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

  • 阅读设置
    第358章
      院子里的曹雪芹手上一松,恍惚只觉五雷轰顶。
      ——完了,黛玉没有倒拔垂杨柳,转成豹子头林冲的远房亲戚了!
      兴化,白驹场。
      施耐庵同样瞪大眼睛看着水镜,上面每个字他都认识,怎么放在一起他就不懂了呢?
      “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吧?”另一边,罗贯中有些恍惚地喃喃。
      唐朝。
      杜甫很是失笑:“怎的竟把两本书中的人物混为一谈了?”
      明朝。
      并不知道冯梦龙交了这样一份作业的家人难以置信地看向他,冯梦龙被众多眼睛盯着不免尴尬,但还是倔强地昂起头,振振有词道:
      “林冲姓林,林黛玉也姓林,怎么就不能是远亲了?!”
      【再说人家林妹妹自己都父母双亡寄居贾府,自顾不暇怎么帮林冲?难道不是林叔叔来帮一帮自己的“侄女”吗?】
      楚棠顺便玩了一个“林冲是林黛玉叔叔”的名著合集梗,却不知听到这话的曹雪芹再次如遭雷击,差点站立不稳:“什么叔叔?!串了!你也串戏了!”
      他的黛玉和那豹子头林冲八竿子打不着,和倒拔垂杨柳也八竿子打不着!
      曹雪芹在心里不断呐喊抗议,那边的冯梦龙听完却还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复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这不是没读过《红楼梦》吗?我再改改。”
      一旁的家人:……
      楚姑娘难道是让你这样修改的意思吗?
      一番话让众人啼笑皆非,倒是李清照等人笑过一回后,又想到楚棠简略谈及的内容,难掩心疼道:
      “那林黛玉竟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看水镜里的情景又似先天不足,末了缠绵病榻,可真是个可怜人。”
      他们这些小姐妹可是为那节《红楼梦》魂牵梦绕好些天呢!
      【不过现在四大名著合订本好像还挺流行的,比如东汉末年,董卓作乱,各路诸侯并起,其中又以曹操、刘备、江东孙氏为最,这些人俱在庙堂,都有逐鹿之心;
      其时水泊梁山又有一股民间势力,号称一百单八将,个个神勇,曹、刘、孙三家谁争取到这股势力,便是如虎添翼。
      乱世之中征伐不断,人民乱离,百姓孤苦,有僧人玄奘誓往西天求取佛法,度众生苦厄,他禅杖西行,路过一钟鸣鼎食之家,一位名唤宝玉的公子舍他一顿素斋,闲谈间知他宏愿,又劝他知难而退……】
      楚棠一本正经地讲起网友编写的“四大名著合订本”内容概括,水镜下一干人等从最开始的震惊到疑惑,又很快被剧情带歪,末了竟产生几分意犹未尽之感。
      “就没了?然后呢?!”
      谁家好人讲故事只讲一个开头啊!
      唐朝。
      将自己的思绪艰难地从荒诞不经而又意外跌宕的剧情中抽离出来,白行简语气不确定的地说道:“这合订本,倒也精彩?”
      “后人把四大名著,改成这样了……?”
      传奇名家元稹表示自己竟有几分想看,一旁的白乐天用眼神表示赞同。
      明朝。
      冯梦龙的家人回过神来期期艾艾:“先生,要不您……照这样写?”
      另一边。
      惨遭暴击的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本人痛苦地捂住脸,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声音——
      放过我们吧!!!!
      但显然,楚棠是不打算放过他们的。
      她将网络上流行的四大名著合订本视频挑了一个播放,还放了时下爆火的圣黛cp截图,那几百几千万的播放量深深刺痛了曹雪芹的眼,更可怕的是他的妻子还在旁边精神恍惚地说了一句:
      “原来后人眼里‘木石前盟’的石还是石猴的石?”
      曹雪芹捂着胸口倒了下去。
      “乱套了,全乱套了!”
      他是希望大家喜爱他笔下的林黛玉,但没想过是这种爱啊!
      曹雪芹由衷觉得自己出来是一个错误,楚棠能说出什么好话来?他就应该待在书斋里将耳朵堵住!
      被刺激到的吴承恩同样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任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自家神猴被后人给配了个如花似玉的美娘子啊!
      这还悟个什么空!
      罗贯中和施耐庵也未能幸免于难,因为他们看到关羽和鲁智深已经比起刀法了,而围观的张飞跃跃欲试。
      这一刻,施、罗、吴、曹四家深深地恨上了冯梦龙。
      没事乱写什么作业?!
      第128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业(下)
      ◎农民起义的教科书◎
      水镜下的其他人震惊之后倒是乐呵呵地看起了热闹,不少人还品出些兴趣来,苏轼甚至一时难抵心头兴味,想亲自动笔编写,既娱人也自娱。
      盛唐。
      看了好一番热闹的杜甫收回目光,放下酒杯轻笑着摇头:“这些后辈怎的净乱写?如此天马行空,叫人摸不着头脑。”
      “天马行空有什么不好?”李白对这些一向很包容,“我看有意思得紧!后人颇多奇思,名著亦是历久弥新。”
      四部混杂,听来也是浑然天成嘛!
      “太白兄倒是看得通透。”杜甫由衷赞叹好友的接受力。
      其实他们都知道,匪夷所思归匪夷所思,但一部数百年前的作品却还能受到后世人的无数追捧,甚至不断加工改造,这足以证明作品本身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