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三国] 明君养成计划

  • 阅读设置
    第135章
      小皇帝:!!!
      哇!不愧是颍川荀氏!就是厉害!
      原本只是客套几句的杨太傅:……
      在年轻人面前还是不能有太多弯弯绕绕,一不小心就把自己也绕进去了。
      但是看他们家陛下听的津津有味,那就让他俩先说着。
      杨彪无声叹气,继续默算将曲辕犁推广到各州郡后一季能多耕多少亩地。
      近些年天灾频发,他相信接下来可能依旧多灾多难,却不信天上有神仙会关注凡间的争端。
      东西都是好东西,神人入梦是假,这小子自个儿琢磨出来的是真。
      荀仲豫于颍川隐居多年,隐居就得耕种自给自足,父子俩都不是不通农务的人,年轻人脑袋瓜灵活为求省事儿琢磨出好用的新犁也不是不可能。
      世家颜面重要,养活兵民的钱粮更重要,少年郎还没被礼教影响成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地步,一书千金拿去卖钱他也能理解。
      可是曲辕犁如果真的和他说的一样好的话是真的能造福天下苍生,如今各路诸侯拥兵自重,这时候造福天下苍生也就意味着他没法凭借曲辕犁带来的好处压其他人一头。
      他信得过荀慈明的人品,也信得过荀氏的家风,但人总是会变的。
      地方牧守都在想法子壮大自身,荀氏在局势的裹挟下为求自保也不得不跟着壮大自身。
      太守不是那么好当的,州牧更不是那么好当的。
      他只问一句,这小子琢磨出好东西要分享给全天下的事情并州知道吗?
      杨彪一边想着百姓苦甚能救必须救,一边又想若各路诸侯都能有此农具提升实力必定打的更厉害,心中天人交战越想越纠结,实在不知道到底怎样该更好。
      天下乱成这样,如果必须要选出一个权臣来辅政,他私心更偏向此人出自荀氏。
      袁绍袁术之流他已经看透了,之前讨董联盟中的其他人也是,要么空有勇武没有谋略要么运势输人一筹,如果非要从那些人中选,他宁肯让眼前这位行事莽撞却有赤子之心的小将军站到台前。
      看他一书只卖千金还能把曲辕犁献至朝堂就知道这小子被荀仲豫教的极好。
      父子二人皆为君子,至少在人品上就比那些乱七八糟的家伙强的多。
      杨太傅心情复杂,最终还是决定尽人事听天命。
      就算没有曲辕犁也挡不住诸侯混战,有了曲辕犁好歹能让能耕种的百姓多留些粮食,能让民间少些饿死的人。
      只要有一个人因为曲辕犁活下来,让官府去推广曲辕犁就值得。
      旁边,小皇帝听荀小将军侃侃而谈满心都是飞去并州看看,可惜他不会飞,“荀公大老远过去还将并州治理的那么好,真是太辛苦。”
      荀晔替他们家叔祖谦虚,“都是为臣者分内之事,当不得陛下如此夸赞。”
      其实心里:当得当得,继续夸继续夸。
      杨太傅耐着性子听俩小家伙聊,等他们聊尽兴了才放下茶杯温声道,“曲辕犁足以造福天下百姓,小将军进京前可曾和家中长辈商议?”
      “商量了,没有意外的话信件这两天就能送到叔祖手中。”荀晔重重点头,顺便把准备好的曲辕犁图纸奉上,“太傅您看,这就是新犁的所有部件。”
      杨彪:???
      这能叫商量?
      说你莽撞还真不冤枉。
      杨太傅被这话弄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看着手里详细的找个工匠就能复刻的图纸又是一声长叹,“小将军心怀苍生,真乃大汉百姓之幸。”
      虽然已经决定揽下和王司徒交涉的活儿,但是还是觉得要写封信快马加鞭送去晋阳,总得让老伙计知道他们家傻小子孤身在颍川有多好欺负。
      兵强马壮不意味着不好欺负,那吕布武力天下无双,照样被董卓使唤的不像个武将。
      他知道这么说不太好,但是为了老友着想,还是派个能智斗的来坐镇颍川吧。
      不是说他们小将军不好,而是被教导的太好了,好到和这污浊的朝堂格格不入。
      唉,怎么就生在了这个世道。
      也就是荀晔没有读心术,不然他、他有读心术也不会和当他是小傻子的杨太傅分析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颍川有能斗智的谋士,他们颍川现在的谋臣团队不比并州差,肯定是分析过利弊确定此举没坏处才让他带着东西进京。
      这不,杨太傅现在觉得他人傻好欺负,以后他和别人起冲突的话太傅肯定下意识觉得错的是别人。
      他只是个愣头愣脑的冒失鬼,他能有什么坏心?
