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北宋穿越指南

  • 阅读设置
    北宋穿越指南 第612节
      当然,双方互相忌惮,谁也讨不得好,最后另立了一个傀儡。
      ……
      哈尔滨的金国朝廷太远,燕京的完颜宗望又养寇自重,登莱明军前后劫掠一个月,洗劫了三处盐场居然没遇到啥像样的抵抗。
      那群混蛋,却抢越顺手!
      这回却是动真格,赵立带了数千步兵过来,全体在旅顺口登陆。
      此时还没有旅顺这个名字,一般称为铁山,那里有铁矿,偶尔还能发现金子。
      夏余庆尚未下船,就见前方燃起烽烟。
      那是“镇东海口长城的烽火台”其起用了,辽国当年为了跟渤海国作战,在此修筑了绵延七十余里的长城(从旅顺口东北边,一直修到大连湾)。
      一座又一座烽火台,点燃浓浓狼烟,但可供调动的士兵却不多。
      灭掉渤海国之后,辽国陆续向辽东半岛移民十几万人。但辽末大乱,饥荒和战争导致人口锐减,甚至可以用“十不存一”来形容。
      后世的整个大连地区,目前已不足万户。
      女真军队数量不多,全部驻守在化成县(金州)和化成关(大连湾),挨着复州那边还有一个顺化营。其余地方的守军,全是歪瓜裂枣的汉军和渤海军。
      “炮击!”
      薛道光带回来的六艘大船,已全部安上铁炮,在旅顺口朝着长城烽火台开炮。
      夏余庆已经升为什长,带着自己手下的士兵,跟随登莱兵往岸上冲。
      这里没有盐场,只有长城和村落。
      烽火台附近的长城,仅十多个汉兵驻守,遭到炮击直接逃跑。他们顺着长城,朝更东边的烽火台跑去,此地距离女真兵驻守的化成关还有五十里。
      赵立、宋江带着军队,迅速占领烽火台,又顺着长城往前冲。
      连夺三处烽火台,攻占二十多里的长城,登莱兵终于不再冲杀。他们累得气喘吁吁,依托长城的防御工事,等着三十里外的敌人聚兵来攻。
      而夏余庆所在的沙门岛军队,则顺着友军已经占领的长城,在长城两侧地区四处搜捕当地居民。
      只要把百姓全部掳走,这里的守军就不能原地征粮,今后只能从化成(金州)那边调运粮草。
      海边上,山谷中,陆陆续续燃起大火,那是沙门岛士兵在烧毁民房。
      “三哥,那边有个大村!”
      “过去看看。”
      铁山东麓有条小河,夏余庆在沿河地带发现一处村落。
      但村民们全跑了,而且从房屋情况来看,三分之一的民房已经荒废,估计是受到辽末大乱的影响。
      搜寻一阵,没找到人,却在半山腰发现冶铁作坊,而且在河边捡到淘金工具。
      “这里有金子!”士兵们大喜。
      虽然抢来的战利品,需要全部上交,然后再集体分配。但上交的战利品越贵重,他们的战功也就越大。
      夏余庆连忙跟另外两个什长碰头开会,各自确定搜寻方向,不多时便发现蛛丝马迹。
      这里的百姓带着钱粮牲畜逃跑,必然留下脚印,甚至有人慌忙中掉落财物。
      三十多个沙门岛士兵,一路搜寻进山,竟然遭遇伏击。
      那些村民拿着自制的刀剑,从山道两边朝士兵们冲来。但是,他们没有弓箭,也没有甲胄。
      “结阵,结阵!”
      夏余庆大喊之时,士卒们已经靠过来。
      完全出乎村民的预料,被伏击的沙门岛士兵,面对数倍于己的伏兵,非但没有被吓得溃逃,反而无比冷静的迅速结阵。
      经历过物理意义的“弱肉强食”,他们早就习惯了被伏击,迅速靠拢反击已成为本能。
      弓箭手躲在阵型中射箭,长枪手保护着队友,镗钯手并未取消,不断推开试图冲入阵中的村民。
      交战仅仅几分钟,一百多个村民,就被三十多个士兵杀溃。
      陆续抓到数十个俘虏,夏余庆问道:“可听得懂我说话?”
      无人回答。
      “按着他的手!”夏余庆指着一个俘虏。
      一刀斩下,尾指断落。
      惨叫声中,夏余庆再问:“可听得懂我说话?”
      不等对方回答,又是一刀劈去。
      那俘虏恐惧大呼:“能听懂,能听懂!”
      但已经晚了,无名指又被砍落一根。
      在这些俘虏的带路下,夏余庆很快找到村民的藏身处。但依旧没人,而且逃得很匆忙,许多粮食都来不及带走。
      “追!”
