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北宋穿越指南

  • 阅读设置
    北宋穿越指南 第714节
      愤怒之余,这些豪族带着军队加入源为义,同时又暗中向朱孝忠通风报信。地方豪族试图借明军之手,把源为义这杀千刀的先干掉。
      夏余庆领着三百沙门岛士兵,人人穿着中型甲胄,翻山越岭朝源为义摸去。
      奔袭距离其实并不远,即便是在山里绕来绕去,把弯弯绕绕的山路都算上,全程也不过才二百余里而已。
      其直线距离,其实只有四五十里。
      中途遇到不少逃难百姓,以山谷地带的农民居多。
      他们都是被源为义的凶名吓跑的,扶老携幼躲进山里。他们遇到明军也疯狂逃跑,后来发现明军不追赶抢劫,于是就不再害怕了,甚至还有人愿意做向导。不要任何赏钱,发两袋粮食就行。
      这些沙门岛士兵,自然称不上文明之师。
      他们不胡乱劫掠,纯粹是看不上那点财货,农民一个个都穷成啥样了……
      入夜。
      一个刚招募的向导,指着前方说:“翻过这座山,就是我们的村子。中午的时候,有很多武士来抢劫,粮食和耕牛他们全都要,还抢走了很多村中妇人。”
      夏余庆对身边军官说:“老四,你带几个人和向导,不着铠甲轻装而行,去查清楚敌军的扎营处。速去速回!”
      “是!”
      大约过了两个小时,这军官回来报信:“敌军已经过了村子,在一处山间洼地扎营。人挺多的,那处洼地都挤不下,山坡山脚到处都是人。没什么像样的营寨,只是插了些木条防备野兽。”
      “守备可森严?”夏余庆问。
      这军官笑道:“只在各处有放哨的那些哨兵也在睡觉。”
      夏余庆说:“立即杀过去务必在天亮前赶到。”
      ……
      源为义虽然名气很大,但他只打过一次像样的仗,也即联合法皇军队干掉自己二叔公。
      其余时候,不是给白河法皇做侍卫,就是给老丈人做庄园保安。顺带着,帮白河法皇搞搞强拆,帮老丈人镇压一下刁民。
      他手里的栋梁武士团,全部继承自养父(叔父)!
      既然没有像样的战功,也没指挥过啥大战,源为义想要笼络那些武士,就必须想想别的法子。
      带着武士们抢劫,自然见效最快。
      出了京畿,这一路抢过来,果然士气如虹。就连那些农兵,都分到少量粮食,愿意给源为义卖命。
      夜色降临,营中依旧热闹。
      那些武士和农兵,正在清点白天的战利品,幻想着到了石见国城再干一票大的。
      不时传来嬉笑声,那是贵族和高级武士,正围绕着篝火喝酒聊天。
      喝得醉醺醺之后,各自回营嗨皮,自有沿途掳来的少女侍寝。
      他们的后勤已经“牲畜化”,全是抢来的牲畜,就连耕牛都用以驮运粮草。
      源为义也回到自己的军帐,在那帐中有个美女。这并不违反规定,军中可携带桂女,也就是营妓。
      眼前这个女子,却非抢来的普通桂女,而是备后国豪族所进献。
      由于生得美丽,源为义甚至打算带回京城做姬妾。
      为何说美呢?
      首先,有一头漂亮的长发,散下来能盖过膝盖。这不是平民女子可以拥有的,因为需要日常维护,就连洗头发都要挑选黄道吉日。
      其次,眉毛修得好。被刮掉的眉毛,看不到什么青茬子,两团眉豆点得格外漂亮。
      再次,牙齿也染得好。虽然年龄还小,染齿的时间不久,但牙齿已经黑亮,笑起来格外动人。
      最后,五官端正。把铅粉抹上之后,整张脸白皙艳丽,配合黑齿、蚕眉简直就是绝色。
      完整描述此女,即拖着一头过膝长发,整张脸惨白无血色,眉毛只有两团黑点,咧嘴一笑满口黑齿。
      不要觉得离谱,这里的任何一条,都不是平民可以做到的,背后无不彰显着经济实力。
      折腾一阵,源为义抱着美女沉沉睡去。
      枕戈达旦?
      别说盔甲了,他连衣服都没穿,一番原始运动已累得够呛。
      也不知睡了多久,此起彼伏的呼喊声,把源为义从梦中惊醒。
      源为义蹭的坐起,边穿衣服边喊:“出了什么事?”
      一个武士奔来,气喘吁吁说:“唐人……唐人杀来了!”
