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孟姑姑呢?她嚷了半天饿,怎么面来了也不吃?一会儿冷了就不好吃了!”
对于孟姑姑的行踪,太后心知肚明,这时候垂下眼帘,道:“谁知道跑哪儿去了!反正饿一顿也饿不死,吃不着活该!”
黛玉一皱眉:“那怎么行?饿太久了肠胃会不舒服的!”转身命晴雯去找孟姑姑。
晴雯刚答应了,孟姑姑便笑着从后殿奔出来:“还有面么?”
雪鸦忙应道:“有!有!多着呢!只是面有些凉。我给姑姑盛一碗热鸡汤,浸一下就好了!”
孟姑姑笑着谢了,没心没肺地大口吃面,一口气便是两碗。
一时众人吃完,说说笑笑地又在大殿里走动一会儿,算是散食。看看天将二更,这才睡了。
唯有程倩,一个人愣愣地在后殿后门廊下坐到三更天,直到冻得发抖,打了个喷嚏,这才醒过神来,回房睡了。
翌日清晨,紫鹃叫起黛玉,悄声跟她禀报:“程姑姑昨儿夜里在后廊上呆坐了许久,五更天便起了热。如今已经挪出去养病了。”
黛玉迷迷糊糊地听见,哦了一声,坐起来揉眼睛,靠在紫鹃身上让她帮着穿衣,嘴里含含糊糊地问:
“又要管我,又要伺候太后,姐姐累坏了吧?要不要我跟太后说,让你告假回去看看爹娘?顺便也歇几天?”
紫鹃小声道:“等程姑姑好了吧。这时候太后身边正缺人呢。姑娘倒是赶紧让小红和雪雁进宫的好。
“您身边有了她们俩,我便只伺候太后也放心些。”
黛玉顿时笑清醒了:“让晴雯听见你这话就又要吵嚷了!”
紫鹃笑一笑,手脚麻利地给她穿好了衣衫,端详一二,忙着叫晴雯:“今儿程姑姑病了,姑娘这边我就不管了。辛苦你了啊!”
晴雯惊喜:“好呀!终于轮到我了!我今儿开始就是郡主身边的第一大丫头了!”
外头孟姑姑一掀帘子:“郡主,咱们今儿何时去贾府?”
林黛玉顿了顿,道:“下晌吧!太后午睡的时候咱们去!”
梳洗完毕,黛玉出来,见探春也恰好往外走,遂相携去了太后寝殿。
恰好太后正在梳头,黛玉淘气地凑上来,在太后的首饰匣子里挑挑捡捡,最后拣了一支梅花碧玉簪,递给紫鹃:“戴这个!”
紫鹃头疼:“今儿太后梳的圆髻,打算戴凤冠的!”
太后接了那发簪在手里,仔细看了一看,不由笑道:“我都不知道匣子里有这个!好看,就戴这个!发髻不合适,换一个便是!”
“……是。”紫鹃笑着,拆了发髻,小声道,“只是今儿已经说了北王太妃和王妃要进宫,太后娘娘真不戴凤冠么?”
太后哼了一声:“不戴!我想怎么美,就怎么美。想怎么高兴,就怎么高兴!
“你以为我昨儿答应陶行简要‘劝’那二位,是真要‘劝’么?
“哼!一家子寡廉鲜耻、虚伪狂妄的!”
说到这里,太后看了镜子一眼,见所有的姑娘都是一脸好奇,便住了口,只命紫鹃:“换个活泼的发髻!”
紫鹃答应着,然而终究还是换了个差不多的、端庄大气的元宝髻。
一起用了早饭,太后便带着黛玉和探春到殿后花园走走散食。
来回走了没两趟,外头便来报:“北静王太妃和王妃已经来了,正在殿外等候。”
“宣进。”太后抖擞精神,广袖长袍一甩,大步回殿。
北静王太妃和王妃在下头行礼,待太后叫起,众人一看,两个人都满面憔悴、眼底乌青。
太后看着,淡淡地问:“怎么?昨晚我都传话说了,今儿你们来太极宫,我必给你们一个交代。怎么还睡不好?”
二人再度跪倒,呜呜地哭:“水溶过身,却被秘不发丧,妾身等实在想不明白,自是辗转难眠。”
“哦?原来如此。”太后抬手令人,“去,端两碗参汤来。”
二人忙道谢。
太后也不接话,只看着二人慢慢呷了汤下去,才道:“你们不说是因为想不明白睡不着,我还以为,你们是为了做这幅样子给我看呢!”
