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 阅读设置
    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第81节
      平时大家都是在第六教学楼上课和自习,然后在教学楼、兰园宿舍和兰园饭堂这不到一百米的范围内三点一线来回活动。
      在第一轮集训结束后,隔壁宿舍的两个女生也离开了,只剩下来自上都的高三女生邱丽婷。
      于是平时她们也会跟邱丽婷走在一起上课和吃饭。
      到这个阶段只剩下二十多人,其中会产生5位学生参加ipho。
      往年的6-13名学生会出战apho,但是因为今年不参加apho,于是入选国家队的名额又少了一半。
      今年的竞争程度也明显更加激烈。
      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兼之都是有天赋有才华的孩子,在这种全国竞赛的环境下更是不会轻易认输。
      只不过从小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孩子也很纯粹,竞争是一回事,但平时在班上也还比较融洽。
      经过前面的cmo和cpho决赛,俞妙则和南荣敏就注定是集训队中最瞩目的存在。
      跳级上来的学生,双修数物学科,且两个学科都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进入集训队,一轮考试的成绩更是很不错。
      今年的集训队就有去年进入国家队获得金奖的学生,但这样的成绩比集训队中的二战学生都为之注目。
      也绝对不会有人敢因为年龄而轻视她们。
      只是有人背后讨论她们,觉得她们同时参加两个学科的集训,真的不会受到影响吗?
      可是赛委会和老师都没有意见,其他学生有什么想法也就只能在心里憋着。
      竞赛从来都是优胜劣汰的竞技场,只要有能力,并不会受到外因的影响。
      在集训期间还安排过高校老师来进行讲座,尤其是在二轮选拔期间,又是一个升学热。
      学生们也会悄悄讨论起自己选择的学校和专业。
      俞妙则才知道,原来邱丽婷在高二的时候就已经通过生物竞赛保送到上都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今年来参加物竞就纯粹是刷奖项。
      在饭堂吃饭的时候,她们偶尔也会和男生那边聊聊天,毕竟说不定就是未来的同学。
      只不过是南荣敏未来的同学比较多,俞妙则未来的同学一个都没有。
      看起来这一届物竞生都不太热衷航天方向。
      下午上完课从第六教学楼出来,外面又开始下起雪水。
      俞妙则作为南方孩子,来到海市参加集训后才生平第一次见到下雪。
      最初对下雪天的新奇过后,俞妙则就没那么喜欢雪天了。
      每天还没到下课的时候,外面的天都黑了,她们踩着地上的软雪走到饭堂,才感觉外面呼啸的寒风逐渐停下来。
      俞妙则和南荣敏、邱丽婷排着队打完饭,然后在靠近窗口的短桌坐下吃饭。
      “又快要选拔考试了。”邱丽婷吃着卤鸡腿跟她们小声讨论起,“本来我是想冲一下今年的apho的,现在ipho也是没什么希望了。”
      主要是在留下来的二十多个学生当中,既有去年的金牌,又有天才中的天才,衬得其他人都变成天菜了。
      再加上进到国集的学生都
      是保送名额到手了,在高手如云的国集,进不到国家队也不算太遗憾。
      于是邱丽婷又问起她们升学的事,问她们是准备正常完成高中学业,还是进大学读预科。
      俞妙则和南荣敏的升学目标都很一致,就决定明年二月进上都大学读预科班。
      然后又提起下半年的安排。
      南荣敏问她:“对了,妙妙,你下半年有什么安排吗?要不来海市玩吧。”
      “也……好呀。”俞妙则想了想就点头。
      算上国家集训队,她已经来过三次海市了。
      但如果再加上漫游未来的两次经历,那就是五次。
      可事实上她对海市的印象还是不太深。
      只是因为这是南荣敏所在的城市,也是曾经的她在未来上大学的城市,所以她对海市就有一种天然的好感。
      正好下半年肯定是有空的,那就去海市找南荣敏玩吧。
      邱丽婷说羡慕她们,毕竟等到九月份她就要苦憋地上大学了。
      还在辛辛苦苦准备高考的学生还期待着大学,羡慕着大学生的自由自在。
      但是她们这些拿到保送名额的学校,对未来就既有憧憬和期待,也有对成长的担忧。
      尽管都是学校,但大学和高中就是存在本质的区别。
