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红楼同人] 红楼重生之诡凤

  • 阅读设置
    第112章
      “我告诉你,我现在千头万绪,忙得不可开交。若你再不得力,我就换了你个蠢货!
      “听懂了没有?!”
      庆海讨好地笑脸向上:“懂,懂!奴才都懂!”
      “滚!”太子又踢一脚,“陶哥儿跟着出门,选个大些的车,侍卫也再加十个。有纪嬷嬷就够,翁嬷嬷不要跟着了。”
      庆海连滚带爬奔出去办差。
      太子看着他的背影,笑了笑,却又叹口气,皱起了眉。
      庆海是有点儿蠢,比夏守忠、比陈铎,甚至比长赢,都显得蠢了些。
      可毕竟是自幼服侍的,若退了他,只怕他没了好下场……
      太子仰头看着丽正殿屋顶的彩绘图腾,心里又生出沮丧——
      想当年父皇年富力强时,是真的很会选人。
      自己府中的班底,一个两个都是闲散王爷的配置,都是有点小聪明,但没有大格局的……
      还是得,网罗人才。
      嗯,林如海就不错。
      想到王熙凤给他推荐的这个人——虽然只过手一两件事,但看得出来是个能臣,见事明白、行事果决,忍得,也刚得。
      打磨好了,日后给自己当个阁臣,应当不成问题。
      太子的嘴角微微翘起。
      他这里在大殿里闲走了才一圈,外头便连笑带闹的跑跳进来两个娃儿:“爹爹!爹爹!”
      太子满面堆笑,回身张手,两个孩子都紧紧地搂在怀里。
      后头长赢假装着上气不接下气:“二位小主子,以后可,可不敢跑,跑这么快!奴才追,追不上啊!”
      两小得意地笑,声音又脆又甜。
      太子看着长赢,越看越满意:“长赢,一会儿你师父跟着孤出门。你去内坊,挑两个机灵的,带上半年,看看能不能使出来。
      “若能,便给陶哥儿做亲随。”
      长赢张口结舌:“奴才去挑?”
      “嗯。你不是才跟陈铎喝过酒?让他帮你挑。那些孩子的底细,估摸着他心里都有数。”太子笑道。
      长赢难掩激动,当即单膝跪地:“是!奴才遵殿下教令!”
      庆海回来,禀报车驾齐备,太子带着一双儿女,出了东宫。
      永宁公主膝下如今有两儿一女,大的比和恪还要大一岁,小的比陶哥儿小一岁。
      次子整七岁,正是猫嫌狗憎的年纪,公主看见他就心烦。孩子也不乐意待在公主府,又听说今儿大舅舅要来,生怕被问功课,一大早撒泼打滚儿要去看奶奶。
      驸马无奈,只得带着他回了潘家。
      他们前脚出门,后脚乐安县主翟昭便依约而来。
      永宁公主亲自迎出二门:“昭儿!”
      因守寡得早,翟昭性情清冷,沉默寡言。尤其是常因各种理由茹素,身材便格外清瘦,原本的杏眼桃腮,如今却瘦得颧骨都显得高了许多。
      “给公主请安。公主一向可好。”翟昭标准行礼。
      永宁很是不悦地横了她一眼:“你比我只小三天,你我之间,何时需要这样的虚礼客套了?”
      说着,不由分说抓了她的手,与她并肩往里走,“我跟你说,今儿除了让你见见你将要教授的学生,我哥哥家的长女;我还从我隔壁邻居家请了一位夫人过来作陪。
      “说来也巧,她丈夫就是想当年,咱们两个偷偷跑出去看的,那年打马游街的探花郎,名叫林海的那个,你还记得么……”
      永宁公主低低地跟翟昭说着私房话,携手进了后头。
      才坐定,外头便有人来报:“林夫人带着姐儿来了。”
      “快请。”永宁公主向着翟昭笑道,“他家的女儿很好,和恪很喜欢,想要到身边做伴读。一会儿你也瞧瞧,看跟你自己的性子合不合适。”
      被姐妹这样细心照顾着情绪,翟昭清瘦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既是郡主喜欢,那便合适。”
      第148章 禅让
      永宁公主、乐安县主翟昭与贾敏共坐,公主长子洪子休则带着林黛玉和幼妹洪子适在旁边玩。
      因翟昭无子寡居,贾敏的话题小心翼翼地绕过丈夫孩子,只做向公主请教这两年京中的流行衣衫首饰。
      偏偏这三个人,或者不缺,或者不爱,或者不适合,没一个在意那些身外的东西,三五句话便尴尬地进了死胡同。
      而孩子们那一堆,洪子休年长太多,林黛玉身体孱弱,洪子适太过年幼,实在没什么可一起玩的,便也都沉默。
      最后还是洪子适想起母亲的叮嘱,拉着黛玉的手,稚声稚气地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林黛玉便跟着她一起:“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洪子休松了口气,便也小声地跟着她二人一起往下续着背起了千字文。
      “这童声齐诵的声音,真是比梨园的歌舞还要怡人。”永宁公主忍不住赞叹。
      翟昭也露了惬意神情出来,道:“山东学风盛。我在家时,每天早上,便是被隔壁学塾的书声琅琅叫醒。”
      又赞公主,“子适还这么小,你就开始教这些了么?”