      半个小时之后,就把村民给追上,那些人赶着牲畜、带着钱粮走不快。
      “将军饶命!”一个中年男子,带着诸多村民跪下。
      夏余庆说:“只要老实跟我们回山东,就不会胡乱杀人。”
      “是,是,一定老实。”中年男子连忙表态。
      这个村落,竟有四五百人,在人口稀缺的辽东半岛极为罕见。
      夏余庆仔细询问,才知道是铁矿、金矿的原因。他们不用缴纳赋税,但每年都要向官府上交一定额度的生铁和沙金。
      下山之后,士兵们开始四处点燃民居。
      那中年男子苦苦哀求,居然从一处宅子当中,取出来一箩筐的书籍。
      夏余庆惊讶道:“你还读过书?”
      中年男子说:“实不相瞒,在下的祖上,乃西夏皇后之属官。当时西夏皇后、数十官吏、上千庶民,被辽国迁徙至此,打散安置在这方圆百里之内。因思念故国,我等皆改为姓夏。”
      “那是你女儿?”夏余庆指着一个少女。
      中年男子说:“正是小女。”
      夏余庆说:“我也姓夏,你还是改回祖宗姓氏吧。”
      沙门岛的军官,可以优先抓阄讨老婆。
      就算夏余庆抽不中这位少女,也可以在主将的允许下,跟抽中者进行协调。他自负读书人,看不上寻常村妇,这个女子却合他心意,愿意拿出几个月军饷跟人交换。
      夏余庆安抚未来老丈人说:“登莱多有金矿铁矿,伱们都是会冶铁淘金的,去了山东必不受虐待。已经嫁人的女子,也不会跟丈夫分离。”
      “多谢将军提醒。”中年男子总算舒了一口气。
      继续这么劫掠下去,就算完颜宗望全力防守,那也是防不胜防的。
      金国估计会下令沿海居民后撤,靠海十里的区域都不准住人……
      第625章 耶律余睹南奔
      兀纳河畔,肉眼可见前方的可敦城。
      耶律余睹、石家奴、拔离速三人,统率一万多骑兵来征讨耶律大石。
      为啥会让耶律余睹做主帅?
      因为金国出兵仓促,军队不够,军粮也不够。需要借助耶律余睹的名气和人脉,让草原诸部出兵配合,顺便沿途提供粮草。
      几个骑兵飞奔回来,跪在石家奴面前说:“元帅,可敦城是空的,附近草场也没人。”
      “知道了。”石家奴面无表情。
      耶律大石已经跑了,茫茫漠北可上哪找去?
      因为联络到大明一起出兵,耶律大石比历史上提前发动,袭破了金国的北方二营。
      那是金国控制呼伦贝尔草原的据点,被耶律大石拔掉之后,再也无法实质掌控此地,只能收买草原部落来间接控制。
      现在金国的情况是,吴乞买和哈尔滨那边的朝廷,掌控整个东北地区。
      完颜宗翰的云中枢密院,掌控内蒙古草原和山西北部。
      完颜宗望的燕山枢密院,掌控燕山地区和河北北部,并可获得东北粮食供应。
      耶律大石拔掉北方二营,激怒的并非金国朝廷,而是盘踞在山西大同的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怒而兴兵,给哈尔滨的朝廷打了声招呼,便立即派遣精锐骑兵前往漠北征讨。
      精锐女真骑兵,确实无往而不胜,一路往北所向披靡。
      但是,找不到敌人……
      耶律大石根本就不跟金兵接战,连西辽的国都可敦城都放弃了。
      “哒哒哒哒……”
      隆隆的马蹄声响起,耶律余睹率领千余骑,从东南方快速奔来。
      他这个征辽元帅,在见到副元帅石家奴时,竟然直接单膝跪地:“驸马,草原各部皆愿出兵,但他们说粮食不足,请求朝廷先拨给军粮。”
      “嘭!”
      石家奴一脚踹翻桌案,积攒了两个多月的怒火,止不住的发泄出来:“我让他们给粮,他们竟让我拨粮,真当我不敢带兵踏平他们的部落吗?”
      耶律余睹劝谏道:“骤然袭杀已附部落,草原恐再次生乱。”
      “他们那叫归附吗?征战之时,不出兵不给粮,要他们有什么用?”石家奴越想越气,竟然一脚踹在耶律余睹身上,“还有你,口口声声说自己能压服诸部,却连一个部落都不能带来打仗。真是废物!”
      耶律余睹本来跪在地上,被这一脚差点踹倒,满腔憋屈和愤怒不敢表现出来,反而顺势给石家奴磕头:“驸马息怒。”
      这位驸马,是完颜阿骨打的女婿。
      “明日撤兵!”石家奴拂袖而走。
      再不撤兵,返回大同的粮食都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