二人一愣。
北静王太妃一向对太后心存惧怕,忙看向儿媳。
王妃顿时心往下沉,立即站起来,又柔弱又无力:“太后娘娘言重了。水溶惨死荒野,婆母身为亲娘,我乃发妻,如何不痛彻心脾……”
太后不耐烦一抬手:“你们婆媳闹什么我昨儿就听说了!堂堂宣政殿,天子常朝之地!就因为可怜你们,竟被你们闹了个天翻地覆!
“村屯里婆子撒泼也不过那样而已了罢?我本就脾气不好,又上了岁数,我可用不着你们二位在我跟前再演一遍!
“万一我忍不住掌你们的嘴,倒坏了皇帝一片宽仁心思!
“何况,我叫你们来,是我有话要跟你们说,而不是要听你们那些恶毒猜测!”
第321章
婆媳二人各自咬着嘴唇低下头去。
尤其是北静王太妃,她与太后娘娘年岁差不多,太后的“凶名”,她从小听到大,惧怕已经成了惯性。
北静王妃虽然还想挣扎一下,可惜太后娘娘根本就不接她的话。不论她想表演一下“被委屈”,还是想激起太后娘娘的怜惜之心,似乎都不大可能。
就在此时,后殿里,黛玉已经悄悄地从后门处,把昭明帝和陶行简迎了进来。
昭明帝上下打量黛玉一番,笑了笑,轻声道:“这一趟江南,你竟没瘦!”
黛玉脸上一红,一边行礼,一边嘴硬道:“昭庆回老宅去,对家乡食物十分喜爱,自是不会瘦。”
陶行简一看昭明帝又要挑眉抬杠,忙拽了他往里走,低声道:“那婆媳俩已经来了!陛下快请!”
昭明帝也是为了看热闹而来,顿时无视了黛玉,忙快步走了过去。
晴雯早就搬了椅子放在后殿拐角处,甚至还贴心地在旁边摆了个小几子,上了热茶点心。
昭明帝才下朝,因急着过来听热闹,连太上的留饭都婉拒了。正饿着,见了这些吃喝,十分满意,赞许地看了晴雯一眼。
黛玉也在后头给陶行简端了一碟点心,又挤挤眼。
陶行简忙往后躲了躲,侧了身,在昭明帝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吃起来。
黛玉会意,便假作也在偷听前头的热闹,站到他和昭明帝中间,挡了对方视线,让陶行简放心吃。
且不说后殿一众人等竖着耳朵听热闹,再说前殿。
太后冷冷地扫过她们,将婆媳二人复杂的表情尽收眼底,冷笑一声,道:“你们也都知道,昭庆郡主乃是姑苏人氏。
“前阵子,她回乡祭祖。太上听说,第一件事就是担心你那儿子、你那丈夫,会挟怨报复……”
遂将自已等人下江南的担心、北静王听说黛玉在江南后的颠倒言行,一边说事实,一边挖苦讽刺地点评。
待说到苏州码头大船上水溶的行止,不由得厌恶地把手里一直摩挲的如意把件丢在了案上,当地一声响,冷声道:
“……水溶一把就将我延嘉殿的金牌扔进了运河!
“昭庆不肯受辱,便拔了金钗,愿以死明志。
“结果,你们家水溶,不说劝阻,竟然直言告诉她,他早就打算杀了昭庆!
“这样,就可以把金牌丢失的事情也推到昭庆身上。还打算连她的身后名誉也不放过!
“说要把她讲成已经成了自已的侧妃,落水不过失足。然后以昭庆夫婿的名义,去拿下整个扬州的盐政。”
太后朝着已经脸色煞白的北静王太妃和北静王妃:“水溶是去治水的,他要江南盐政做什么?
“他一心想把昭庆收进后院,究竟是为了美色,还是为了别的?
“他早就昭告天下,金陵四姓乃是他的老熟人,还说什么四姓能帮着他稳定江南。
“这是什么意思?是说江南能被他捏扁搓圆,还是说江南乃是四姓的天下,听四姓、而不听朝廷、不听皇上的!?”
昭明帝的表情顿时冷峻起来,手里的茶碗点心也都放了回去。
陶行简看了黛玉一眼。
黛玉肃然颔首,低声道:“太后所言极是!”
外头,北静王太妃满脸是汗,咚地一声便软倒在地,哭着求饶:“太后娘娘不可臆测!水溶只是个孩子……”
“呸!”太后狠狠一口啐在地上,“别睁着眼说瞎话了!
“你儿子和他的长史为什么被人追杀,你心里真没数么?!
“我实话告诉你,那长史廖某,当时没死,而且逃到了太上的船上!
“就为了灭他的口,那些杀手连御船上都敢出手!
“就为了你儿子,和他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破事儿,险些令太上遭遇险境!”
“我告诉你,若不是因为太上和我都以为水溶已经横死,念及多年膝下承欢之情,所以缄口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