      “三字经和百家姓已经背完了,如今到了千字文了。”永宁公主也自豪得很,“别看我们子适年幼,又是女娃娃,她的记性和耐性可比两个哥哥都强。
      “三字经我只随便教了一个月,她便背得熟熟的。百家姓也只用了一个月。千字文里因为许多典故,说不得还得慢慢讲一讲,所以用时久一些。”
      贾敏跟着赞:“子适果然聪颖。”
      “黛玉学了三百千么?”永宁公主看了一眼翟昭,问道。
      贾敏矜持地笑:“粗粗学了一遍。她爹爹是书呆子,最喜欢的就是抱着她满园子走,男子又不会哄孩子聊天,便只背这些东西。听久了,也就会了。”
      “三百千之外,林大人还给咱们黛玉背过什么?”永宁公主掩唇而笑,“别是已经背到战国策了吧?”
      “还真背过一篇!”贾敏笑道。
      永宁公主和翟昭都睁大了眼:“啊?!”
      “被我听见,骂回去了。玉儿那时才三岁出头,哪里懂得战国策里的道理?不过是鹦鹉学舌。
      “我便骂他,学得好也就罢了,万一哪天当着什么学错了,人家还以为是讥讽,岂不是要闹误会?他又爱带着他女儿见那些同窗同僚的。
      “他一听,这才停了下来。先背了唐诗宋词,又背了四书。”说到这里,贾敏便忍不住头疼,“只是小小的一个孩子,哪里就能懂得这些了?
      “她爹爹又忙,只管背不管讲,我又怕我讲得不好,愁得很。”
      翟昭便看永宁公主,永宁公主也看她,彼此会意一笑。
      贾敏莫名,看了二人一眼,不知道自己是哪里说错话了。
      读书声堪堪止住,外头便来报:“太子殿下带着小郡王小郡主,便服前来。”
      “快随我出去迎接。”永宁公主忙带着翟昭和贾敏往外走去。
      谁知太子已经大步进来,笑道:“老远就听见童声琅琅,真是天籁一般悦耳!”
      众人忙跪倒行礼。
      太子先一把拽住胞妹,然后亲切地请翟昭和贾敏也起来:“乐安县主,多年不见,实在久违了。
      “林夫人也请起。如海在家么?孤今日动了棋兴,正想找他对弈两盘。”
      翟昭含笑起身,自如站开。
      贾敏愣了愣,忙低头道:“拙夫一早出去访友,说是不在那边留饭。想来也快回来了。”
      林黛玉听见,直接拉了自家的下人,小声让回去:“去找爹爹,就说我找他。必要他马上回家,不许说太子来了的话。”
      她自以为声音小,却不知大人们都听见了,不由得一阵轻笑。
      连翟昭都觉得稀奇,轻声对贾敏道:“林夫人此女教养得好,聪慧可爱。”
      那边和恪与陶哥儿跟永宁公主等大人见了礼,巴不得一声儿,便凑到了小孩儿堆里,一起叽叽咕咕地玩去了。
      纪嬷嬷激动地看着永宁公主,上前请安。公主拽住了她,亲热地推她:“您先去看着那一群小猴儿,一会儿咱们说话!”
      太子又问了翟昭离京十年、再回来可住得惯等语。
      永宁公主怕贾敏尴尬,便悄悄地告诉她,翟昭是太子专程从青州请回来给和恪做老师的,今日乃是让师生顺势相见,看看相处如何。
      贾敏明白过来,小声问:“那妾身先带着孩子们到旁边去玩,再请了郡主过来跟县主相见?”
      “倒也不必。”永宁公主低声道,“太子哥哥也是看着昭儿长大的。叙叙旧,你便陪着翟昭去跟孩子们一起玩。
      “昭儿自幼性情便清冷,只怕孩子们一开始会怕她。你帮忙转圜一二。”
      贾敏了然点头:“是。妾身记得了。”
      果然,三两句话后,太子起身朝着翟昭长揖:“就都拜托给乐安妹妹了。”
      翟昭忙站起来,侧身避开:“何以克当?臣妹必定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