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三国]我,呼风唤雨

  • 阅读设置
    [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1节
      《[三国]我,呼风唤雨》作者:金玉满庭
      文案
      人在三国乱世,但身份是神女,开局好像还不错……
      不对,她到底是哪个势力的神女?
      陈昭看着她面前一个个头扎黄巾,叫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往前冲的人,陷入了沉默。
      所以……她是个反贼?
      陈昭只能撸起袖子,来都来了,还能怎么办,凑合着造反呗。
      多年后,陈昭摸摸身上不知何时披上的龙袍,压下嘴角。
      “哎,这龙袍怎么莫名其妙就披在了朕身上呢。这叫朕该如何是好。”
      *
      陈昭曾问张角为何会选中她做太平道神女。
      张角沉默许久:“大概是因为,我发现你居然真能学会呼风唤雨吧。”
      陈昭高深莫测一笑。
      什么呼风唤雨,不过是天气预报罢了。
      如果玄学不够那就再加点科学——
      相面断命?《三国演义》
      符水治病?荆防合剂
      五谷丰登?化肥农药
      身为黄巾神女,懂点科学也很合理吧!
      ——
      注:女帝,女主非纯善,会有各种谋划,写作情节需要不涉及作者三观
      纯爽文,看书图一爽,没什么深度
      女主有一点认路和预知天气的金手指,存在感不高
      架空文,掺杂《三国志》《三国演义》以及各类野史。带一点玄幻色彩,写的是小说不是史料,请勿考据
      内容标签: 强强 历史衍生 爽文 升级流 基建 三国穿越
      主角:陈昭 ??
      配角:张角 蔡文姬 赵云 荀彧 郭嘉 诸葛瑾 貂蝉
      一句话简介:乱世,我来终结
      立意:天下太平,反抗不公
      第1章 倒霉蛋
      光和七年二月。
      黄巾叛乱,大贤良师张角自号天公将军,于冀州巨鹿起兵,天下八州响应。
      残阳如血。
      一道利箭穿过半空,钉入老雁胸中,老雁凄厉长鸣,如陨石般径直坠地。
      “可饱腹一顿矣。”胡子邋遢的男人提着雁脖哈哈大笑。
      院外忽然嘈杂声大响,男人警惕抬头,把手中木弓和死雁往破缸后一藏,又入偏房捡起杀鸡鸭的屠刀,扒开破旧的院门,携刀奔出。
      “阿母,是黄巾贼来了吗?”赵二郎拉住从外跑回来的老妇人。
      老妇身穿破烂薄衣裳,头发花白,手中拄着拐杖,面上满是泪水,她握住了赵二郎的手。
      “二郎,快走,快走县里又来征兵了,快走”
      远处传来了马蹄声,赵二郎眯着眼,看清了骑者身上的官服。
      官差已经一拥而散冲入了村落,把人从各个院子里撵出来。
      哭嚎声一片。
      “黄巾贼将至城下,所有男丁都要跟随使君出战。”
      赵二郎面色大变,闪入院内,从后墙翻墙而走。
      “阿母,我去神女庙躲避,官吏来寻便说我入山打猎了。”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官吏无视村中的人哭嚎,愤怒的驱逐声响了两个时辰,终于捉到了足够的人,一群瘦骨嶙峋的役夫被官吏的鞭子驱逐着离开了留驾井村。
      又过了许久,天色将黑,这才有稀稀疏疏的青壮从村头神女庙中跑回家。
      “可算又躲过了一遭。”拄着木棍的老妇牵着孙女的手,颤颤巍巍迎接归来的儿子。
      赵二郎面上却没有躲过一劫的侥幸,反倒面沉如水,他蹲下把藏在缸后的死雁拎出来。
      “把阿溪送到神女庙去避一避吧,明日一早,就收拾行李让她们入山躲避。”
      赵溪正是老妇牵着的那个孙女,也是赵二郎大哥的独女。
      老妇惊骇:“山里有大虫食人,岂能进山”
      赵二郎边拔雁毛边道:“陈昭说黄巾贼就要打过来了。”
      过了片刻,老妇才喃喃道:“既是陈氏女所言,那便把阿溪送走吧。”
      天色彻底黑沉,一只仓鸮站在枯枝上,眼睛诡异转了半圈,幽幽盯着地上窜过的硕鼠。
      发出一道尖厉的叫声。
      天色将明,火把忽又烧了起来,一队士卒冲入村落,把所有人都扯了出去。
      “使君有令,留驾井所有庶民全部征发守城。”
      一道声音划破夜空。
      “为何又要捉人?昨日不是方才来过?”
