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逃跑被抓回,疯批权臣欺吻强夺

  • 阅读设置
    第5章
      
      从主院出来,季弘上前禀报:
      “大人,属下已经去过碧水阁,现在姜姑娘已在翠竹苑外的凉亭等候。”
      第5章 姑娘可曾去过邑阳?
      半刻钟后。
      陪着姜映晚一起等在凉亭的紫烟,往翠竹苑外面的方向看了几眼,随即凑到自家主子身边,压着尾音中的雀跃:
      “小姐,裴大人这会儿让我们过来,是为了卷宗的事吗?”
      姜映晚这会儿全是在想三年前那场意外究竟真的是意外还是人为,紧攥的手心中,慢慢洇出潮湿。
      “有可能。”她回的有些心不在焉。
      紫烟也发现了主子的异样。
      正想说几句话安慰一下。
      还未出声,就听到后面传来了脚步声。
      她下意识回头去看。
      视线中,正好是一身墨色锦服的裴砚忱。
      她急忙转过身行礼。
      姜映晚也看过来,福了福身,“裴大人。”
      “大理寺的卷宗,”裴砚忱直入主题,“我看过了。”
      姜映晚心瞬间被提到了嗓子眼。
      她语气都紧了几分。
      “有问题吗?”
      裴砚忱踏进亭台,“从卷宗来看,没有任何问题。”
      姜映晚眉头骤然一蹙。
      裴砚忱根据卷宗的记载,对姜映晚简述那场意外:
      “三年前,南江一带罕见出现水患,不巧的是,那段时间令尊正好去南江,南江气候素来适宜,骤然出现那种程度的水患,导致当地民不聊生,流寇四起。”
      “而令尊,则不幸在南江途中遇险,又逢烧杀劫掠的流寇出没,这才遭遇不测。”
      姜映晚下颌绷紧。
      裴砚忱说的这些,和三年前旁人跟她说的父母出意外的来龙去脉一模一样。
      只是……
      她心头烦乱。
      凉亭中安静一瞬。
      裴砚忱目光落在她身上,短暂顿了顿,问出那句:
      “姜姑娘为何觉得,当年之事,并非意外?”
      姜映晚唇色有些苍白。
      “我原来以为,也只是意外,直到数日前,家中旁系偶然说漏了一句,才感觉当年的事,或许另有隐情。”
      裴砚忱又问:“哪个旁系?”
      姜映晚抬眸,对上他视线,唇角淡抿了下,说:“三房。”
      裴砚忱点头,“既然有疑问,那就再查。”
      姜映晚有些意外,“裴大人是说……”
      他主动允诺:“我会让人重新细查当年之事,还姜大人与姜夫人一个公道。”
      姜映晚着实没有想到,他会主动帮他重查此案。
      惊诧之余,她迅速反应过来,郑重向他道谢。
      他声线淡淡,“姑娘不必客气,这是裴家应该做的。”
      “当年之事,若真有隐情,怕会牵连甚广,耗时亦会久些。”
      “在查出眉目之前,姑娘且安心等待,我会催人加快速度。”
      姜映晚再次道谢,裴砚忱看着她的眉眼,鬼使神差问出一句:
      “姑娘先前,可有去过邑阳?”
      那个不着边际的梦中,曾多次出现过邑阳这个地方。
      若是他没记错,在梦中,‘他’与‘她’初次相遇的地方,似乎就在邑阳。
      “邑阳?”姜映晚摇头,“我基本没离开过邺城,未曾去过邑阳。”
      但是,邑阳这个地名,她并不陌生。
      因为,姜家那几个旁系,逼迫她嫁的县令,就在邑阳阾县。
      那个地方,虽与她出生的邺城相距甚远,但因那群人贪婪恶毒的嘴脸,她怕是这一辈子,都忘不了邑阳这个险些成为她后半生噩梦的名字。
      翠竹苑南侧。
      青石路上,一位藏青色华服的年轻男子立在花廊尽头。
      他望着凉亭的方向,幽深沉郁的眸子注视着从凉亭长阶上离开、往另一个方向走去的窈窕少女。
      他双眸眯了眯。
      在那女子身形大半隐于修剪整齐的花枝中时,他挪开视线,意味不明地看了眼处处透着清冷的翠竹苑。
      出声问身旁的侍从。
      “那女子,是什么人?”
      他身旁的侍从随着他的视线往那边看了看,很快道:
      “回二公子,那是皇商姜府的姑娘,听说姜家曾对裴府有大恩,老夫人特将这位姑娘接来了府中长住。”
      裴淮州神色微动。
      看向姜映晚的目光,多了分别的情绪。
      “祖母特意让人接回来的?”