      源为义惊慌穿好衣服,已来不及穿戴铠甲,挂刀持枪就往外走。
      举目四望,只见山上山下,到处都被引燃。无数武士和农兵,正在朝南方奔逃,根本就搞不清来了多少敌人。
      喊杀声和哭嚎声越来越近,源为义愈发惊恐,也顾不得账中美人,叫上几个亲信武士也没命狂奔。
      夏余庆手里就三百甲士,而源为义的兵马则多达六千。
      此时此刻大明将士喊着临时学会的日语,一路狂呼追赶:“跪地不杀,跪地不杀……”
      那些农兵本来就营养不良,好多还患有夜盲症,胡乱逃跑一阵,听到喊声便放弃抵抗,成片成片的跪伏在地上。
      源为义带着几个武士,翻山越岭逃至天明,感觉后面没有追兵了,才心有余悸的坐下休息。
      一个武士心惊胆战道:“那些唐人士兵都是鬼武者,肯定拥有鬼之一族血脉,所以才能在群山之间黑夜作战!”
      源为义握刀点头:“肯定是这样。”
      他们退往南边最近的村落,陆陆续续又有溃兵回来。
      山区可供行走的通道不多,零散士兵可能会遇到野兽。因此溃兵在摆脱追击之后,都离开山林顺着山路走,自然而然就跑来跟源为义汇合。
      连续好几日收拢溃兵,六千兵马只剩一千多,这让源为义愤怒又惊恐。
      他不敢再进军,选择后退到豪族地盘,勒令地方豪族贡献军粮。
      夏余庆只俘虏不到两千人,剩下的日本武士和农兵,战死者其实很少,大部分都逃进四处山中。
      把俘虏全都集中起来,夏余庆说道:“石见国的武士和农民,你们可以各自回家了,还会发给回家的口粮。”
      立即有数十人奔出,对夏余庆感激涕零。
      相比起大肆劫掠的源为义,这些被俘的石见国士兵,都觉得大明将军太仁慈了!
      夏余庆又说:“武士全都过来。”
      一群武士连忙上前。
      夏余庆笑道:“回到石见国城,给你们的家人写信,让他们拿粮食或布匹来赎人。”
      武士们一听可以活命,同样感恩戴德。
      家里富裕的也不闹了,安安心心做俘虏,反正可以被赎回去。
      但也有穷困武士,搁那儿唉声叹气,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命运如何。
      其实也挺有前途的,无法赎回的武士,会被留下来做监工,监督矿工开采石见银矿。个别佼佼者,还会被留在石见国公地,担任大明海外军团的公地武士。
      这个时候的日本,武士还没有泛滥,都属于可用人才啊。
      三百大明甲士,就这样押着近两千俘虏,大摇大摆返回大森山地区。这里是石见银矿所在,北边谷地是自耕农,南边谷地是和尚地盘。
      夏余庆挑选家中贫困的武士俘虏,带着他们一起去找和尚聊天。
      胆敢反抗的和尚,全部抓去挖矿。
      麻溜投降的和尚,则交给薛道光做徒弟,今后就在大森山附近修道。和尚们的庙宇,也原地改为道观,这里很快成了薛道光的道场。
      此举在日本惊世骇俗,附近豪族听说之后,皆称朱孝忠是天魔转世。
      夏余庆夜袭击破源为义偏师时,朱孝忠亲率两千兵马,朝着平忠盛的主力而去。
      平忠盛就谨慎得多,而且军纪更好,没有暴露出太多破绽。
      朱孝忠打算正面将其击败,这也更利于抓捕俘虏挖矿,夜间打仗能逃走的溃兵太多了。
      “前面山谷,发现了唐人骑兵!”
      “再去打探,全军扎营守御,把两侧的山岭也占了。”
      平忠盛还不知道源为义兵败,这里距离石见国城不远。
      他打算在此跟明军结营对峙,等待源为义带兵从东边杀出,然后把明军堵在山谷里前后夹击。
      第733章 不讲武德
      不管是坚守城池,还是结营对峙,都不能一味死守,因为士气会下降得很快。
      于是,平忠盛在对峙次日,就按规矩出去挑战。
      平安时代之前和平安时代早期,由于存在对外战争,日本以军阵作战为主。而且拥有一股中央军,士兵需要定期训练阵法,还大量存在弓弩,远程火力决定战斗力。
      迁都平安京之后,由于承平日久,中央军渐渐没了。
      日本军队只在东北方,保留着少量军团武装。
      而广大地区,则是以豪族武装为主。
      战争规模变小,甚至农兵都懒得征召。往往是一个骑马武士,带着他的一群郎党出动,那场面跟社团火并差不多。经常以单挑决定胜败,“一骑讨”变得越来越流行。
      如果是上千人的对战,也有非常严格的流程。
      首先,穿着大铠的武士,骑马对射弓箭,并不近战厮杀。
      接着,大铠武士派出自己的郎党,也就是那些步战武士,进行小规模的武士混战。
      最后,双方农兵冲上去,乱七八糟的一通对殴。
      大铠武士只跟大铠武士交手,他们不屑跟普通武士过招,甚至都懒得去砍杀那些农兵。
      如果你是一个农兵,竟然敢对大铠武士动手,那你就是不讲武德要受惩罚的。
      只见日军的营寨大门开启,平忠盛穿着大铠最先出来,身后是一群郎党武士跟随。再后面,又是一大群大铠武士,骑马带着各自的郎党列阵。
      随后才是一大群农兵,排列成乱糟糟的队形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