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清穿同人] 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 阅读设置
    第256章
      康熙帝批阅奏折是真快啊,唰唰唰的,一笔一个,一笔一个,一笔一个……
      康熙帝摔下笔,捏了捏鼻梁,问道:“什么时辰了?”
      梁九功忙上前帮着揉捏康熙帝的太阳穴,回道:“再有一刻钟就申时半了。”
      申时半,下午四点钟。
      啊,他已经在这里站了一个半小时了呢。
      梁九功给德亨使眼色,下巴不住朝康熙帝御桌上的奏折点。
      德亨将头摇的额拨浪鼓,那可是奏折,他才不会去碰呢。
      梁九功:……
      康熙帝歇息了半刻钟,又捡起一个折子阅了起来,竹筐理的折子一本本移动到御案上,然后越积越多,越积越多,越积越多,终于有一本没站住脚,从众多折子顶端滑落下来。
      “啪嗒”一下,掉在了毡子上。
      此时梁九功手里正提着茶壶添茶,添完茶,他又走到案前,弯腰欲去捡拾那封掉落的奏折。
      康熙帝:“你站那里成个木头了?”
      梁九功下弯的腰一顿,伸出去的手收回,腰也慢慢直了起来,笑呵呵的看着“跟个木头似的”德亨。
      德亨上前,捡起奏折,看都没看一眼,轻轻放到折子山上,刚转了个半身,“啪嗒”,又掉了。
      这回折子散了开来,德亨低头一看,硕大的几行竖字映入眼帘:
      “奏恭请”
      “皇上圣安”
      “皇太后圣安”
      “皇太子安”
      “诸位阿哥安”
      后头跟着更大的三个字朱批:
      “知道了”。
      谁啊这,一整个折子就这么几个字?
      你玩儿皇上呢?
      你知道你给皇上增加了多少工作量吗?!
      第136章
      德亨又一次将这封一看就是请安折子的奏折给捡起, 再次放上了“折子山”顶,然后抬眼就对上了康熙帝似笑非笑的视线。
      德亨反射性的露出一个微笑,眉眼弯弯, 唇角弯弯,肉嘟嘟的小脸堆叠起来,像两个白白圆圆白里透粉的小饽饽,看得康熙帝不由跟自家几个小的比较了下, 觉着可爱程度不相上下。
      德亨刚笑了这么一下,就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他不应该这么随便。
      眼前的这个可是皇帝,而他们现在是在工作状态。
      要严肃。
      于是,在康熙帝刚品评完这个笑容的可爱程度,就见眼前人面色一变,换上了一副肃穆庄严的表情。
      就跟唱戏的换脸谱一样又快又自然。
      康熙帝:……
      有一说一,将这小子放在眼前真挺解压的。
      比看那群褶子脸有意思多了。
      不管这小子表情怎么换, 康熙帝都能明确的知道, 这个孩子,一点都不害怕他。
      康熙帝御极已久, 真的已经很久没有过这种有人不害怕他的感觉了。
      就算是太子,很多时候,都是害怕他的。
      德亨真的不同,他敬畏他,但他不害怕他。
      真是新奇的体验。
      康熙帝用下巴点了点有些凌乱的“折子山”,道:“理一下。”
      德亨:“……我还不会。”
      康熙帝看了一眼帐子里的落地自鸣钟, 见指针已经转到四点二十了, 就放下笔, 缓缓起身, 德亨忙将自己的手臂伸过去,康熙帝一把握住,站直了身体。
      他捏了捏手掌里细软的手臂,舒气道:“还得再长长,才能拉开硬弓。”
      德亨:“我年纪还小呢,得再过五六年才能把肉长硬。”
      康熙帝:“不是个事儿,朕等你。”
      你不会真让我给你看门儿五六年吧?
      康熙帝:“陪朕出去走走。”
      梁九功掀开帐子,德亨就这么端着手臂托着康熙帝的手出了帐子。
      帐子门口,阿尔松阿和马尔赛一左一右的站立,履行看门守卫的职责。
      德亨:好哇,你早就回来了,结果你不进帐子,就站在门口“偷懒”。
      你好奸诈。
      你是不是故意的。
      阿尔松阿和德亨对视一眼,清楚地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控诉,不由唇角勾了勾,立即又抚平了,换了一副更加正义凌然的面孔。
      马尔赛将两人的一切都看在眼中,想到十三阿哥的托付,就对阿尔松阿道:“我伴驾护卫,皇上批过的折子就交给你理了。”
      说罢,抬脚跟了上去。
      阿尔松阿:“……好。”
      目送几人背影渐远,阿尔松阿轻“啧”了一声,入帐去整理奏折去了。
      康熙帝在营地里随意走动,看着远处生机盎然的草地、丛林和湖泊,不由道:“草原上的草,也开始泛绿了吧。”
      大地回春,由南向北,北京城已见春日的温暖,草原上的河水才刚解冻,而黑龙江,还是冰封万里。
      德亨看了眼周遭,身边是梁九功,身后是马尔赛,马尔赛身后是几个持刀护卫,他们都静默不语,好似跟康熙帝是两个世界,康熙帝自己说自己的,他们,只负责护卫。
      总不能无人应答吧?
