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三国同人] 穿着龙袍穿越了

  • 阅读设置
    第10章
      他好不容易“证明”了自己的身份,暂时获得了喘息之机,也趁着这几日大略摸清了张燕军中的情况,估量着自己下次要走,一定不会这么难,谁知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就又来了一个大麻烦。
      眼看张燕给出了这个答案转头就走,刘秉立时一个箭步走了上去,一把抓住了张燕的袖子。
      “你等等!”
      “啊——”孙轻一声惊呼,瞪大了眼睛。
      也不知道是刘秉这奋起一抓的力道太大,还是张燕此刻并未身着甲胄,麻布衣服难免有些脆弱,这一下竟是将张燕的袖子给直接扯了下来,发出了一声“刺啦”的声响。
      刘秉看着手中的半条衣袖,嘴角又是一下抽动。
      但当他抬起头来直视着张燕目光的那一刻,同在此地的几人看到的,却分明是一道异常的犀利神情,一如他当日怒发冲冠、训斥众人放肆的样子。仿佛尴尬也只是刹那之间众人的错觉。
      “糊涂!”
      张燕一愣,几乎忘记应该是由自己先发难,质疑刘秉的举动。
      那位陛下劈头盖脸的痛斥,已经砸在了他的头上。
      “我说你糊涂!不明敌情便要出兵,这就是你做平难中郎将,做我汉室忠臣的的表现吗!”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孙轻下意识地往后挪了一步,以免盛怒之中的陛下和同样不好惹的张燕,会将矛头转而对准他。
      却不知陛下的发难,完全是为了掩护自己的尴尬。
      张燕按了按额角,扬声便道:“我何时说过,我要不明敌情就出兵!这吕布本为丁原部将,却叛主求荣,向董卓俯首,现在还要带兵进犯河内,不知是真要收拢旧部,还是要顺便来找我的麻烦,我为何不能打?”
      “区区小人,轻言冒进,杀了就是!”
      他在参与黄巾起事之前也不知道,原来有些事情去做一做,才知道能这么容易。
      以他的兵力,直接对上董卓或许不成,但只对上一个卖主求荣的小人,自信还有几分把握。
      刘秉咬牙怒道:“那么烦请张将军回答我一个问题。若如斥候所说,这名为吕布的将领杀了丁原,领着丁原的脑袋去领赏,为何先传来的消息,不是并州军哗变,而是他出兵河内?难道并州军都是鹌鹑,生怕吕布转头就把他们的脑袋一个个砍下来吗?”
      张燕被这问题问得一怔。
      是啊,为何先发生的事情不是并州军哗变?
      并州是什么地方?是大汉的边境,与匈奴作邻居的地方。
      这里的武人与中原腹地的士卒不同,大多被迫与敌军交战,练就了一身武艺和抄起武器就干的胆魄。
      丁原做过并州刺史,还能将这一支并州军带到洛阳附近,听从何进的调派,必然不会是个废物。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死得如此轻率,甚至都没翻起多少风浪。
      这真的只是因为,丁原领军水平太差吗?
      张燕面前,那双凛然如刀的眼睛提醒着他,他曾经向陛下介绍过,自己的姓氏从何而来。
      哪怕,张牛角的死亡与他无关,为了收编张牛角的部将,他还是选择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张”,换来稳固的军心。
      这就代表着,要“吞并”一支队伍,从来没有这样容易。
      见张燕默不作声,刘秉再度开口:“吕布能在此时出兵,要么说明他勇冠三军,真能在千军之中往来无忌,取了别人的头颅,要么说明,他在并州军中的威信比丁原要高。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好对付。”
      张燕冷静了不少:“陛下判断局面的眼光,臣有所不及。那不知陛下以为,我们该当如何应对吕布?”
      “嗯……”
      这次沉默的人,换成刘秉了。
      他先前说出来的话,哪有什么眼光不眼光的,完全是站在后世人的角度对吕布目前的兵力和威望做出了个判断。
      现在问他应该如何应对吕布出兵河内,这就完全戳中他的知识盲区了。
      他从来没听过,有谁是刚穿越不久就要打吕布的!
      他刚才都懵了。
      眼下也只会说:“……此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张燕摇头反驳:“不,来不及从长计议!我等即刻从此地渡河,折返河内,与后方兵马取得联系之前,吕布必然已在孟津站稳了。要是被他抢先一步来袭,我军上下还未做好准备,就真成了被朝廷围剿的贼寇了。”
      “换了我是吕布,刚刚转投他人,一定会想要立下一份让人闭嘴的战功,更应该将此次袭向河内的战果扩大!”
