫女丫头。
      太后看着她们的背影,然后看向来禀报的宫人,笑容淡淡消失:“传。”
      紫鹃站在她身边,贴心地替她整理了一下头上的紫玉长簪,然后重新倒了一碗饮子,恭敬送上:
      “前儿烤肉吃了好几块,昨儿听着您的喉咙还不肃静。这是竹蔗茅根梨子水,没放糖。您润润。”
      太后被她说得忍不住清了清嗓子,接过来细细喝下去,赞了一声:“清甜,好喝。”
      黛玉三个一俟出了延嘉殿,便都放松下来,轻声说笑着,顺着金水河往北走,慢慢逛起了太极宫。
      鸿昌自是比她二人熟悉,抬手指着左右两边:“肖太妃和赖太妃一辈子不对付。
      “搬来太极宫时,太上本想让她二人东西分开,顶好隔着整个太极宫才好。
      “还是太后讲情,说这样一来,宫里需要打扫的宫人们可就要受罪了。
      “后来便都紧着延嘉殿附近住下。但到底一个在北海边的鹤羽殿,一个在靠近千步廊的淑景殿。”
      探春顺着她的手指来回看了两遍,小声笑问:“那天看戏,我瞧着还有许多太嫔太贵人,她们住哪里?”
      “鹤羽、淑景两殿的后殿偏殿各住了两个,剩下的都挤在就日殿、咸池殿和临湖殿里头。”
      鸿昌轻声说着,低低加了一句,“挺可怜的。”
      黛玉和探春都沉默下去。
      楚刈在后头,面无表情地移开目光。
      这就可怜了?
      如今太上仍在,太极宫供应甚至比大明宫都丰盛。
      待太上大行,太后搬回大明宫,太极宫只怕就要落锁。那时候的太妃太嫔们才叫可怜。
      “郡主,瞧,那一片红红的是什么?”晴雯眼尖,指着岸边小声问道。
      黛玉看了一眼,笑了起来:“那是一品红。你看见红的那一片,是它的叶子。”
      几个人来了兴致,从河边岔开路,过去仔细看了一时。
      晴雯又早瞧见河对岸,远处的坡地上有一大片矮树,眼睛又亮了,指着喊:“快看!那是不是山茶?”
      鸿昌惊喜回头,忙去拉黛玉:“这片山茶可是太上当年花了大力气种出来,讨好一个从云南来的妃嫔。
      “后来那人去世后,太上伤了心,再也不看这片花。大家也小心地再不提起。
      “听说当年是移栽了三百余株,都是罕见的名种,好大一片呢!
      “我一直想看,可没寻着过合适的借口。没想到今儿恰逢其会!快走快走!”
      众人都被她说起了兴致,脚步飞快,直冲着那片山茶而去。
      才走到桥上,楚刈个子高、眼睛利,一眼瞧见花林深处袍角一闪。
      楚刈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往前两步,低声禀报黛玉:“郡主,有人,逃了。”
      黛玉神色不变,轻轻颔首,若无其事转向探春,笑问:“你也是整治过园子的,看那片山茶长得如何?”
      “山茶可不好养。”探春笑了笑,“又喜阴,又要光,又耐寒,又要暖。分寸一旦拿捏不好,它就死给你看。
      “京城玩花树的也不少了。但敢碰山茶的,屈指可数。且我也都看过,满树的傻叶子,花朵也开不大。”
      三个人心里都有数,就这样缓缓地说着闲话,走到了山茶林子跟前。
      “还真别说。这显是没人管了。都成了义敏姑姑说的样子了。真扫兴。”鸿昌撅了嘴,“还说什么‘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都是骗人的!”
      黛玉笑了起来:“诗家说话,三分真七分假。
      “这山茶虽然耐寒,也只是不会冻死。却不会真的在正月里还开花。
      “等明儿三月里再来,必是满眼绚烂。”
      鸿昌皱皱鼻子表示接受了这个解释,挽了黛玉的胳膊:“那昭庆姑姑要记得!
      “要每天使人来看!若是开花了,可一定要让人告诉我一声!我馋这山茶林子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黛玉笑起来,转头看着楚刈道:“听见了?你可安排好了。不然我们鸿昌郡主不高兴呢!”
      楚刈欠身抱拳:“是。”
      几个人都没往林子深处走,便转身又顺着河岸向北行去。
      楚刈停了下来,落在最后,叫住了跟在后头的两个小内侍,满面木然:“这差事就归你二人了。
      “打今儿开始,每天过来看一圈,数数有几棵树、开了几朵花。
      “这就去数罢。”
      说完,自去追赶黛玉等人。
      两个小内侍回头看着大片林子,傻了眼。
      “雷哥……”
      “叫哥有什么用?数吧!”
      第387章
      经过山茶林子那一折,黛玉等人虽然也说说笑笑往前走,但心里却提起了警惕。
      这是太上的太极宫。
      戴权被人喊了二三十年的“内相”,禁卫军的将领们几乎都是他眼看着长大的。
      怎么可能在这种地方出现鸡鸣狗盗之徒?
      所以刚才的那个人,只能是宫里哪一位的眼线。
      楚刈默默地跟在黛玉身后,脑子里却在急速地翻找:郡主身边还得再添几个身上带功夫的人才好。找谁呢?
      待眼前已经能清楚地瞧见宫墙了,一行人终于心满意足,顺着金水河往西拐弯。
      经过相思殿门前时,三个人都不由得抬头去看那匾。
      晴雯好奇道:“这处殿阁倒是直白得很。”
      黛玉三个都微微红了脸。
      楚刈面无表情:“先孝安皇后病重移宫此处,以病重丑陋,不肯再见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