      侍从周靳点头,“是的,听闻老夫人非常喜欢这位姜姑娘,这几日已多次嘱咐方嬷嬷,让府中上下好生照顾这位姑娘,不得有差错。”
      裴淮州慢慢扬唇笑了笑。
      视线中,姜映晚的身影早已完全消失。
      周靳抬头,又往姜映晚离开的方向看了眼,才问身旁的主子。
      “二公子,您多日未回府,可要先去老夫人那里请个安?”
      裴淮州收回目光,慢吞吞“嗯”了一声,转身往另一个方向走。
      ……
      裴老夫人虽不管后宅之事,但这两日姜映晚与裴砚忱接连见面的事,她是听说了的。
      她一心想促成这段姻缘,裴砚忱和姜映晚接触越多,她越是满意。
      听方嬷嬷说完话,老夫人放下茶盏,笑道:“我有两日没见晚晚了,你去碧水阁走一趟,让晚晚来陪我说说话。”
      方嬷嬷当即应声。
      不多久,姜映晚来到老夫人住的紫藤院。
      刚一进来,老夫人就眉开眼笑地对着她招手,“不必多礼,快来,陪祖母说会话。”
      姜映晚乖顺走过去,坐在左侧的软椅上。
      老夫人照例先问她在府中住得可还适应,随后又说无论有什么事,都可直接找她或者找裴砚忱,最后,话题才渐渐转到姜、裴两家上。
      两刻钟后,下人来报,说裴砚忱来请安。
      姜映晚适时起身,不打扰他们祖孙说话,提出先行回去。
      走到院门口时,正好和从外面进来的裴砚忱迎面而遇。
      她停住脚步。
      微微福身行礼,“裴大人。”
      后者淡淡“嗯”了声,朝她看了一眼,并未说什么。
      姜映晚从紫藤院出来,一路回了自己碧水阁。
      跟在她身旁的紫烟叽叽喳喳地说着中午要做的小糕点,姜映晚轻挽着唇,时不时回应她两句。
      就在经过庭院北侧芙蕖池时,雕栏小榭旁,迎面走过来一位青竹纹华锦的清俊男子。
      他手握扇柄,面上带着温和的笑,衣袂飘飘,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
      看似和煦的目光凝在她身上。
      姜映晚眉头几不可察地拧了下。
      裴淮州的这道眼神,让她莫名觉得不舒服,就好像猎人看挑中的猎物的感觉。
      她抬睫,视线在裴淮州身上定格一瞬。
      待看清他身上的穿着与他在裴府后院来去自由后,心头隐约猜到了几分他的身份。
      来裴府的这几日,她虽不常出碧水阁,但裴府中的情况多多少少听碧水阁中的丫鬟说过一些。
      裴家二房在早些年就已分府独住,天子脚下、朱雀大街上的这座偌大的府邸,只有长房和老夫人在住。
      裴砚忱为裴府嫡长子,身份尊崇,除却老夫人之外,在府中的话语权最重。
      但府中除了这位身居高位、雅致无双的嫡长子,还有一位姨娘所生的庶子。
      只是这位庶子的出生似乎并不光彩。
      陈氏身为主母,不待见这位姨娘生的庶子,老夫人对这位庶孙也远不如嫡长孙器重。
      久而久之,这位庶子长大后,便甚少在府中长住,反而常去二房那边。
      姜映晚刚猜出对面这人的身份,对方便温笑着,先行开口介绍自己:
      “我叫裴淮州,姑娘进府时,我在外还未回来,但一早就听闻姜家姑娘仙姿佚貌,今日一见果然如非凡,日后姑娘若有什么不便之处,尽管让人来知会。”
      他侧身指着后面的一处院子,“我的世安院离姑娘的碧水阁不远,很方便。”
      姜映晚唇角勾起一点弧度,面上不动声色,“多谢二公子好意,府中一切周全,并无不便之处。”
      虽说裴淮州言辞有礼、语句温和,但姜映晚总有种说不上来的怪异感觉。
      她未多待,上一句话落,便紧接着结束了交谈,带着紫烟离开。
      裴淮州神色依旧,温文尔雅地注视着她离去。
      直到她背影缓缓消失在垂花门下,他眼中那抹浮于表面的笑才降下来。
      露出里面的冷峻沉郁。
      很快,裴淮州垂眸,掩住眼底的野心与算计,去了赵姨娘院中。
      他一来,妆容精致但却掩不住脸色憔悴的赵姨娘匆匆从房中出来,屏退一众下人,她看向自己这个唯一的儿子,率先问:
      “邺城来的那位姜姑娘,见过了吗?”
      裴淮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