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兵甲三国

  • 阅读设置
    第456章 火烧博望坡(求个月票)
      四万多公孙大军如同长龙一般缓缓的停了下来。
      郭嘉神色肃然道:“主公,前头林深草密,山道狭隘,恐有埋伏。如今天干物燥,叶黄枝枯,正宜放火,我等不得不防啊。”
      话音未落,斥候已纵马归来,禀道:“启禀主公,前头三里之外有一道岗梁,名为博望坡,地势险峻,山道狭隘,最窄处不过四五丈宽。”
      什么?公孙白惊得差点从马背上跌落下来。郭嘉说得没错,前面不但适合放火,而且是放火的绝佳之地带,夏侯惇的十万大军在此被烧得一塌糊涂。
      公孙白皱眉道:“如此奈何?此处是通往宛城的必经之道,难道就此停步不前?”
      庞统微微一笑道:“我等可先派十数骑前往试一试。”
      赵云疑惑的问道:“如何试?”
      庞统笑道:“我军十数骑若一路大声呼喝、敲锣打鼓冲到尽头,无鸟雀惊起,无走兽奔走,则必有埋伏。”
      公孙白点了点头道:“就依士元之计。”
      前头数里之外,正是传说中的博望坡,长达十数里。
      此时已是初春之季,经过一个冬季之后草木枯黄,正是绝佳放火时节,若是山道两旁的草丛内再加上硫磺和硝石等引火之物,就会烧得更旺了。大火过后,五万多伏兵再出,则数万公孙将士死无葬身之地。
      为了这次埋伏,蔡瑁已经准备了三天。三天之前,五万多大军就已经进入山道两旁的埋伏地带。既然要放火,当然要先砍开防火隔离带,否则大火烧起来万一风势不对,烧了自己就是玩火自焚了。只是五万人这一折腾,山里的飞禽走兽就遭殃了,被折腾得鸟飞兽跳的,不得不逃之夭夭,另找山头栖息。
      博望坡两旁,蔡瑁和其弟蔡中、蔡和以及悍将正趴在左边的岗梁之上,望着北面山道之中的动静。
      嗬嗬嗬~
      当当当~
      十数名精悍的骑兵一面高声吆喝着,一面敲着铜锣,极尽喧哗之能,沿着山道,奔腾而去。
      “贼军这是意欲何为?难道已有所怀疑,就想借此引出伏兵?”蔡瑁不解的问道。
      一旁的魏延突然似乎想起什么似的,惊声道:“不好,这一路若无鸟雀飞起,贼军岂能不疑?”
      只是魏延想到这点已为时已晚,或许是诸葛亮和关羽在的话,定会抓上一些鸟雀,待得公孙军前来试探时,则可放出鸟雀,以麻痹公孙白,然而蔡瑁平庸之辈,岂会想到此点?
      蔡瑁不以为然的说道:“文长想多了,公孙白未必能想到此点,况且就算贼军起疑又如何?难道其能止步不前,若其止步不前,则宛城之内必将缺粮而破,我的亦不算败。”
      魏延心头却有一股不祥的预感,还想再说什么,却一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终究是什么话也没说。
      十数骑一路纵马疾驰而过,半个时辰之后便纵马而回,回头禀道:“启禀主公,一路并无动静,亦无鸟雀飞起、走兽乱窜之迹象。”
      庞统冷笑道:“我等后头行军之时,山道宽达数十丈,尚见得鸟雀乱飞,此处却无鸟雀飞起,必然是两旁有兵已将鸟雀惊走。”
      公孙白问道:“如此奈何?宛城之中粮草将尽,必须尽快通过此山道。”
      一旁的郭嘉笑道:“贼军伏于两旁,若只是弩箭、木石攻袭,亦未必能讨得便宜,其必为火计,既然如此,我等便以彼之道还彼之身!”
      公孙白疑惑的问道:“莫非我等也用火计?”
      郭嘉和庞统两人对视一笑道:“正是。”
      公孙白瞬间也明白了过来,此时尚在初春之时,仍旧刮的北风,北风往南吹,这一把火下去便会将十余里博望坡烧成火海,但是却不会往北蔓延至整个伏牛山,的确是好计。
      计议已定,公孙白回过头来喝道:“取五百火把来!”
      不一会,大军之前,火光熊熊,数百精兵手持着巨大的火把整整齐齐的站在山道两旁的草木边,在他们的身后也被砍出了一大片隔火带。
      “烧!”
