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北宋穿越指南

  • 阅读设置
    北宋穿越指南 第571节
      “因为就连你,都打心底不把私造银元当回事,”朱铭见陈东要张嘴辩解,连忙抬手道,“不用争辩,你肯定说自己知道利害,肯定说抄家流放即可。今后可以按你说的那样做,但这次绝对不能轻饶。就一句话,必须让众臣知道,大明不是那个旧宋!”
      陈东依旧固执己见:“臣以为,应当严明法纪。《大明律》既然还没编修完毕,诸多案件就该依照《宋刑统》来。具体案件自可酌情处理,但或有重罚、或有赦免,都该有理有度方能服众。”
      “便说那高世作的妻族,他们对此案毫不知情,大明开国以来也守礼守法,如此飞来横祸竟要被灭族?不但无法服众,还会闹得人心惶惶!”
      “臣建议,如果太子坚持诛族,只诛高世作的父族即可,母族与妻族都应该放过。还有那王、魏两家,他们没有参与造假钱,举族流放就已能震慑世人。别说夷三族,王、魏两家的本族都不必诛灭。”
      朱铭没有立即表态,而是仔细思虑再三,模棱两可道:“我知道了,你回督察院吧。”
      “臣告退!”陈东躬身退下。
      夷三族这件事,好像捅了马蜂窝一样。
      随着舆论发酵,上疏劝谏的大臣,数量已经超过百人。
      越是如此,越不能妥协!
      一可扫除更多旧宋权贵;二可巩固太子之威严;三可改变固有观念,让不能私造钱币的意识深入人心。
      当然,还得适当给群臣一个台阶,在挥舞屠刀时稍微砍偏一些。
      ……
      常朝会。
      五品及以上官员,分为左右两班,朝着皇帝端坐。
      其余官员,整齐站立在更后方。
      御座旁边,还有一只鎏金重锤摆钟。
      讨论完一些寻常政务,朱国祥说道:“近日来,假银元案有诸多大臣上疏,今天就在大庆殿好生议论一番。谁有话要讲,但说无妨,不会因言获罪。”
      群臣都看向首相张根,等待着他来领衔表态。
      可在旧宋冒死直言的张根,如今做了宰相却更加“沉稳”,端坐在椅子上没有任何反应。
      李邦彦不敢胡乱扭头,只是眼珠子左右移动,用余光去观察身边阁臣。
      他也觉得不该夷三族,却又不愿强出头,盼着有人冲锋陷阵。
      高景山病故之后,接任副相的翟汝文站起,手捧笏板说:“陛下,私造钱币自是大罪,但将犯法者斩首弃市即可。即便要行连坐法,也该高世则本人砍头,其家人发配边地为民。此案没必要牵连母族与妻族,也没必要将其父族给杀光。”
      翟汝文表态完毕,种师道也跟着说:“翟相所言极是。”
      年前才补为阁臣的柳瑊,见这两人都发声了,也起身说道:“臣附议。”
      五位阁臣,两人不说话,三人反对夷族。
      张根其实私下劝谏过,但他很敏锐的察觉到,这事儿似乎已不可改变,于是尽量避免皇帝与首相发生冲突。
      李邦彦则属于耍滑头,这是他的惯用伎俩。当初坐视蔡京、王黼恶斗,李邦彦很少发表意见,又悄悄结交各方势力,于是跟所有大臣都关系好。
      接下来是六部。
      六位尚书当中,有四人保持沉默,剩下两人反对夷三族。
      通政院的梁异保持沉默,他身为朱国祥的首席弟子,从来不进行任何政治表态,只是默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通政院下辖的六科,却有几位给事中,强烈反对夷三族。
      而督察院那边,在陈东站出来反对之后,也有近半御史反对夷三族。
      朱铭的脸色越来越黑,除了沉默者,其余皆反对,竟连一个支持者都没有!
      这说明舆论主流是反对的,即便有人想支持太子,趁机获得太子的赏识,但也害怕犯众怒而不敢说话。
      同时也说明,大明新朝不存在党争,几大派系亦无激烈矛盾。
      新朝还在做大蛋糕的阶段,各方都能轻松分享蛋糕,犯不着因为些小事儿闹起来。
      也有身份特殊者,比如石元公。
      他不怕得罪任何人,也愿意支持太子。但石元公跟梁异一样,不便发表任何意见,除非他得到了朱铭的授意。
      秦桧的位子虽然比较靠后,但也属于坐着上朝那批高官。
      西城所遗留问题他早已解决,被正式任命为户部侍郎大半年了。
      此时此刻,秦桧双手握拳又松开,很想借机表现又怕成为众矢之的。
      他已经敏锐发觉,皇帝和太子的心腹元从之臣,今天清一色选择沉默不语。只有陈东属于例外,此人是个疯子可以忽略不计。
      秦桧做梦都想快速升迁,他最初想巴结李邦彦。
      但李邦彦虽然身为阁臣,其实权力并不大,无法提携自己这个侍郎。
      同时他还在巴结翟汝文,可翟汝文过于大公无私,无论什么事情都照章办理。而且此人虽是太子的座师,却故意避嫌跟太子保持距离,眼里只认朱国祥这位正牌皇帝。
      秦桧虽然跟太子是同年,还跟太子有过私交,可如今却感觉很难亲近。
      必须选个好时机认真表现!