      这场交锋,除非他销声匿迹得够快,否则很难避免。
      可是销声匿迹这件事……
      张燕面露几分疑色地盯着刘秉,警惕他说出什么直接退兵、避而不见的话来。
      眼前这位落魄的皇帝,是要想办法杀回洛阳夺回权柄的,假如连一支小小偏师都不敢应对,还要如何做后面的事情?
      他将赌注押在对方的身上,不希望听到这样的答案。
      张燕拱手:“还望陛下三思。”
      刘秉咽了一口唾沫。
      他深知,自己此刻已与张燕绑定在了一处,正被架在这火上烤。无论如何,都不能什么都不做,就建议张燕退回太行山中。
      退,也正如张燕所说,未必能阻止吕布的出兵。
      届时,都不是皇帝威望受损的问题了,而是命保不保得住的问题。
      “张将军,朕说的从长计议,是另一回事。”刘秉强压着心中的慌乱,语气平稳地开口,“朕即位前从未领兵,只在书上学过一句话,叫做以己之长攻彼之短。那吕布领兵进犯河内,固然是强兵劲卒,也终究是外来者,有他的短处。”
      “那么我们眼下该做的,是一面让人继续探报吕布的行动,一面从军中寻找通晓河内地势还略通军事的人来集思广益,发掘我方的长处,寻找交战的契机,是也不是?”
      没等张燕回答,刘秉已蹙眉叹道:“我近日身在黑山军中,已知晓你这一兵一卒来之不易,请将军一定小心行事,别被这吕布找到了一举击破的破绽。并州铁骑的名声,不是靠着吹嘘才传扬出来的。”
      这句话一出,还真让张燕的神情和缓了不少。
      在请刘秉暂时移步歇息,由他和麾下部将商议一番时,孙轻就听到张燕垂头沉思了一阵,忽有几分唏嘘:“听说,这位陛下出生后,因上面的皇子屡有夭折,幼年时先被送到了民间寄养,母亲和舅舅也是屠户出身。这么一看,他虽然起先有些贵人的怪毛病,但想想他是皇帝的话,还是比先帝强得多。”
      还能说得出“一兵一卒来之不易”这样的话。
      “算了不说这个了。”张燕环顾一圈,“陛下说,对吕布此人不可强攻硬取,想要集思广益,找几个通晓河内地势还懂军事懂谋略的人与他一并商榷,你们怎么说?”
      赵谦后背一凉,赶忙回道:“我不行!”
      他只是识字,勉强能做个狗头军师,帮忙分析两句,但真到了要和并州正规军交手的时候,他可没有半点本事。
      倒是他和张将军的老家真定,在他那村里有个武艺出众的少年,平日里还读了不少书,能带着村中老少组建一支卫队,摆弄得有模有样。可惜他不仅与黄巾不是一路,现今也隔得太远派不上用场。
      张燕目光一转。
      孙轻也跟着摇头:“将军您别看我,我向来都是您说什么就往哪里冲的,哪懂什么智取。”
      他就会一个,也是黄巾军的标准打法,仗着己方人多一股脑冲上去。
      这方面只需要他有胆子和号召力就行了,最适合他这种直性子。
      张燕:“……”
      他现在算是知道,为什么刘秉要说从长计议了。
      倘若吕布不只是个善于投机卖主的小人,真有统领并州军的名望,带着精锐铁骑来袭,他们这边也只知道用人数包围而已,那除非能将吕布的兵马诱入山中,否则绝无胜算!反而要变成别人的战功了。
      “你们……”
      “将军,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可不可行。”一个小头目忽然开口。
      “你说。”
      小头目凑上来说道:“咱们没这个智取的脑子,有人有啊。您看,咱们在河内拿军粮的时候听过不少消息,听了些风闻传言的。既然集思广益的人数不够,抓两个回来不就凑够了?”
      就跟“拿”军粮一样,顺手的事情。
      张燕无语:“……你说得容易!将人带回来然后出了馊主意怎么办,是你看得出来还是我看得出来?那还不如直接向那吕布发难,硬拼出个高低来。”
      小头目讷讷:“可是,先前他们对我们不满,是因为我们不听朝廷管教,好听一点叫黑山军,难听一点还叫贼,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拥戴陛下,是为国尽忠,对面的吕布董卓,才是谋逆的叛臣贼子啊!”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