      那多扫兴。
      人皇帝这话明显不是在自言自语啊。
      德亨只好开口道:“牧民们也都走出帐篷,给自家羊梳毛了吧。”
      康熙帝垂眸看了他一眼,笑道:“你没去过草原,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哦,朕知道了,你跟衍潢关系很好,定是他告诉你的。”
      德亨:“是,我们经常有书信往来,衍潢跟我说了很多草原上的风光。”
      说到衍潢,康熙帝突然想起来,道:“朕记得,娜依噶似乎遇喜了?”
      德亨惊喜道:“真的?我没听衍潢说起过。”
      不过,娜依噶虚岁才十六吧,衍潢比她大一岁。
      康熙帝问梁九功道:“朕记得,前日还是大前日,收到荣宪的请安折子,折子里说了这么一句?”
      梁九功弯腰回答道:“是前日在御銮车上,您翻阅了公主的奏折。”
      康熙帝记起来了,道:“朕记得有遣人去显王府看望。”
      梁九功:“是,算算日子,显太妃的谢恩折子今日就应该到了。”
      康熙帝点头,道:“衍潢听到这个消息一定很高兴。”
      德亨欣喜道:“他要做父亲了,当然高兴,我要做叔叔了,我也高兴。”
      在正月时候,衍潢奉了密旨去准噶尔办差去了,这个消息只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德亨正是其中之一。
      所以对衍潢,德亨表现的只当他是办寻常差事去了,没有闭口不谈,也没有表露异常。
      一切都自然而然。
      康熙帝见德亨这样高兴,不由好笑道:“等明后年,朕给你指个福晋,你自己生一个孩子出来,做了阿玛,你不得更高兴了。”
      德亨着实给吓住了,不由停住脚步,带的康熙帝也停了下来,转头看他。
      德亨:“您不是说真的吧?”
      康熙帝:“哪一句?”
      德亨:“就…就指福晋啊,您不会真的要给我指个福晋吧?”
      梁九功扭头笑起来,马尔赛也莞尔,尽量笑的不是那么明显。
      “哈哈哈哈。”
      康熙帝仰天放声大笑,笑的远远的人都朝他们这边看过来,疑惑皇帝到底听到了什么样的喜事能笑成这样。
      康熙帝大笑道:“也未尝不可以。四贝勒也是你这个年纪大婚的,你要是想,朕今年就给你指一个。”说罢松开他的胳膊,朝前大踏步走去。
      “别别别,我不想,我一点都不想,真的,皇上,您千万别真指啊,皇上您开玩笑的吧……”
      德亨一路在后面追,极力打消康熙帝的念头,让他将什么指福晋的话给忘了。
      帝王的空闲时间不会太多的,德亨还在喋喋不休呢,钦天监的灵台郎来报,说入夜或可有雨,请皇上早做打算。
      刮风下雨乃是天象,皇帝能有什么打算。
      还真有。
      他们现在是在观围台下扎帐篷,算是露营,现在要下雨了,皇帝可以提前回行宫住宫殿去。
      所以,康熙帝当即下令,弃车驾马,只过了半个小时左右,他们就穿过大半个南苑,来到了东北角小红门内的旧宫。
      也叫东宫。
      其实,东宫才是康熙帝每年来南苑常驻之地,东宫离京城也就十来里的距离,从崇文门出,坐车也就一个来时辰就到了,骑马会更快。
      相比于西大红门内的小行宫,东宫可就阔气华美多了,因为这是顺治帝常驻行宫,
      在顺治帝十八年皇帝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东宫渡过的,所以,东宫这边,不管是朝房还是起居、读书、观景的宫殿,都十分的齐全。
      德亨一来到这里,就暗自点头,这才是行宫该有的模样嘛,那个什么地主家大宅子,对一个皇帝来说,真的太寒碜了,连给侍卫们值班的房舍都不够,还得需要隆科多他们自己搭帐篷解决住宿问题。
      在东宫就方便多了,侍卫们可以住上砖瓦遮盖的正经房舍,可以不用住帐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