      赵云一声令下。
      山道两旁的草木立即被点燃了起来,最后无数火把被扔了出去,从天而降掉在了更远的茅草之中。
      呼呼呼~
      又有无数的火油弹用投石机抛出,一个个火球呼啸而去,如同流星一般,飞入数百米外的草丛之中。
      ?起风了,而且越来越大,吹得山中的枯藤杂草沙沙作响,一拍荒凉景象。
      风助火势,越烧越大,烈焰滔天,如同一条火龙一般迅速蔓延了下去。
      谁也想不到的是,火烧博望坡的不是诸葛亮,不是蔡瑁,而是公孙白。
      博望坡山道两旁茂密的草木之中,五万荆州将士正严阵以待。只等公孙军进入全部进入山道,点燃前方的草木,待公孙军烧得大乱,再冲杀出去。
      为了这场伏击,他们已在山中埋伏了三天,这三天餐风露宿,喝泉水啃干粮,早已等得不耐烦了。
      蔡瑁眉头紧蹙,脸上露出狰狞之色,暗自想道:“公孙军之中也有高人,不过老子不信你不走这博望坡,除非你不想救援宛城。”
      正自沉吟时,一股浓烈的气味涌入他的鼻口之中,他猛的咳嗽了几声,惊得纵身而起。
      “火,火……”
      有人惊叫起来。
      “混账,谁放的火!”蔡瑁勃然大怒。
      很快他就闭住了嘴,双眼瞪得铜铃一般,嘴巴大张形成一个o型,都能塞进去一个馒头了。
      火,满山遍野的火,烈焰滔天,整个天空都烧红了。
      那火铺天盖地而来,显然不是自己的军士点燃的,而是从山道入口处蔓延了过来。
      这火,居然是公孙军点的!
      漫山遍野都是火龙群舞,浓烟滚滚,很快就烧到了荆州军的埋伏区,他们撒在草木中的硫磺、硝石经烈焰一点,轰然爆发,火苗窜得老高,如同爆炸一般。
      虽然已砍开了大面积的隔火带,但是那浓烈的热气和滚滚的浓烟依然令五万荆州军惊慌失措,大呼小叫起来。
      这场大火比他们预定的火要大得多,因为他们原订只是烧掉隔火带前面的草木,而这场火将他们前前后后的草木都点燃了起来,这样他们便被大火包围在隔火带之间,虽然不至于被烧死烧伤,但是那巨大的热浪也熏得的众军士汗流浃背,呼吸困难,如同被蒸笼烘烤一般。
      “完了,完了……”蔡瑁望着这漫天的烈火,一阵气闷,居然晕了过去。
      “将军……”身边的士兵一阵慌乱,有人急忙拿起水壶对他灌了几口水。
      身旁的魏延,急忙让人扶起蔡瑁,嘶声吼道:“全部打湿衣袖,捂住口鼻,速速撤出博望坡!”
      密密麻麻的荆州军如同潮水一般向南而逃,漫山遍野都是,五万多乱军挟裹着蔡瑁匆匆往后奔逃。
      就在此时,背后突然想起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和震耳欲聋的马蹄声。
      五千白马义从从火光中奔杀而来,如同天兵天将下凡,汹涌而来。
      “后军结阵,阻挡敌军!”魏延急忙大吼。
      当即调转马头,率着数名百人将,冲向乱哄哄的后军。
      铁蹄如风,瞬息间,撞向了惊恐的敌卒。
      骨肉碎裂声,兵器摧折声,凄厉的嚎叫声,顷刻间填满了耳膜。
      铁蹄的冲击下,荆州军临时结起的脆弱的战阵如同劈波斩浪一般,瞬间就被撞开一道巨大缺口,五千铁骑如绞肉机一般势无可挡,将顽抗的敌军从中撕成了两半。
      白马神将赵云一马当先,长枪舞动如风,似那锐不可挡的箭头,将一切阻拦在前的生灵撕碎。
      数不清敌卒被掀上半空,数不清的人头飞落,一股股的鲜血四面飞溅,在此超强的冲击下,敌卒被摧毁的,不仅仅是肉体,更是残存的抵抗意志。
      荆州军,彻底的崩溃了。
      惊恐的军卒,丢盔弃甲,放弃了抵抗,如无头的苍蝇一般,抱头乱逃。
      五千铁骑如虎狼一般追随而上,扑向那些崩溃的羔羊,刀锋过处,尽情的收割着人头。
      荆州军残存的斗志,也就此崩溃了。
      赵云舞动长枪,在敌军之中来去纵横,杀得血肉横飞。
      一抬眼,见到魏延仍然在奋力厮杀,一柄数十斤的雁翎刀舞得如同风车一般,击伤了不少己方的将士,甚至一名百人长被他一刀削去半边脑袋。
      赵云不禁大怒,一双鹰目已经锁定了魏延。
      “蔡瑁麾下,居然还有如此良将,且让我赵云来会会你!”
      赵云剑眉一挑,纵马低啸,如闪电般扑向魏延。
      魏延曾在许都见识过赵云的武勇,却也知道自己的斤两,根本不是赵云的对手,只是这场失败过于惨烈,激起了他作为武将本身血液中的悍勇,当他惊醒过来,想要拨马而逃时。赵云已经纵马驰近。
      手中四十八斤的龙胆亮银枪,挟着震山之力,横扫而来,哧哧的破风之声,威势慑人。魏延不及多想。只能倾尽全力。横刀相挡。想要挡下这雷霆一击。
      只可惜,足足相差了7点的武力,他又岂能挡得住?
      赵云这一击挟着千里神驹照夜玉狮子的冲力,加上肌肉的瞬间爆发力,纵然是张飞、关羽等超一流的高手,也要皱一皱眉头,何况是魏延这个武力值不过92的武将。
      吭!
      一声震天的激鸣,枪刀相撞。
      排山倒海般的力道,汹涌的撞向魏延,他胸中的气血还来不及翻滚时,诺大的身躯在马背上摇晃不止,胯下的战马更是连退五六步。
      魏延哪里敢再战,当即窜入乱军之中,落荒而逃。