      吃完晚饭后,她们就迎着外面像钝刀子割肉一样的冷风走回到宿舍。
      选拔赛前这两天晚上都不用上课,她们洗完澡后就拿着题目坐在被窝里看着,然后讨论着今天做完的题目。
      夜里太冷,她们挤在同一个被窝里,盖着厚厚的被子,就觉得特别暖和。
      “等到春暖花开,就不冷了。”南荣敏蜷缩在被窝里小声地嘀咕道。
      等到春暖花开,她们就应该正在参加数学国家集训队了。
      俞妙则迷迷糊糊地睡去,在大冬天这样贴贴着睡觉确实很温暖舒适,就像是被包裹在软绵绵暖呼呼的大云朵里面。
      接下来是选拔赛。
      和前面的几场考试相同,上午理论考试,下午实验考试。
      之前在cpho决赛的时候,俞妙则的理论题是第一名,但实验考试的成绩却稍逊南荣敏。
      到国集时,她们的考试成绩也是很焦灼。
      直到最后一次选拔赛出成绩后,俞妙则终于以理论和实验的双重第一获得物理国家队名额。
      南荣敏也紧随其后而上。
      最后一天是对新鲜出炉的五位国家队成员进行采访,这时距离新年已经只剩五天了。
      俞妙则回到荣城时,要回荣城实验中学将一部分学习资料带回家。
      在荣城机场下飞机后,俞淳阳开着大伯的车来接她,然后送她到荣城实验中学。
      这个时候学生们都已经放假了,只有值班校警还在学校巡逻。
      俞妙则提前联系杨老师,然后杨老师过来带她进去。
      俞淳阳开着车到校门口停下,看见挂在校门上的红底黄字横幅,发出惊叹声:“妙妙,你们学校挂着你的名字。”
      从车窗探出头,果然看见那醒目的横幅。
      [热烈恭贺我校高一学生俞妙则进入物理奥赛国家队]
      就好像要是有一个从校门前经过的路人没看到这个横幅,那都一定是横幅挂得不够显眼醒目。
      不过学校的速度也是真快!
      物理国家队名单是前天公布的,而且还是在寒假期间,今天学校就已经挂上喜报了。
      下面一行才是宣传本校有十九名同学进入五大学科的国家集训队。
      物理国集和化学国集都刚结束,信息冬令营应该是在三月中结束,数学国集是在三月底,化学是在三月底到四月中。
      看来化学那边是没有收获,暂时只有俞妙则这个独苗苗。
      俞妙则已经习惯了这种待遇。
      看见杨老师从校警室走出来,俞妙则就下车过去。
      杨老师也是笑容满面地恭喜她在物理国集取得好成绩,然后拿着钥匙开了竞赛班教室。
      俞妙则将上学期留在竞赛班教室的知识提纲和其他几个科目的书本都带上。
      本来她的初中生涯就已经比其他同学少了一年,没想到她的高中却也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老师,谢谢你。”从教室出来,俞妙则就对杨老师说道。
      她很感谢杨老师在她初一的时候就将她带出来,给她规划好每一步。
      否则她现在应该还在读着初三,还在准备着中考。
      杨老师便只是笑着拍了拍她的肩:“加油,好好考试!”
      作为数竞老师,杨老师自然也希望俞妙则在奥数再折桂枝。
      “我会好好努力的。”俞妙则便道。
      俞淳阳帮她将课本搬上车,俞妙则就挥手跟杨老师再见。
      她先将课本搬到大伯家,这几天也先住在大伯家,等到除夕前一天才跟着大伯一家一起回城阳。
      晚饭的时候,大伯母让俞淳阳这几天多带妹妹出去玩玩,别一到放假就待在家里上网。
      俞淳阳满口答应。
      到第二天俞淳阳就说带俞妙则出去吃火锅。
      寒冷的冬天确实很适合吃火锅,俞妙则很开心地答应了。
      俞淳阳拿着大伯的车钥匙出门,开车后俞妙则就坐在车后座,系上安全带后就问他:“哥,我们是要和嫂子一起出去玩吗?”
      “秋盈放寒假就回家了。”俞淳阳道。
      俞妙则点点头,那就不是带她当电灯泡和挡箭牌。
      哥哥最近还挺好的!
      俞淳阳就带着俞妙则到大家乐园。
      这里和俞淳阳的学校只有一河之隔,他说他经常和同学朋友过来吃饭。
      大概作为吃货的俞妙则也会喜欢的。
      大家乐园的主推就是海鲜粥,将海鲜倒进米粥里煮开,将海鲜吃掉后再把牛肉放进来煮,最后再吃米粥。
      海鲜火锅很美味,煮出来的粥也很鲜甜。
      旁边还有一个蒸笼,可以将海鲜放进去蒸熟。
      蒸出来的虾和生蚝也很好吃,白贝和蛤蜊则是倒进粥中煮出甜味。
      煮熟的牛肉捞起来,只是蘸着酱油和蒜泥、小米辣调成的酱汁,就已经特别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