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历史同人] 臣好看,但想换个老板

  • 阅读设置
    第94章
      皇帝本就容不下李元阙,而昨夜近郊之战,只是加快了进程。
      李元阙凝视他片刻,“出尔反尔,无义之至。我不信你,不与你同谋。”
      卓全点头哈腰道,“前面几个闹事的刁民,侍卫正在驱散,陛下尽可安心。”
      如今蒙古使者——拙帖,已被看破身份,被宫中侍卫恭恭敬敬的保护起来。
      等到天色微暗时,他去了城中一家酒楼,找了个安静的包间,给自己点了一桌子好菜,然后把张四支到了外面。
      光渡甚至没有抬头,“你来了?坐。”
      这个眼神,光渡看懂了。
      光渡控制着自己的表情毫不松懈,却藏不住眼神的明亮慑人。
      尾牧朗声道:“此为中原道家至宝,当三气汇聚,古木引雷而入,变震为丽并引来天火淬炼时,便会呈此般木火通明之象,此物可驱辟邪祟,引福缘,只有大福泽之人才能有此机遇。”
      …
      祭台那般情形,都能被他掰扯到天降祥瑞。
      无人敢问出这个问题,皇帝更是离开得仓促。
      李元阙以新鲜出炉的惊人威慑,让许多世家大族在此夜之后,为之胆战魂惊。
      “他怎么会出现在此处?”皇帝喃喃道,“他又对昨晚的事情又知道了多少?难道蒙古与李元阙……”
      皇帝正是心绪不佳,不悦道:“何故停车?”
      他的那双眼沉了下来,压抑黑沉,不见朝气。
      随即虔诚拜服于地,“陛下因祥瑞入梦,而清晨亲临于此,果然在此地得吉祥之兆!又在此处得遇蒙古贵使,这正昭示着我夏国与蒙古之交清正友安,才有此祥瑞之象!”
      若蒙古使者过夜处离得不远,昨夜又如此异动,他怎能不感到好奇?
      等光渡恰好"醒"过来的时候,外面的事态差不多已经稳定。
      李元阙开门见山,漠然道:“门户大开,全无守备,你是在等我么,光渡大人?”
      这句话一出,皇帝沉默了许久。
      这番当场即兴发挥的说辞,显然给皇帝面上增了不少光彩。
      侍卫厉声呵斥、动手驱赶后,外面百姓不满声四起。
      他甚至尽职尽责地晕到了宫中太医过来,给他扎了几针,才悠悠转醒。
      那岂不帝王颜面全无,连威仪都成了笑话?
      光渡吃吃笑道:“王爷,我从来没指望从你这里拿到任何回报——在我告诉你计划那一刻,我就已经自己动手,拿到了所有我想要的。”
      “臣听闻,蒙古使者近日出使我西夏国,道边那人气度奇异,非同凡人,臣斗胆,请陛下一探。”
      而这里是中兴府近郊。
      如果不是李元阙先入祭台,挥起那把斩-马-刀,又还有谁能腰斩祭台中这一等一的高手?
      想必定是会过来探查一番的,只是皇帝也无法确定,蒙古使者已经知道了多少。
      看着皇帝脸色不悦,尾牧连忙补充道:“但观其面相,倒不是逆贼刺客一流,此人目秀而长,必近君王,鼻如狮虎,乃聪明达士也。以此观之,必身份不凡。”(1)
      但对于李元阙本人来说,昨夜他所求皆空,失之极痛。
      拙帖笑道:“如此甚好,陛下爱民如子,合该得此祥瑞之象。”
      皇帝在想,数日前与光渡的太极宫的对话。
      而车外有喧嚣,远远看去,是一群百姓拦在了路上,这些老百姓因担心林火蔓延到村子中,所以提前一步来此,试图灭掉林火。
      经过取舍,便有成长。
      想到此节,皇帝脸皮抽动——昨夜失利之事,怎能让蒙古使者知晓!若成吉思汗知道自己武威不杨,而那李元阙如此神勇……
      因为他的下巴被一把出鞘的刀,一点点逼着抬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尾牧再次求见。
      谁不希望能追随一个缔造神话的将军?为其冲锋陷阵,在浩浩青史上留下自己的一角姓名?而不是被困于斗室,与同泽内乱相残。
      确是一道奇观。
      他心中诸般念头,烧心灼肺的理不出头,不由得轻轻推了推怀里的光渡。
      可是正值虚陇离奇身亡、草木皆兵的多事之秋,就连宫中侍卫也不敢让村民于此多做停留。
      皇帝以文治为尊,并不如何崇尚武艺。
      可是帝王车驾从祭台刚离开没多久,在路上就遭到了拦阻。
      光渡自己慢慢吃着的时候,门开了。
      昨夜,李元阙是唯一大获全胜的得利者,他震慑之人,都会重新审慎地选择起自己的立场。
      ……李元阙这样,真不错啊。
      “王爷,你也不必杀我,我们之后,仍有很多、很好的合作。”
      光渡被迫仰头,露出雪白的脖颈,宛若献祭的羊羔。
      皇帝的声音果然听上去温和许多,“如今火焰未熄,难以移动此树,这样罢,孤先命人协助百姓,于此古树周围砍出断火带,防止火势蔓延,再留守二十名侍卫,于此地看护此树,待火熄灭之时,孤当邀请可汗贵使,一同前来带回此天赐祥瑞!”
      这正合光渡之意。
      他今晚确实不能进宫……他还有人想见。
      阵痛之后,必有反思。
      而李元阙此人如今看来,算得上是党项皇室中百年不遇的统帅之才。
      “陛下,那位出访我夏国的蒙古使臣,是一位不拘小节的变通之才,若成吉思汗对陛下心有疑忧,那么使者就会脱离明面的路线,提前动身,以其他身份进入中兴府,进行暗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