      侍郎这个官职确实不低,但秦桧却不满足。户部是一个部门众多的大部,右侍郎设置了两个,前面还有个左侍郎,秦桧只能排在最末位。
      从龙功臣太多,想要脱颖而出,就得整点狠活才行。
      “陛下!”
      秦桧猛地站起来:“旧宋法令太过宽仁,以至于贪蠹横行、宵小遍地,朝廷威严不再而国祚难存。而今大明新朝初立,须得以严刑峻法震慑世人。臣以为,高家、王家、魏家应当夷其三族!”
      此言一出,无数大臣看向秦桧。
      翟汝文更是怒目而视,他不但是秦桧的座师,还是举荐秦桧考茂科的伯乐,使得秦桧从州学教授摇身变成太学正。
      如果没有翟汝文提携,估计秦桧还在地方上蹉跎呢。
      这般密切的关系,秦桧居然玩背刺,公然与翟汝文意见相左。
      对于群臣投来的各种目光,秦桧直接选择无视。
      他已经想明白了,自己跟太子有旧,自己是太子的同年,早就该表明立场做太子党。
      虽然今天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但能得到太子赏识便是值得的。更何况,还有许多大臣选择沉默,其中有大量皇帝、太子的心腹,他以后完全可以跟这些人结交。
      朱铭脸上露出笑容,只是这笑容着实有些古怪。
      朱铭挪了挪屁股,发出一个信号。
      户部尚书钱琛立即站起:“秦侍郎所言极是,如今全国各省府州县,金银铜币多达数十上百种。浙江甚至有当二十钱,是那昏君逃去杭州之后铸造的。货币良莠不齐,还不敢骤然废除,只能用新钱逐渐代替……”
      钱琛越说越激动:“一家缺钱,度日维艰。一国缺钱,积贫积弱。我大明想要强盛,必须整顿币制,而银元则为重中之重。此案若不严惩,恐将危及社稷。只有夷三族,才能被世人记住,让三岁孩童也晓得道理!”
      秦桧听得此言,顿时心中安稳。
      他这次赌对了,太子果然早有安排。
      陈东却是站起来反驳:“假银元案当然要严惩,并无任何大臣反对。今天论的是,到底该不该夷三族。只诛父族就能彰显朝廷法令威严,又何必牵连其母族与妻族?”
      群臣纷纷点头,他们心里就是这样想的。
      毕竟是太子下令严惩,谁又愿意跟太子起冲突?实在是夷三族太过分了,挑战了大家的心理底线。
      而且,他们还害怕成为惯例!
      万一自己今后守礼守法,没有做错任何事。可稀里糊涂之间,女婿被判个夷三族,自己全家男丁都得陪葬,到那时候又找谁说理去?
      秦桧看向慷慨发言的陈东,心中佩服之余,又带着些鄙夷:这人果然是个疯子,身为太子心腹居然反对太子。
      翟汝文配合着陈东输出火力:“敢问太子殿下,私造钱币连十恶都不算,若就此夷其三族,十恶之罪又该如何处罚?”
      朱铭斩钉截铁:“私造钱币,形同谋反!”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十恶不赦之罪,第一条就是谋反!
      第二条是谋逆,毁坏皇帝家庙、祖坟、宫殿、龙脉等等。
      第三条是谋叛,也即叛国罪。
      朱铭终于站起来,转身扫视群臣:“尔等要为谋反之人求情吗?”
      翟汝文说:“未闻私造钱币形同谋反。”
      “今后就是了,”朱铭说道,“只要大明国祚还在,私造钱币皆以谋反论处!”
      第584章 各有所图
      张根坐在班首之位,眼观鼻,鼻观心,仿佛神游天外。
      别看他漠不关心的样子,身为首相其实想得最多。
      在张根看来,太子是在借机立威!
      去年这个时候,皇帝刚刚登基,太子却手握兵权,因此群臣更听太子的。
      仅仅一年时间,基本制度已经建立,朝廷也有效运转起来,大臣们都适应了内阁制。于是众人都以皇帝为中心,至少明面上如此,渐渐不再去想太子的特殊之处。
      私造钱币夷三族的法令,也是出自太子之手,现在居然被群臣反对,站在太子的角度会怎样想?
      屁股决定脑袋,张根便是如此,着眼处完全不同。
      张根并不关注假银元案,他始终担忧“皇帝太子分治军政”的奇葩局面。根本就分治不了,军政大事都是交叉影响的,内阁这边已经非常小心了,生怕做错事会影响到皇帝和太子的关系。
      整天担心这个,啥事儿都会代入,张根很容易想歪,以为太子是在秀肌肉。
      因此张根不敢掺和进来,皇帝和太子之争已经够可怕,再加上一个首相简直难以想象。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的大臣,恐怕不止一个两个,甚至还牵扯进去文武之争。
      比如副相翟汝文,就在帮文官群体说话。
      太子明显是武臣的代表,牢牢控制着枢密院、大元帅府,甚至利用张镗控制了兵部,而且还掌握着整个东京的军队。
      但凡跟军队有关的事情,文臣几乎没啥发言权。
      现在还有皇帝压着,今后太子登基怎么办?
      已经有一个种师道入阁,到时会不会有更多武臣入阁?
      太子去年动不动抄家杀人,今年更是要夷人三族,肯定是被军中习气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