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杨戬愣住。
玉鼎真人摸了摸鼻子:“如果你不着急,不如就再等等为师吧。反正你该知道的也知道了,你被为师带回时,不过三岁多点儿,就这么三年的记忆,也不是特别要紧……吧。”
杨戬抿了抿唇:“没别的法子了?”
“嗯……其实只要修为够了,硬要解也能解。只是如果由为师亲自来解,你就不必受苦,若换了旁人,硬解时你难免受罪,万一又惹着你什么了……你说是吧。”玉鼎真人劝他,“没必要,实在是没必要。”
杨戬点了点头:“弟子明白了。”
见他起身,玉鼎真人连忙也跟着起身:“你要去哪儿?你可千万不要乱来!”
杨戬道:“师父放心,弟子暂时不会离开玉泉山。只是离开西岐已久,怕师叔他们担心,写封手信说明情况。”
玉鼎真人这才松了口气。
杨戬进了洞府,很快写完了书信,将书信折好递给哮天犬,让它往西岐跑一趟。
哮天犬带着信跑了。
“弟子想独自一人静静,师父不必跟着。”说罢,杨戬便负手往山巅走去。
他虽让玉鼎真人不必跟着,但玉鼎真人哪敢真不跟着,等估摸着杨戬差不多到山巅了,他便自己也偷偷摸摸上了山。
唉,修为大损,如今连爬个山都腰酸背痛的,真是遭罪。
玉鼎真人爬到山巅的时候,已是夕阳西下。
杨戬静静地坐在悬崖边,眺望着远方。
金轮沉坠,云海欲燃。黄昏的余晖将他背影勾出一道金边,浩荡长风吹过他的宽阔衣摆,哗哗作响。
玉鼎真人默默地观望了好一会儿,确认杨戬的确只是在一个人静静,无声地叹了口气,又慢慢地下山去了。
玉鼎真人回到洞府,躺在了自己的床上。
他如今精力大不如前,到了夜里还会瞌睡,他得现在抓紧时间睡一会儿,明儿醒来再看看杨戬如何了。
自己这个徒弟,虽然是他带大,但性子并不随他大大咧咧,有事情喜欢憋在心里,也不知是像他爹还是像他娘。
唉,他说暂时还不会离开玉泉山,得想想这几日能干点什么排遣他心中的积绪才好。
玉鼎真人忧心忡忡地睡着了。
次日醒来,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
玉鼎真人睡了一觉精神抖擞,起来看了一圈,发现杨戬果然还没回来。对此他早有预料,只好又认命地开始爬山。
真是的,在山巅坐一晚上,纵有修为护体,不惧寒凉,那他也不嫌夜露打湿衣摆,重得慌么。
玉鼎真人一边腹诽一边爬山,等他又一次爬到山巅之时,恰逢日出。
赤霞流金,旭日自絮浪中缓缓浮现,宛如一枚圆润的暖玉。初升的光芒尚存温柔,轻轻抚过远处山峦模糊的脊线,在草露上折射出细碎的颜色。
杨戬仍旧是直着脊背,坐在那儿一动未动。
玉鼎真人只好喊了一声:“杨戬。”
杨戬恍若未闻。
玉鼎真人又往前走了几步,拉长声音:“杨戬,若是没事干,便随为师去晒晒书,好多书常年不见天日,都有些阴潮——”
他的声音蓦地打住。
他看着转过脸来的杨戬,惊呆了。
杨戬看着玉鼎真人,眉心一道竖瞳微微睁开,一道细细的血流顺着眼角蜿蜒而下,流过鼻峰,流过唇角,流过下巴,滴在衣襟上,晕开一大片血色。
玉鼎真人哆哆嗦嗦地伸出手,在他额前抹了一把。
热的,滑的,绵延的,至今仍在涌动的鲜血。
“你……”他的声音哽在了喉咙口。
而杨戬看着他这幅模样,竟然久违地笑了一下。不是那种嘲讽的、快速的笑,也不是那种微微的、客套的笑,而是那种深深的、发自内心的笑。
“师父不必担心。”他的语调倒是温和,“弟子已自行冲破了封印,师父往后慢慢修炼便是,不必再挂念弟子。”
顿了顿,又道:“另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师父想先听哪个?”
玉鼎真人的五官都皱成了一团:“好消息是什么?”
“好消息就是,”杨戬笑道,“弟子先前因道心不稳,无法运功的困扰已解。如今弟子修为仍在,亦可继续顺利运功。”
“……坏消息呢?”
