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 阅读设置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第58节
      “愿东风起。”
      周瑜闭着眼,轻轻地吐出一句。
      孙权立刻在天幕上回复:“公瑾已经给于谦祝福了,不知道啥时候起效……等等!”
      长江之上,顷刻之间,空中纹丝不动的旌旗忽然扭转,长风凛冽,轰轰烈烈鼓荡在万里霜天之间。
      东风起,吹拂正劲!
      于谦:“……”
      孙权:“……”
      天幕前观众们:“……”
      真有你的!!!
      周公瑾,永远滴神!!!
      这借东风,确实是有点子神奇玄学在里面的。
      【景泰皇帝朱祁钰】:太感谢了!
      【景泰皇帝朱祁钰】:朕这就去给公瑾修建祠庙!
      【崇祯皇帝朱由检】:周公瑾,可不可以帮大明的东南做个法,借一下东风,让雨快来,这里最近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大秦天王苻坚】:朕准备南下灭晋,周郎可否帮忙出手,借一次东风?价钱好商量。
      【晋孝武帝司马曜】:朕是上面苻坚准备灭的那个晋,周郎可否不要出手帮他借东风,价钱好商量。
      ……
      一时间,众多皇帝都开始围着周瑜吵吵嚷嚷。
      幸好,由于三国东吴位面还未开始挑战,周瑜暂时不能发言,也不会被他们直接@,倒是获得了一段时间的清净。
      东风起后,下面的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宋武帝刘裕】:于谦,去舟山。
      【宋武帝刘裕】:岛屿众多,地势复杂,风涛中来去,极容易隐匿。且元人大军恰在相反风向,即便反应过来,业已追不上你们。
      【宋武帝刘裕】:不必担心迷失,朕为你指路,沿途路线,朕熟稔如覆掌。
      【明·景泰位面. 挑战者于谦】:好。
      霎那之间,东风大作。
      于谦迅速拔剑,斩断了缆绳。
      江面上浪潮汹涌,迅速卷起小舟,如一片落叶,在飞旋的狂涛中似箭疾驰。
      建康的城垣与群山,都被迅速抛在了身后。
      过了京口之后,东风依旧呼啸,送他们一路泛槎入海。
      这条海道,当年的刘裕走过,奇袭孙恩天师道起义,横扫万里,直捣黄龙。
      后来的郑成功也走过,誓师北伐,投鞭断流,红衣炽烈如火。
      古往今来的英杰在此地交汇,傲视这一片风浪滔天,狂涛蔽日。
      入海之后,于谦始终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
      他站在船头,海风吹荡衣衫猎猎,心想,今日虽一开始小有波折,好在一切都很顺利。
      恰好应了先生那句,「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自此蛟龙入海,万事可图。
      周公瑾果然是神人啊,于谦感激不已。
      等自己回到景泰位面,一定要给他修祠奉祭,感谢一番。
      ……
      直到很久之后,于谦才知道。
      正如当年在赤壁之战,东吴先主孙策化为一场东风,浩荡吹开长江千万里,庇佑了他的故友生民,山河社稷。
      今日的长江上,同样有人化为一场东风归去,为他们扫平了逃离生天的道路。
      船行数百里,舟山已然在望。
      【作者有话说】
      【1】我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关于这首歌,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说这首歌原本就是写郑成功的,是《大英雄郑成功》的主题曲,但后来因为电视剧没过审延迟了一年,就被康熙王朝拿走挪用了。
      不管是不是,我都觉得“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很适合延平王,英年早逝,壮志未酬,那种悲凉孤寂决绝…
      【2】原版是胡适打牌日记hhhh玩个梗
      第27章 义军平虏
      于谦带着众人, 在舟山暂时住了下来。
      为了安全起见,他特意找了一处远岛,地处偏僻, 音讯近乎断绝。
      好在岛上虽无人烟,却还留有许久之前的港口和房屋,颇俱规模, 不必从头开荒当野人。
      于谦拾掇了一下屋中旧物, 竟发现了一些记录:“建炎三年,天子为避金兵, 专走海路, 避难于此。”
      于谦:“……”
      天幕上的观众们:“……”
      建炎三年,天子不就是赵构?
      好丢人!
      【成化大帝朱见深】:想不到这个赵老九, 除了怂,阴险,没骨气,居然还很能跑!
      【宋武帝刘裕】:一直跑到舟山可还行。
      【汉光武帝刘秀】:纯纯丧家之犬属于是。
      【辽承天太后萧绰】:不愧是赵宋君王,全身骨头都是软的。
      【唐太宗李世民】:这份逃跑功力, 即便比起驾驴车日行千里的赵二, 也是不遑多让。
      【唐肃宗李亨】:太宗爷爷说得对哇!
      【宋高宗赵构】:放肆!
      【宋高宗赵构】:尔等鼠辈纯属污蔑,休要胡言!
      【宋高宗赵构】:朕这哪里是逃跑, 朕这是战略性撤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景泰皇帝朱祁钰】:赵二:你的借口很好,下一刻就是朕的了。
      【汉昭帝刘弗陵】:哈哈哈哈哈。
      【周世宗柴荣】:哈哈哈哈哈。
      【宋太宗赵光义】:???
      【宋高宗赵构】:!!!朱祁钰你找死!!!
      于谦继续收拾房间,把它清理成能住人的样子。
      期间, 喜获一大笔意外之财, 发现了无数赵构当年遗落的宫廷奇珍, 堆积成山。
      这些金玉并没有被时光腐朽,反而万分耀眼。
      里面甚至还有一枚帝王印玺,在仓皇的逃命中,被狠狠摔在地上,连捡都顾不上。
      于谦:好家伙。
      可以看出,完颜构的逃跑之心是真的很迫切了。
      他觉得这印玺镶金缀玉,还怪好看的,于是收进袖中,准备拿走当个纪念品。
      张千载大惊:“这帝王玺可不兴拿啊!你想干什么?”
      于谦语气清淡:“带回去送人。”
      这有金又有玉的,岂不是很适合送给陛下?
      朱祁钰:!
      奇怪的收藏增加了。
      张千载一脸惨不忍睹,“你、你”了半天,深觉于谦是个大逆不道的狂徒。
      他带了一些人手,以及物资若干,忙忙碌碌一阵,便在岛上安顿下来。
      于谦每天都来找先生学棋。
      由于先前的药效使然,文天祥一直在休息静养。
      他接手了邓剡的工作,开始着手整理数百卷的宋末史料,撰写成文。
      于谦坐在他对面,一如既往地……苦逼写作业。
      深秋之后,海风日转一日地转为苍茫肃杀,天地一冻,万木萧然。
      在摇曳的灯火中,于谦看着先生提笔写下一行行浸满了血泪的文字,神色苍白静默,眉睫岑寂,如同凝结了一整片冰海的凉意。
      让他几乎有种错觉,自己仿佛见到了一只伤重坠落尘泥的孤鹤,本性高洁,不入红尘。
      须得百般照料,用心看顾,才不致让他和这昏浊人间互相对峙,世我两伤。
      初冬,第一缕新雪落下的时候,于谦兴冲冲地告诉先生:“快看,梅花开了!”
      他折了一大捧寒梅,抱在怀中,满院都浮动着隐约的暗香。
      先生正坐在窗前写字,眉目映着窗外的皎洁雪色,清影寂寥。
      他今天写的是翰林学士刘鼎孙的列传。
      于谦记得这个人,在《宋史》中只有一行字。
      说他在崖山战败时,“驱家属并辎重沉海,不死,为元兵所执,得脱后复蹈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