      凶狠的士卒一拥而入,踹开屋门把人往外赶。
      “使君留情,好歹让俺先收拾收拾行李。”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妪哭着扯住官吏衣袖,另一只手拉着一个半大孩童。
      “使君,我的丈夫和大儿都已经被您带走了,求求您好心留下我这个孙子吧,我随您走,我随您走。”
      官吏不耐烦推了她一把:“老不死一边去,缺了人县令要我的人头我去哪说?”
      “阿母、阿母”
      领头的什长仿佛听不见哭声一般,指着村道旁一座小庙:“那是什么?内可藏人?”
      “这是光武皇帝在此设下的圣水蚕姑庙。”村正小心翼翼道。
      “当年光武皇帝被贼人追杀,我们这边一个采桑女替陛下引走了追兵,陛下便下旨在这立了庙。”
      什长嗤笑一声,抬刀一指:“去搜庙,必定有刁民藏在里面躲避徭役。”
      “没有,没有藏人!”一道尖锐的女声响起,下一刻戛然而止。
      滚烫的血撒了一地。
      几个手持棍棒的士卒冲入圣水蚕姑庙,凶神恶煞翻找各处,几个少年和孩童被从各处揪出来,哭作一团。
      “神像后面还藏了个人!”
      一人眼尖,三步并作两步跳上神坛,从神像后面揪出一个人,也推了下去。
      搜完边边角角,一群士卒才心满意足压着一群少年和孩童离开了大殿。
      只留下一殿狼藉。
      圣水蚕姑神像悲悯看着大敞的殿门,仓鸮卷着寒风飞入殿内,停在神像肩头,瞪着眼睛转了一圈,又一振翅冲入夜空。
      紫微星微不可查亮了一瞬,又逐渐黯淡。
      不多会,几个童少跌跌撞撞被持着火把的士卒赶了出来。
      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女童看到倒在地上的女人,凄惨哭了一声,想要扑到女人身边,却被身后的少女一把拽住,捂住了嘴。
      女童仰望少女一眼,少女对着女童摇了摇头,用指腹擦拭着女童面上的泪。
      天色已经全黑了,火把噼啪响,一行瘦弱老幼妇孺被士卒驱逐着踏上了守城的路,数百人中只夹杂寥寥十来个青壮。
      中途又加入了几群被驱逐过来的庶民百姓,个个面色惶惶。
      不知何时,队伍里响起一阵细微的哭泣声,士卒也懒得管。
      陈昭这才松开捂着女童嘴巴的手,边上有一个老妪一把揽住女童,哭着对陈昭道谢。
      “多谢女郎救我孙女一命。”
      陈昭能看到老妪稀少的花白头发上附着的虱子。
      她在村子里见过几次这个老妪,姓赵,这个村子大半人家都姓赵,她还曾经用雁肉与其换过粟米。
      陈昭微微摇头:“无碍。”
      看着陈昭镇定的模样,赵老妪一直怦怦跳的心也不禁略微安稳了些,抱紧了仅剩的小孙女,抹起了眼泪。
      “县中使君要让咱们去和大贤良师打哩大贤良师那是神仙投胎的人物,能呼风唤雨,怎么就成了反贼呢打神仙不得好死,咱们哪能打得过神仙呢”
      阜城县属于翼州安平郡,翼州盛行太平道,教众无数,百姓多有信奉太平道者。
      陈昭心中暗自叹了口气,下意识摸摸藏在怀中的匕首。
      也不知她这点跟着村中猎户学了半年的武艺能不能帮她活过此次黄巾贼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