“坏消息就是,”他仍是笑着,可说出来的话,却叫玉鼎真人心惊肉跳,“弟子道心破碎,已走火入魔了。”
第57章
杨戬虽然早慧,但也不可能一出生就记事,他对母亲的印象其实并没有很多,只依稀有几个片段留下。
母亲大多数时候都不在家中,是父亲带着他生活,后来有一段时间母亲又回来了,他看着母亲微微隆起的肚子十分好奇,父亲便笑道:“戬儿,告诉爹,你喜欢弟弟还是妹妹呀?”
他仰着脸问:“弟弟妹妹有什么区别?”
“也没什么区别,或许弟弟淘气一些……嗯,其实妹妹也可能淘气。”
“我喜欢哥哥。”他却说,“能不能给我生个哥哥?”
母亲坐在床上哈哈大笑。
父亲忍着笑问他:“为何想要个哥哥?”
他想当然道:“别人的哥哥都会陪弟弟玩,我也想有个哥哥陪我玩。”
母亲不在家,父亲白日里也有自己的生计要忙碌,很多时候他都是安安静静地待在父亲身边看着他忙活,或者去与隔壁邻居家的小孩玩耍。邻居们都有兄弟姊妹,虽然也接受杨戬一起玩耍,但每当黄昏时别人家的母亲喊一声吃饭,他们便会呼啦一下各回各家,留他一个人站在原地。
“哥哥是生不出来了。”母亲眉眼弯弯地看着他,“生个妹妹好不好?小女孩儿,多可爱呀。”
后来再见到母亲,她浑身是血地出现在门口,抱着襁褓里的婴孩,倒在了父亲怀里。
父亲说母亲受了很重的伤,让他不要经常去打搅母亲。但他偶尔还是会趁父亲不在的时候偷偷溜进房中探望母亲。
母亲身上已经没有血迹了,只是脸色有些苍白,但还是笑着抱着婴孩伸到他面前:“戬儿,看看,这是你的妹妹。怎么样,是不是很可爱?”
他看了一眼,兴致缺缺地挪开目光,问母亲:“娘,外面这么危险,你以后可以不要再出去了吗?”
母亲愣了一下,抿了抿唇,将婴孩轻轻放到一旁,注视着他:“戬儿是不是怕娘亲出事?”
他低头道:“我想娘留在家里,可爹说娘有很多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天下安定都不离开娘,让我不要这么任性。”
母亲沉默良久,最终摸了摸他的头道:“是娘对不起你。娘答应你,等之后办完最后一件事,娘就想个办法,能长留你们身边。”
后来家中来了个陌生女子,母亲让他喊她表姐。
他不喜欢这个表姐。这个表姐虽然长得漂亮,待他也温和,更是帮忙调理好了母亲的身子,但自从她出现后,母亲就常常魂不守舍。妹妹一断奶,母亲更是和这个表姐一起离开了。
他没有想到这是与母亲的永别,甚至没人觉得这会是他们的永别,父亲、母亲、连同他自己,在最后告别的那日都一如往常,没有发觉任何异样。
他只是觉得,这一次母亲消失的时间格外长。
一个夜晚,他被父亲从睡梦中急急喊起,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父亲就一手牵着他,一手抱着妹妹,仓促逃离了他们一直住着的小镇。
他们换了个全新的地方住下。他问父亲为什么要搬家,父亲含糊其辞。他又问父亲,他们搬家,母亲知不知道,万一回来时找不到家了怎么办。每当这时,父亲便会开始出神,很久之后蓦地回神,已然忘了先前父子俩在聊什么,匆匆起身去照顾莫名啼哭的妹妹了。
他们并没有在新家住上太久。有一日父亲从外面回来,没有像往常一样给他们生火做饭,只是独自默默坐了好久,直到天黑,才哑声问他:“戬儿,想不想娘亲?”
他连连点头。
父亲已经很久没怎么笑过了,但那天他难得地笑了一下,摸了摸他的脑袋:“爹爹知道娘亲在哪儿,只是她现在没办法过来找我们,我们去找她好不好?”
他高兴地点头。
父亲说:“那好,你去收拾收拾东西,再看着点嫙儿,别让她从床上摔下来了。爹去做饭,明天一早,我们便启程。”
去桃山的路千里迢迢,父亲带着他和妹妹,不忍他们太过受苦,买了辆驴车赶路。然而路途实在是太远了,妹妹又时不时生病,表姐先前给的钱在半路就花完了。
等他们终于克服一切困难,跋山涉水抵达桃山的时候,早就穷得叮当响了。
虽然劳累,可杨戬心里还是雀跃的。
他问父亲:“娘亲在哪儿呢?”
父亲牵着他,抱着睡着的妹妹,凝望着面前烂漫的山花,道:“娘亲知道我们来了,很快就会来看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