      定是旁人要欺负他!
      小皇帝不明白他们家太傅为什么心情低落,身为一个好小辈不能让气氛变冷,于是再次勇敢的扛起和荀小将军寒暄的重任,“天色不早,小将军路上辛苦,明早还要上朝,快回驿馆歇息吧。”
      刚才说的已经差不多了,他的应对之策便是让小将军回去歇息。
      王司徒不是个好人,必须养足精神再和他吵架。吵输了的话他会气的好几天吃不好睡不好,为了他能吃饱睡饱长成大高个儿小将军也不能输。
      别问他为什么会觉得上朝就会吵架,问就是肯定会吵,没有理由。
      就王允现在的行事作风,没事儿也得揪出点事情来好显得他那个司徒当的好。
      哼,他已经摸出规律了。
      荀晔进宫的目的已经达到,听小皇帝这么说麻溜儿的起身告辞。
      带来的两张犁都给陛下留着,陛下这两年人小力弱用新犁,过两年长大了想练力气就用旧犁。朝廷的工匠手艺更精湛,要是有更好的改进记得和他说一声就行。
      当然,他觉得他给的已经是最佳方案,再改也改不出更好的版本。
      小皇帝目送期待了好些天的荀小将军走远,等到看不到人了才依依不舍的回来坐下,“太傅怎么了?小将军有哪里说的不对吗?”
      杨彪摇摇头,将曲辕犁的图纸和那摞精装五经放在一起,然后才低声叹道,“说的没有不对,错的也不是他。”
      是这世道不让好人当好人。
      第79章 一女嫁二夫
      *
      荀小将军风风火火的进宫又风风火火的出宫, 完全没有遮掩行踪的意思。短短半天时间,整个朝堂都知道他已经到了京城。
      司徒府,王允皱紧眉头坐于案前, 想到那个荒诞不经的荀氏小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已经让荀慈明去并州当州牧,荀氏却依旧贪心不足还要染指豫州。染指豫州就染指豫州,大过年的还要进京给他添堵。
      别说什么镇压了颍川境内的黄巾余孽要来请功, 货真价实的功劳写成奏章送到京城没人会拦着不给他升官, 特意带上吕奉先那个煞神进京是信不过谁?
      荀慈明要脸不敢做的太明显就让未加冠的小辈来胡闹, 小辈的名声就不要了吗?
      简直荒唐。
      “司徒大人, 荀家那小子带了两辆马车进宫, 不知道他车上装的是什么。”执金吾何斌说完, 转身看向旁边的卫尉张喜,“张大人可知那马车里有什么?”
      张喜点点头,回道,“两辆马车两张耕犁, 我已派人去盯着,稍后便能知道他带耕犁进京是什么意思。”
      旁人进京送礼带的都是奇珍异宝, 他倒好, 旁的什么都没有就带两张耕犁,就算天子只是个摆设也不能把耕犁当贡品好吧?
      司徒大人说的不错,荀氏那小子果然荒诞不经。
      王允掀起眼皮,“只有两张耕犁?”
      张喜非常确定,“只有两张耕犁。”
      车上带了什么都检查的一清二楚, 如果还有别的那只能是随身携带了。
      进宫之前要层层盘查, 只是天子着急见人, 他的人回话说那小子刚到宫门就被等候已久的小黄门带走了,不清楚身上有没有带别的东西。
      不过就算冬衣臃肿还有斗篷也藏不住大件, 大概率什么都没带。
      王司徒若有所思,“不应该啊。”
      荀明光那小子进京背后肯定有荀慈明那老小子指点,大过年的没点想法不会折腾这一趟,所以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张喜和何斌对视一眼,为了不打断司徒大人的思路都没有出声。
      董卓死后朝堂大换血,他们二人一个卫尉一个执金吾,都是王司徒提拔上来的官。
      卫尉负责宫城巡逻以及检查门籍,执金吾徼循京师禁备盗贼,和守卫于宫禁之内的卫尉互为表里。
      进京要经过执金吾的查验,进宫则要经过卫尉的查验,只要这两个位置上都是亲信,即便还有个能贴身保卫天子的光禄勋不肯合作也不影响王允掌控京师。
      王司徒已是知天命之年,年轻时遭宦官迫害多次下狱可谓是久经磨难,五十多岁便已经显出老态。
      不过权势养人,执掌大权的感受太过美妙,愣是让王司徒从垂垂老矣恢复成了精神饱满的状态。
      王允自认没有人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捣鬼,尚书台尽在他的掌握之下,宫里教导天子的太傅杨彪不争不抢,天子本人年纪尚小无法掌权,荀氏那小子进宫究竟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